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吉敏  薛风 《山东教育》2003,(30):44-44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说谎而感到气愤。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不能一顿训斥、一顿打骂就算了,而要分析出孩子撒谎的具体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地预防及管教措施。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多。从动机上看,可分为有意撒谎和无意撒谎;从性质上看,可分为恶意撒谎和善意撒谎。对幼儿来说,一般恶意的成分少,善意的成分多。l.自我保护这是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家庭中,有很少父母能与子女建立起真正的平等、民主关系。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一切就得听父母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甚至打骂。所以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第一次”的不良行为,如“第一次”撒谎,“第一次”发脾气,“第一次”拿别人的东西时,就应十分重视,及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加以纠正。孩子“第一次”撒谎有多种情况。有的是孩子分不清幻想与现实,而把幻想当成了现实,无意间撒了谎。这种情况,当父母讲清幻想与现实的区别,加以正面引导之后,孩子便能很快地改正。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做错了事,为了使自己避免受罚,便用撒谎来应付大人。如果“第一次”撒谎得逞,孩子尝到了甜头,以后便会用撒谎来应付被动局面,渐渐便养成撒谎的…  相似文献   

3.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说谎时,会感到惊奇、失望、生气甚至忧虑——现在就撒谎,以后怎么办?孩子撒谎真的如此可怕吗?其实,撒谎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标志。没有所谓“撒谎的孩子”与“不撒谎的孩子”之分,每一个孩子都会撒谎,而且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4.
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期,为了一些新奇的事物会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和决定,例如会对家长撒谎,孩子说谎固然不对,父母在面对孩子撒谎的过程中显得急促也可以理解。不过,想要让孩子少撒谎,父母还是需要采取正确的关爱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强化孩子自身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不少孩子有撒谎的坏毛病,在学校撒谎骗老师,在家撒谎骗父母.为此,许多家长和老师叫苦不迭,束手无策.为什么孩子撒谎? 我看不能简单地一味埋怨孩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以“天真无邪”来形容儿童的幼小心灵纯洁无瑕。但是,许多做父母的却又发现,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常常“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使父母感到茫然不解。特别是孩子当着他们的面说谎话,更感到有一股发自心底的难以遏制的愤怒。有的父母用规劝、威吓或体罚的办法制止孩子“撒谎”,然而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突然发现孩子撒谎,每个父母都会感到震惊.假如孩子的撒谎行为频繁出现,已成为一种习惯,该怎么办呢?孩子经常打别的小朋友,也会令父母头疼.望子成龙的父母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为这样就能保证孩子的精力都集中用在学习和进步上,殊不知最后把孩子弄成生活上不能自理、人格上不能自立、依赖性十足,这样反而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8.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在欣喜之余,却发现烦恼也开始增加了:明明没带他去动物园,他跟别人说星期天到动物园看到了大熊猫;自己发脾气把东西摔到地上,却说是爸爸摔的……父母开始不知所措:“这么小就撒谎,以后可怎么办啊!”在成人看来,撒谎是人有意识采取的一种解决问题或推卸责任的方法,一般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是孩子的撒谎跟成人眼中的撒谎是有区别的,有时他们的撒谎并不是故意为之。孩子的撒谎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以为是真的”,另一种是“孩子知道是假的”,这两种情况有本质的区别。一、“孩子以为是真的”大多数专家认为,三…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12,(1):7-7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曾经或经常撒谎。不知如何教育。家长说,孩子撒谎的背景多半是因为考试考砸了或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未达到父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赫茨在调查了十万个孩子之后,归纳了孩子对父母的十条要求: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2.对每个孩子要给予同样的爱。3.在任何时候不要对孩子撒谎。4.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谅解。5.父母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个学生撒谎,通常我们会用道德的尺子去衡量:如果孩子的话与事实相符,我们会夸他是好孩子、乖孩子;如果不一致,孩子就会被扣上“品德不良”的帽子。有的孩子,甚至有可能会被狠狠地教训一番,打一顿;或者大人苦口婆心地教育一番,“要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不要说谎,说谎的孩子是坏孩子”等等,直到孩子表示以后一定要诚实,不说谎,争取做个好学生为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撒谎可以分成两种类型:故意撒谎和过失性撒谎。故意撒谎是品德问题,而过失性撒谎是心理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撒谎出于以下的原因:1.无意识地模仿别人;2.把想象中…  相似文献   

12.
博览     
善待孩子的“第一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当孩子的“第一次”不良行为发生时,父母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纠正,防微杜渐;若采用心软迁就或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更加有害。   对于孩子来说,第一次撒谎得逞尝到甜头,就会常用撒谎来对付一切,养成撒谎恶习。大人发现孩子第一次撒谎时,不要打骂孩子。孩子说谎总是有原因的。称赞不当,批评不当,都会造成孩子说谎。孩子年幼,分不清是非,有时觉得说真话可能受责备,说假话却能避“祸”,因此闯了祸就撒谎。这时,家长一定…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权威机构通过对20多个国家的10万名孩子进行调查,发现孩子最希望父母做到的有:一、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二、父母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三、父母应对每个孩子给予同样的爱;四、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谅解;五、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撒谎;六、父母应尽量解答孩子的...  相似文献   

14.
家教荟萃     
认真对待孩子的第一次不良行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的“第一次”不良行为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以免养成不良习惯。孩子“第一次”撒谎。有时是孩子分不清幻想与现实,而把幻想当成了现实,无意间撒了谎。这种情况,当父母讲清幻想与现实的区别,加以正面引导以后,孩子便能很快地改正。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做错了事,为了使自己避免受罚,便用撒谎来应付大人。如果“第一次”撒谎得逞,孩子尝到了甜头,以后便会用撒谎来应付被动局面,渐渐养成撒谎的不良习惯。当家长发现孩…  相似文献   

15.
在与孩子的日常接触中,家长朋友们经常遇到一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撒谎事件”。有的家长把这种事情看得很严重,会感到十分失望,认为这是品行恶劣的表现,开始担心孩子的未来;有的家长则认为是小事一桩,不必大惊小怪。在笔者看来,撒谎自然不是什么好事,如若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会  相似文献   

16.
碰到自己的孩子撒谎时,父母应扪心自问的第一件事,也许就是自己是否时常撒谎。成人有时为了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可能会说些无关紧要,或无伤大雅的谎话。但在孩子们看来,成人说这类话时,的确是在撒谎。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最近我看了一篇报道,有些触目惊心。说一个孩子偷了家里的钱还撒谎,被他父亲一气之下剁掉了四根手指。这事例比较特殊,但由此可见,孩子撒谎可能是最让父母生气的事。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有同学、家长和老师们,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撒过谎吗?为什么?家长和老师又是怎样面对孩子的撒谎呢?  相似文献   

18.
一、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二、不能对孩子失信或撒谎,说话要算数。三、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不可相互责怪。父母对孩子要关心,关系应亲密无间。;孩子的小朋友作客时,应表示真心欢迎。、时孩子不能忽冷忽热,更不该发脾气。  相似文献   

19.
孩子撒谎是父母十分关注的问题。一位心理学家根据多年来的研究,以及作为一个父亲的切身体验,认为要教育孩子说实话,可采用下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如果孩子故意撒谎,请父母检查和孩子的关系及自己言行,再进行良好交流。按儿童发展心理阶段,若5岁的孩子会做虚假的陈述,说明他内心真的认为事情就是这样,他好像还没有将想像和现实区分开。所以.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是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