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方面曾对各国小学生每天劳动时间作过统计: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1.2小时,韩国孩子每天0.7小时,英国孩子每天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不足0.2小时。  相似文献   

2.
梧桐 《家教指南》2003,(4):44-45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至少,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人们或多或少地对平凡怀着几分不以为然。每个孩子都曾面对同样的提问:长大后做什么?现在的孩子思想活,眼界开阔,说起自己的将来都头头是道:有的要做科学家,有的要做大老板,有的要做医生,有的要做工程师……可是,几乎没有孩子要做工人、农民,更没有孩子要做邮递员、清洁工。毋庸讳言,邮递员、清洁工的工作终究是要有人去做的,但似乎是有意无意地,我们把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划入了不成功者的行列。于是,孩子便开始看不起劳动,看不起最普通的劳动者。平心而论,出现这…  相似文献   

3.
4.
我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因为从小家里对他比较娇惯,而且又觉得是男孩子,没想过让他分担家务。后来我听了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后,明白让孩子做些家务对他的成长有利,就试着让他倒倒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位小学教师,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孩子12岁那年,在淮南市一所较好的小学上六年级。国庆长假的一天上午,我爱人去买菜,我去买书,孩子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临下楼前我在煤气灶上烧了一壶水,告诉孩子水开了把水冲一下。等我买好书回来,我爱人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04,(11B):24-25
大多数父母懂得做家务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责任感以及对父母辛苦的理解,但凡事没有生来就会的,孩子总要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才能掌握做事技能。孩子对家务活的初次参与,大多是出于好奇或好玩。而您正确、恰当的引导,或许能让孩子从此爱上劳动。  相似文献   

7.
不论社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劳动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从人的成长过程看。培养正确的劳动意识,锻炼生存和发展能力,需要及早地从幼年、少年时期抓起,因为这个时期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关键时期。如果因家长溺爱而有意无意地剥夺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使孩子从小丧失培养锻炼的机会,就会埋下依赖和懒惰的隐患。在这样的“爱心”下成长的孩子,必然导致四体不勤,缺乏自信,依赖性强,难以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从家庭做起。从家务劳动开始。努力地为孩子补上家务劳动这一课。  相似文献   

8.
钱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被视为一个怪物,人们不肯轻易地跟孩子谈“钱”,认为“钱”会腐蚀孩子,会让孩子变得世俗、不可造就。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不该让孩子知道钱?怎样向孩子正确解释钱?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这些已经成为很多家长无法回避的问题。新学期开始,记者在市区几所学校,就“该不该教孩子花钱”这一课题,在部分家长、老师和学生中间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吴其斗 《教师》2013,(14):8-8
有些中国家长只重视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家务劳动教育,造成有些孩子到了大学还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自己做饭,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成为生活的"残疾者"。西方教育专家研究得出结论:不论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如何,种族肤色如何,凡是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别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满。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  相似文献   

10.
嘉心良 《家教指南》2005,(10):30-31
“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家务劳动。从小就干家务活儿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他们从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价值,每完成一项工作是多么让人快意。如果孩子学会了为家庭奉献,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会从中受益。当孩子能够分担家里…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些围绕孩子与家长的新问题:爱动脑筋的孩子不知为何少了,他们在刺激性极强的游戏机旁十分来“劲”,而对开动脑筋的小问题却毫无兴趣;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因其特殊而被家长管得连一点信心都没有;所谓的“乖孩子”是否需要引导。很凑巧,这些话题不约而同地出现在采访本上,于是有了如下的记录,整理出来供家长一阅。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小学时,曾教过一个学生,他酷爱美术,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可是,其家长坚决不允许他画画,非让他学琴不可,孩子不同意,他们便又是打又是骂。我知道后主动去家访,并开导他的父母说:“孩子有画画的天份,就该 尊重他的兴趣和爱好。”这位父亲却回答说:“什么兴趣、爱好,孩子懂什么?大人叫他学啥就该学啥?”结果是花了不少钱,荒废了很多时间,孩子就是学不进去。由此可见,凭主观意志培养孩子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为了实现他的理想,我特地请求美术老师多指导他,还把他的作品送到文化馆和少年宫去展览。后来,孩…  相似文献   

13.
李秀英 《现代家教》2002,(12):35-36
近年来,由于家庭结构的日益“核心”化,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关爱实在太多,而引导他们付出关爱的机会、措施则太少。致使孩子不懂得与别人一起分享食物、不知道关心父母、不了解父母工作及家务劳动的辛苦,很少想到别人的需要。他们习惯于为所欲为、有求必应的生活,以至染上了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学前班儿童,漂亮聪明,嘴巴乖甜,乐于助人,逗人喜爱。一天晚上,我请她到屋子里搬一张小凳子,她说:“我不搬。妈妈说我傻,经常给别人做事,没有得到一角钱。”  相似文献   

15.
16.
《教育文汇》2006,(1):15-15
据报道,一对夫妇双双下岗后靠四处打工为生,可他们上高中的儿子却对父母“高标准,严要求”;看到同学有车接送,就要父母租辆车送他去学校;为办同学聚会。逼父母为他凑足2000块钱。以下是三位同龄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青年教师》2004,(3):41-41
  相似文献   

18.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学界对于家务劳动的实际效果还缺乏分类考查。本研究通过中国六个省市小学生的调查数据,对不同家务劳动在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以及学业成绩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家务劳动是“教育型劳动”时,可以对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作为“教育型劳动”的家务劳动频率,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可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效应。以上研究结论表明,要发挥家务劳动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积极效应,需要考虑家务劳动的教育性及其参与程度。换言之,只有当家务劳动被用作教育儿童的一种手段时才更有可能发挥积极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09,(5):24-24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七彩的……”这样的话语,想必你会张口就来。可是怎么一提笔,你的生活就迅速褪色了?怎么一点也看不出你笔下的生活是七彩的呀?不必着急,想要还原七彩生活,拿起笔来,我们一起写、写、写。  相似文献   

20.
谷玉 《家教指南》2006,(8):59-60
游戏是一件重要的事。儿童喜欢玩假扮游戏,幼儿总是打打闹闹,小猫喜欢玩毛线球,这可不只是为了好玩。在长大成人需要承担繁重的工作之前,游戏似乎是一种轻松愉快而又充满活力去打发时间的办法,但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