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或许更加注重孩子个性的张扬,而忽视了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其实,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这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2.
正一位妈妈来信分享了自己与孩子定规则的故事,她感慨说:"管教孩子,只会让我们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而互相监督,以身作则,才会事半功倍。"立规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一起听听专家对规则的全方位深度解读吧!Part1:妈妈来信我和儿子的平等条约:互相监督管教几个月前,我和儿子一起去医院检查眼睛,仅仅半年,我的近视从300度猛增到了400度,儿子也总是眨眼,医生说是用眼过度,视觉疲劳,不注意保护就会发展成近视。  相似文献   

3.
很多幼儿园教师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但也越来越难管,表现之一就是孩子缺乏一定的社会规则意识。怎样才能制定出孩子们能够主动遵守的规则?我想何不尝试让孩子们自己来制定规则,就从最简单的做起,如“课间牛奶喝好后我们可以干什么?”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最后大家一致推出两条规则:在位子上轻轻地讲话;玩一些安静的游戏。接着,我又问小朋友:“怎么样才能遵守这两条规则?”有一个小朋友说:“把它写下来贴在墙上,我们看见这张纸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那我们不认识字怎么办?”另一个小朋友提议:“没关系,让老师教我们认一下不就行了?…  相似文献   

4.
<正>游戏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游戏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和学习。由于我们幼儿园紧跟时代教育的发展,这两年在这方面不断地研讨和探索。随着我们不断地深入探讨游戏,不难发现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可寻的。正如维果茨基所说:"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征",游戏具有规则性。一、什么是幼儿园规则游戏幼儿园规则游戏是老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以各种互动方式、实物、情节为主要手段,通过与孩子们商讨共同制订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寓教于乐为目的,在娱乐中锻炼孩子某些方面能力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们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参加各类学习班、兴趣班、提高班,但往往忽略了规则意识的培养。很多幼儿园教师也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但也越来越难管。“难管”的表现之一就是孩子缺乏一定的社会规则意识。怎么样才能够制定出孩子们能够主动遵守的规则?我想何不尝试让孩子们自己来制定规则,就从最简单的做起,如“课间牛奶喝好后我们可以干什么?”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两条,在位子上轻轻地讲话;玩一些安静的游戏。接着,我又问小朋友:“怎么样才能遵守这条规则?”有一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6.
幼儿期是建立和发展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而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包括幼儿园和家庭两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对幼儿的规则意识进行培养。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共同发展才能够为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幼儿园教育中规则意识的培养应从建立日常规范,设立奖励机制,开设形式多样的游戏项目三个方面入手。而在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家长的作用: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其次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自己设定规则的机会,最后家长要多与孩子互动进行亲子游戏以此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在很多人眼中,美国是自由的代名词。殊不知,在那里,对于儿童的教育,规则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有很多。而事实上,规则无他,只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获得自由。网上有个妈妈说:我希望给孩子美国式的教育,即让孩子像小鸟一样在蓝天中自由飞翔,愉快成长。因此,我从小尊重孩子,不过多约束孩子。结果,当孩子到了三年级的时候,一直很难适应小学的生活,开始上课不听,作业不做,后来迷上电脑。我很困惑,不知道哪里做错了?像这样对自由的教育存在着误解,或者是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自由教育中去的父母大有人在。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没有规则的自由不能称之为自由。规  相似文献   

8.
清风明月 《家长》2014,(8):30-32
很多家长和我探讨孩子的合群问题。苦恼于自己的孩子没有朋友。多数情况,这都是因为家里的规则和社会的规则不相符。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曾说:“发展是硬道理。”在教育界,“孩子的发展就是硬道理”。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则是为目标服务的,因此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就应围绕“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这个核心。  相似文献   

10.
不管你觉得规则有多么重要,亲子关系总是更重要的。不管我们的孩子遵守规则的程度如何,我们一定要把与他们的关系摆在第一位。制定规则的原则规则本身没有好坏。它们带来的改变是由外而内的行为,而不是由内而外的心。爱能改变人心和动机。人们靠着爱所做的,靠着规则可能永远做不到。因此,关于规则的首要(FIRST)规则应该是了解制定规则的原则,那就是: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91):13-14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法治教育内容包括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等,所以对于刚进入小学校园的孩子来说,建立规则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后面更好适应校园生活打下良好基础。而规则意识的培养也是法治教育的启蒙和基础,如何让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快速熟悉校园里的各种规则,并严格遵守这些规则呢?笔者以《校园里的号令》(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一课为例,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大到国家的法律,小到集体的规章制度,以及大家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都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里所必须遵守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十分重要。现代社会的秩序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社会是由无数规则构筑起来的稳固结构,人要生活在社会中就无法逃避这个结构。只有去适应这个结构,与这个结构相互融合,以自我约束的方式享受自由,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需要明确的是,“规则意识”重在意识,重在自觉和习惯,这种规则意识,其实就是一种道德修养,而它的养成不是靠说教和暴力可以完成的,更多的应该是在生活当中得到一种外在的教化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惯。这就需要作为教化者的父母首先要成为一个敬重规则的人。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刊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晏红同志的文章《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具体阐述了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重要性,缺乏规则意识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以及如何培养规则意识的具体方法,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年龄偏小,自我意识强,对老师提出的规则不能很好的接受。本学期我尝试了幼儿喜欢的一些形象、角色和生活游戏来协助幼儿规则意识的萌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以“妈妈”的形象,引起孩子的亲近感。小班孩子对自己的妈妈有种特别的依恋感和亲近感,所以老师也可以抓住这个特征,用妈妈的口吻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如谈话时:“我们每个小朋友家里都有自己的妈妈,范老师是小朋友幼儿园里的妈妈,我也会向你们的妈妈一样爱护你们,关心你们,范妈妈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有好多好玩的游戏呢,还有好多好多的新本领呢,你们想跟妈妈学本领吗…  相似文献   

14.
刘学军 《中学教育》2004,(12):12-13
规则意识越强,公民素质就越高,规则意识强弱是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志。我们应当让学生明白,规则给我们创造了幸福,是一种可以被自己和他人共享的幸福,因此,尊重规则就是尊重自我享受幸福的权利。让规则意识引领孩子走近文明,就是引领孩子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规则,能帮助孩子明晰自己在家中的应有表现,以及与其他成员相处的模式。被认同的家庭规则可以使各成员的需求得以满足,同时,还能增强孩子在家中的安全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他们的社会性将不断发展,其表现之一就是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遵守规则。家庭规则的制定和遵守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为"社会人",同时也能帮助他发展自我控制等能力。因此,当你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开始能够听懂规则  相似文献   

16.
正为孩子定规则是父母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而只有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父母才能更清楚如何去定规则,孩子也才更容易接受规则。爸爸妈妈带4岁的毛毛去朋友家做客,毛毛趁大人不注意在主人家四处溜达,还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孩子,让规则来看守,孩子才能够明白世事的大是大非,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唐若水 《教师博览》2013,(10):41-41
<正>德国民族的守纪律讲规矩举世闻名,无疑这和德国孩子从小就接受系统、正规的"规则教育"息息相关。而实际上在德国人看来,"规则教育"既是对孩子"意志力"的训练,又是德国式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德国孩子又是如何在家长的引导下学"规则"的呢?早早开始。早在孩子尚不满周岁而只会在床上乱爬打滚时,家长就会用手  相似文献   

19.
<正>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玩得开心,还能理解规则、练习遵守规则,提升按照规则行动的意识和能力。假期里,父母肯定为孩子制定了包括生活习惯、兴趣培养等一系列的规则,比如晚上9点钟要上床睡觉、每天保证2个小时的阅读等,但是在规则的执行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让父母头疼,孩子也会感到很受挫。  相似文献   

20.
弗洛伊德曾说,孩子眼中的父亲是集法律、约束力、威严、权力于一身的超人。父亲在孩子眼里往往是社会秩序和纪律的象征,孩子对父亲是既敬又怕的心理,并且在此心理上模仿父亲,认识社会道德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家庭及整个社会的高效运转是以规则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