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不娇惯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这是对的。但是不要把批评当成主要或是惟一的教育手段。正确的教育方法应当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进步和长处,激励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这个道理一般家长都明白,但实际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更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得到。特别是那些毛病比较多的孩子,平时听到表扬、鼓励很少,批评成了“家常便饭”。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一旦这种情绪占了上风,孩子就更其实,任何孩子身上总是有积极因素的,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只不过是有的孩子身上的积极…  相似文献   

2.
家教信箱     
怎样表扬效果更好南昌市一位母亲来信说:我儿子小建今年上三年级,因他表现不尽如人意,我就常教育他,没用;数落、责骂,也没用。想表扬他,又觉得没什么可表扬的,我真不知该怎么做?答:或许孩子自己比你还着急,他也想自己好的。也许因为听到的常常是批评,他就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成为好学生。建议你改变一下方法,今天就找出孩子的5条优点(优点总比缺点多),并告诉他。以后呢,要变着法子多表扬。1.提前表扬。比如孩子来到厨房,你可以这样说:“小建帮妈妈的忙来了。”并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本来孩子并没有想到要帮忙,可经你这么一夸就会高兴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3.
表扬在教育教学中有神奇的作用。得到表扬是每一个人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职务高低。表扬能使人积极上进,不甘落后。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教师教育学生应该多表扬,少批评,任何一个学生的身上,都能找到长处,找到优点,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表扬。表扬是多渠道的,表扬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4.
表扬的尺度     
孩子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很容易从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我们常常以为对孩子要以积极表扬、鼓励为主,消极批评会使孩子灰心丧气。但是,为了孩子的性格塑造,适当减少表扬对孩子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要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我们首先应该关注“表扬”背后我们真正的想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实践中,评价所起的作用或许并不是我们在设计评价时所希望的那样。消除教育评价中的“异化”现象应当是新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有报道说,当今的教育似乎特别善于制造自卑者。好多人都认为,孩子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孩子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指责、否定孩子,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孩子。当孩子好不容易为自己制造出一个被表扬的机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提倡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赏识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固然是有效的,但在提倡肯定、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正如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所说: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在肯定他以往优点的同时,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其错误所在,进行得当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一、正面表扬孩子正面表扬就是用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孩子表  相似文献   

8.
表扬作为一种强化孩子优点的教育手段,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师不适度、不得当的表扬,也会给孩子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如盲目自负和优越感,经不起失败和批评等等。那么,为了使孩子既能积极上进,努力争取荣誉,又不患得患失,能正确对待失败与批评,教师就必须讲究表扬孩子的方法和艺术。一、调整表扬的基准点,变横向比较为纵向比较教师评估孩子的某种行为、能力,决定是否给予表扬时,一般都倾向于作横向比较,即以同龄孩子作基准点。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用甲之长去比乙之短,就难免失之偏颇。这样一来,往往只有聪明、…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一种思维视,是一种凡事都往好处想的积极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幼儿的潜能,唤起幼儿的自信.  相似文献   

10.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 一、正面表扬孩子 正面表扬就是用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孩子表达对他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1.直接的语言。当孩子取得成功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当孩子屡战屡败时,教师更要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教师的直接表扬“你真棒”、“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  相似文献   

11.
王兰工作室     
赏识教育=零批评吗近几年整个教育界都在倡导“赏识教育”,我看到不少家长来信谈到自己的育儿心得的时候,都谈到自己对孩子经常的表扬和鼓励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这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一些家长来信“控诉”自己的孩子一点都批评不得,脾气越来越坏,这些家长们在“赏识教育”面前越来越困惑。赏识教育的提出和倡导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的?我觉得首先要搞清这个问题。它是在过去严肃、严厉的“严师出高徒”教育体制中产生的,是在老师、家长很“吝啬”给孩子肯定、表扬,唯恐他们骄傲、不思进取的环境中产生的。也就是说“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以上两例,是我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的切身体会和真实感受。后来,我针对表扬的问题做了认真的学习与研究。我认识到,表扬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评价,是让孩子在老师和父母的评价中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表扬的方式用得不恰当,过低,达不到激励的目的,起不到进一步调动积极性的作用;过高则容易使孩子满足现状,降低要求,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表扬适当高一些,是乐意的。孩子年龄稍大一些,表扬过高了,孩子就会对表扬持无所谓的态度。如果对孩子的优点评价过高,孩子还会以为你的表扬不是真心实意地,弄不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都崇尚表扬孩子的教育方法,但往往偏离了表扬的初衷,表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表扬。教育孩子,不能像养花,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呵护;培育孩子,应该像种树,只给孩子恰当的营养。正确、恰当、巧妙的表扬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励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提倡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赏识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固然是有效的,但在提倡肯定、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正如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所说: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相似文献   

15.
赞赏,含有赏识、赞扬的意思,就是认识到一个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赞扬。它并不是学生做了好事后简单地给与表扬、鼓励,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在学生某种特定行为状况下,甚至是在犯错误的情况下,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放大,挖掘出其中的潜能,用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不知不觉朝教育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希望孩子朝哪个方向发展,就在那方面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并运用赞赏策略去发展他的优点。一、获得赞赏是人类的心理需要我们已习惯了这样的做法:希望成绩好,就责备孩子成绩为什么这么差;希望孩子勤奋,就责备孩子这么懒;希望孩子遵守纪…  相似文献   

16.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表扬的一种行为.而赏识教育则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的一种方式.学会赏识,才是真正学会教育.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7.
孩子总是渴望被表扬,但父母表扬自己的孩子时,如何才能既让孩子高兴又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父母既要注意表扬的方式、内容,还要考虑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表扬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陈国萍 《成才之路》2014,(19):13-13
正我们都知道,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但是,如何来夸奖,夸奖的奥妙是什么?我们既担心夸奖过少让孩子得不到动力,也担心过多的表扬会让孩子骄傲。到底应该如何来夸奖孩子,家长们感觉束手无策。其实,夸奖孩子有技巧,而这个技巧我们很容易掌握。如果能够找到夸奖孩子的技巧,很多教育中的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一、夸奖要让孩子感受到真诚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老师要在夸奖时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家长情绪不佳的时候,是很难发现孩子的优点的。这就要  相似文献   

19.
任何成功的教学方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从而找到自信,找到“好学生”的感觉。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看到别人的长处,以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并根据实际制定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二、积极关注学生的行为要遵循“多说优点,少说不足”的原则,强化学生积极的行为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强化:第一,表扬。表扬的面要大…  相似文献   

20.
钱陈卫 《考试周刊》2009,(10):63-63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都要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当别人把你的学生看“扁”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