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鑫 《班主任之友》2004,(12):42-42
班上有几个学生,作业老写不工整。字迹潦草不说,卷面还很不整洁,这事儿好令人伤脑筋。  相似文献   

2.
巴尔扎克     
<正>我认为,在一切以其作品丰富了人类精神宝库的伟大的小说家之中,巴尔扎克是最伟大的,他有天才.有的作家,借助于一两本书的力量而闻名于世;有的人写得很多,但真正证明有不朽价值的东西却非常之少;也有的人,由于不寻常的经历或独特的气质而产生的灵感,只足以创作出份量极少的作品,他们说完要说的话,也就一了百了,继续写下去,不过是旧话重提而已.多产是作家的一大优点,而巴尔扎克的多产则是惊人的.他描写的范围,遍及法国全境,涉及他那个时代的全部人生.他对人的了解十分广泛,也很准确,但其准确性有些方面高一些,有些方面差一些.他了解最深的莫过于社会上的中产阶级——医生、律师、职员、记者、店主、乡村牧师等,对帝王将相及城乡劳动者次之.和所有的小说家一样,他写坏人写得好,写好人就差一些,他的观察精密细腻.他构思小说的创造力非常惊人,他笔下的人物可以列成一张很长很长的清单.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2003,(6)
巴黎城内有不少文化名人故居值得一看,大文豪巴尔扎克故居是少不了要去看看的。巴尔扎克故居坐落在第十六区莱努合大街47号。我又是乘地铁又是步行终于找到了莱努街。门前木牌上写着巴尔扎克的名字,这里环境清雅幽静,完全听不到巴黎喧嚣的市声。几分田园风光的意味,说明当年这里曾是盛产葡萄美酒的郊区,当年这一带以盛产小麦而著名。巴尔扎克也许就是看上了这地方的清雅幽静。首先必须穿过一座小花园才进入巴尔扎克住过的那幢小楼。进入小花园令我眼前一亮:临街的墙上嵌着一块长  相似文献   

4.
巴黎城内有不少文化名人故居值得一看,大文豪巴尔扎克故居是少不了要去看看的。巴尔扎克故居坐落在第十六区莱努合大街47号。我又是乘地铁又是步行终于找到了莱努街。门前木牌上写着巴尔扎克的名字,这里环境清雅幽静,完全听不到巴黎喧嚣的车声。几分田园风光的意味,说明当年这里曾是盛产  相似文献   

5.
巴尔扎克并非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在成名之前,他也狼狈过. 他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以至于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稿子又不断地被退回来,因此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  相似文献   

6.
一天,一个老太婆拿着一本小学生的作业本去请教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先生,请你看看这个孩子的作业,他今后的前途如何?"巴尔扎克看过之后问老人:"您是这孩子的奶奶吗?"老太婆摇摇头。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那就恕我直言相告吧,仅从字迹来看,他的反应非常迟钝。今后不会有多大出息。"老太婆说:"亲爱的大师,您怎么不认识自己的笔迹了?这可是你上小学时用过的作业本呀!"巴尔扎克非常尴尬:"原来您是我的老师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您还保留着我小时候的作业,您今天又为我上了一课,我看问题太过于轻率了。"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来拜访巴尔扎克。她拿出一本小学生的作文本,双手递给巴尔扎克,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您是一位大作家,所以我想请求您一件事,请您仔细看看这  相似文献   

8.
巴尔扎克曾告诉他的朋友们,他可以凭一个人的笔迹准确无误地判断此人的性格,预见这个人将来是否有所作为。一天,一位老年妇女拿来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对作家说:“告诉我,亲爱的大师,这孩子有没  相似文献   

9.
要论工作勤奋,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近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著的《巴尔扎克传》,文中生动的记载了身为作家的巴尔扎克是怎样工作的: 每天深夜十二点钟,当整个巴黎万籁俱寂的时候。巴尔扎克起床开始精神抖擞的工作。他一坐到桌前,就疾笔如飞,他的笔一直在纸上不提起来。一直到一阵痉挛的打击强迫他松了手指。或是他写的东西在眼前浮动起来——疲劳的头晕眼花的时候。就这样一直工作到早上八点.他的仆人敲门进来送上简便的早饭。这表示  相似文献   

10.
当你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时,家人和朋友却投以质疑的目光,你会坚持吗?当你没有足够的金钱为你的理想铺路时,你会坚持吗?巴尔扎克就坚持了!  相似文献   

11.
王习耕 《教育艺术》2006,(11):78-80
在巴黎,到哪里去寻找巴尔扎克?这真的很难。 生前,为了甩掉穷追不舍的债主,他屡屡搬迁,在“贫民区”留下的旧居太多,像点样的只剩下卡西尼街、福禄街上的六、七个。其他很多没有什么保留价值的老地方都被新楼覆盖了,想找也不行了。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业簿,是学生活化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教师检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更是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4.
你读过巴尔扎克的小说吗?他的作品非常贴近生活,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他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他的小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他又是如何来了解和把握所要描写的对象的呢?原因很简单,他采用了一种很特别的观察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Fantacy Cat 《红领巾》2006,(12):32-33
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请您仔细看看这个作文本。巴尔扎克是法国人,他写了很多小说。成功以后,他慢慢骄傲起来。一天,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来拜访他。请您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样?他有前途吗?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那一定是孩子的亲戚都不是,先生。也不是红领巾2006.12好,恕我直言,你看这孩子写字潦草,说明他态度马虎;再说,他这些句子根本读不通,说明他学习不用功。我看啊,这孩子将来一定没出息真的吗?巴尔扎克先生,可您现在不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吗?您没有认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就是您当小学生时写的作文呀啊,原来是您呀,敬爱的老师。真想…  相似文献   

16.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巴尔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长篇小说,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每天深夜十二点时,仆人就会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奋笔疾书。一般他会连续写五六个钟头,直到累到极点才会离桌休息。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拄着拐杖,登门拜访成名后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从包里取出一本纸质发黄的作业本递到他的手中。老太太对巴尔扎克说:"请你看看这本作业本,看完后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巴尔扎克感到诧异。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拄着拐杖,登门拜访成名后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从包里取出一本纸质发黄的作业本递到他的手中。  相似文献   

19.
一次,一个朋友来到巴尔扎克家,还没进屋,就听见巴尔扎克正在同什么人激烈地争吵着:"你这个恶棍,我要给你点颜色瞧瞧!"那位朋友推门进去,看见屋子里只有巴尔扎克一个人。原来,他是在  相似文献   

20.
读巴尔扎克     
19世纪末到20世纪,是诗歌复杂多变的时代。拜伦、雪莱们浪漫主义的诗歌抒发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用人道主义道德去感化改变世界,而这一愿望却流于空幻。期间,巴尔扎克的作品犹如这空幻中的一道闪电,永远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巴尔扎克的小说是人类生命本体的忧思录。他通过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