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琳《诗蠲》是清末民国时期重要的一部《诗经》研究著作.以文学性的思想来研究《诗》学是《诗蠲》的一大特点,焦琳《诗蠲》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文本为主、以情论诗、以意逆志、以诗释《诗》上,以文学思想解读《诗经》打破了文学与经学的藩篱,使《诗》脱离了圣人之义的窠臼,重新焕发出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同时出现了"以《诗》为经"和"以《诗》为戏"两种矛盾的现象,分别体现了宗经和离经两种相反的倾向性。"以《诗》为经"表现出对《诗》的态度是尤为宗崇的,"以《诗》为戏"则显示出一种戏谑和幽默的态度,二者是不同性质的语言游戏。"以《诗》为经"显然是有汉一代经学意识形态的延续,而"以《诗》为戏"则反映了魏晋之际《诗》文化的新风貌。《世说新语》较为真实地再现魏晋史实,对上述《诗》文化面貌也有很好的记录与反映。在"以《诗》为经"的大文化环境下,"以《诗》为戏"显得相当特殊,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对《孙子兵法》有独具特色的书写方式。《水浒传》既以诗词的形式,也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来烘托《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杰出才干。它还以宋江、吴用谈论《孙吴兵法》,来突出《孙吴兵法》这一版本在《孙子兵法》传播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水浒传》以重要人物角色应用《孙子兵法》的战术思想来证明《孙子兵法》特有的兵学魅力。《水浒传》演绎了两种不同人物类型对《孙子兵法》的应用:一类是正面人物形象宋江的应用;另一类是反面人物形象高俅的应用。《水浒传》以隐喻的方式阐释了《孙子兵法》应用的双极效应:既为仁人君子提供了智慧的源泉,也为奸佞小人提供了害人的伎俩。  相似文献   

4.
《文选》诗以"类"相分的形成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之前的总集录诗或学理论诗,多以“体”相分,而《选》录诗首创以内容之“类”相分《选》诗以“类”相分,或起自乐府分类,或受到类书影响。《选》之后的类书及诸总集,如唐代类书《艺类聚》、《初学论》及唐代总集《馆词林》、宋代总集《苑英华》所录诗,都是以“类”相分,印证了《选》诗以“类”相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盐铁论》引诗用诗约75次,以《雅》、《颂》为主,体现了昭宣时期《诗经》解读对美刺时政的重视,具有鲜明的经世治国目的。《盐铁论》所据诗说以齐、鲁、韩三家为主,可能兼有《毛诗》,可见昭宣时期的《诗经》传授与武帝时期一样,仍以三家诗为主流,但当时士人对《毛诗》也有接受。《盐铁论》中论辩双方不主一家诗说,王先谦以《盐铁论》证《齐诗》义,阮元以《盐铁论》证《鲁诗》义,这类观点宜予矫正。  相似文献   

6.
近代诗文作家王新桢(1850—1931),河南太康人,有《两子遗稿》传世,该稿近时经王开文副教授编订校注,计得诗225篇,文92篇,以《王新桢诗文集》为名,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阅览其诗作,其中咏菊诗数量之多,品类之繁,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他以古体写了《勉菊》、《梦菊》、《送菊》、《寄菊》等:以七律写了《墨菊》、《绿菊》,还写了《咏菊十首》,分咏菊之名品如《醉西施》、《锦褒姒》等;以七绝写了《咏菊绝句三十首》,分别从容、色、影、思、品、味六方面写出菊的笑容,  相似文献   

7.
汉魏六朝,出现了一系列以海为主要意象的赋作:班彪《览海赋》,王粲《游海赋》,曹丕《沧海赋》,木华《海赋》,潘岳《沧海赋》,庾阐《海赋》,孙绰《望海赋》,张融《海赋》,萧纲《海赋》等。而以木、张二赋为重点,木赋成就最高。总观历代海赋写作的趋势,随着人们对海的熟悉,其神话色彩越来越淡。海赋保持了传统辞赋体物写实的基本美学取向而有所变化。以海入赋,拓展了赋的题材,体现了汉魏以降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清代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一书,使用了大量《易》学材料来注解《诗经》,可以称为“以《易》解《诗》”。这一解经方法,是对东汉郑玄“以《易》笺《诗》”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陈奂的“以《易》解《诗》”,主要包括三种方法:一是用《周易》训诂《毛诗》字义,二是用《周易》解释诗旨,三是用《周易》补正《诗经》中的礼。陈奂对《周易》的一些申发与补正,能够推动《易》学的发展,拓宽《易》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选用了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的两则短文,其中第一则标题为《以虫治虫》。笔者查阅《梦溪笔谈》,在卷二十四《杂志》中找到了相关文字,但并无《以虫治虫》的标题,显然这是编者后加的。那么,这个标题是否符合短文的内容,是否恰当呢?“以  相似文献   

10.
选入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十一课中的《马》、《塞下曲》和《前出塞》这三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这三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苍凉寥廓的边塞风光;表现了渴望驰骋沙场,建立勋业的昂藏不凡的抱负;歌颂了边塞将士强兵精武,杀敌擒王,以保国泰民安的英雄气概。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又各有特点:《马》以写景为主,托“马”言志;《塞下曲》以记事为主,以事写人;《前出塞》以议论为主,直抒胸  相似文献   

11.
汉人以《诗》观赋、以《诗》论赋 ,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此一历史阶段之经学化了的《诗》学观。从汉赋中的一批引《诗》资料看 ,很多是藉称《诗》以宣讲儒道、张扬经学 ,但却有一部分则重在援引古诗原有的蕴义和诗文本身 ,或援用诗典 ,或化用诗意 ,或引用诗句 ,客观上已经具有了文学借鉴的意义。《诗》三百一经流传 ,就不断产生双向的影响 :既是政治的、经学的 ,也是诗学的、文学的 ;汉人以《诗》观赋与引《诗》入赋 ,又于此提供了新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范维胜 《考试》2011,(8):16-17
2011年17份试卷的20个文言文阅读文本(包括断句文本),以传记为主要的阅读体裁形式(其中有11段传记文体),并且出现了以议论为主的序文、奏疏等,选材范围广泛,上自《淮南子·汜论训》《管子》,下至清代顾炎武的《日知录》,其间有出自《史记》《汉书》《新唐书》《旧唐书》《宋史》等著名史书和《苏轼文集》《陶庄集》  相似文献   

13.
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现状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法律制度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据统计,从1989年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义务教育法》颁布至今,由全国人大及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教育法律、法规就有近40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教育法》为根本大法,以《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相配套的教育法律体系,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但是我国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与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相匹配的教育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苏辙《春秋集解》依据《左传》,以史事为基础,而参以公羊、穀梁、啖助、赵匡、陆淳诸家之说,在舍传求经的学术风气中独树一帜。在注解《春秋》上,苏辙以例解经,以礼为断,简洁平实,主以人情,尤得《春秋》之旨,对后来的《春秋》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诗论》展示了孔子诗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诗无隐志,乐无隐情,文无隐意”是孔子《诗经》解释学的基本观念,深化了《尚书》“诗言志”之说。孔子论《诗》的思想还包括:以“德”、以“天命”说《诗》;以“民性固然”说《诗》;以“情”说《诗》;注意《风》《小雅》《大雅》《颂》的风格差异及其所反映的情感、生活的多样性。此篇竹书的价值远超《诗序》,是今后论述孔子诗学的首要依据及说解《诗经》的重要参考文献。《参德》的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使用了“天神”“皇天”“上帝”“天命”等词汇,主张礼敬天地鬼神;强调“无思”之德,主张人主应当效法天地,敬顺天常、天时、天礼;主张“临民以仁”,民本思想浓厚;禁忌用语较多,训诫口吻强烈,宣扬了赏善罚暴的思想。此篇竹书的思想成分复杂,但从总体上看,应当判定为阴阳家著作。  相似文献   

16.
以汉代经学大家郑玄《诗》学研究为考察中心,从其现存的《毛诗郑笺》及辑佚的《毛诗谱》、《六艺论》对《诗》的论述中去寻绎《诗纬》的客观存在。郑玄笺注《毛诗》,虽"以宗毛为主",但对三家诗的引用时有,对纬书及《诗纬》的引用亦有。同时,《毛诗谱》解《诗》还部分吸收了《诗纬》解《诗》的方法与内容,并在《六艺论》论《诗》中直接引用《诗纬》论《诗》之"五际"、"六情",从细节处揭示了郑玄对于《诗纬》的吸收与运用,也彰显了《诗纬》对于汉代《诗》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单元课文]《老山界》《纪念白求恩》《生命的意义》(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文题比较。《老》以地点为题,《纪》以主题为题,《生》以庄重的思考为题。2.写法比较。《老》侧重写一件事,通过对事件的具体的记叙描写来表现革命生活。《纪》侧重议一个人,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对人物的赞评来表现革命生活。《生》侧重描写英雄人物,通过抒情言志来表现革命生活。3.精段比较。《老》“半夜里,忽然醒来”这一段,充分地体现了修辞美。《纪》“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一段,充分体现了情感美。《生》…  相似文献   

18.
填空题1) 1917年1月和2月,以《》杂志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和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文学的开端。2 )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接连发表了《》、《》、《药》等小说和一系列杂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3) 2 0年代,随着和等许多重要文学社团的成立,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流派蜂起,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4 ) 2 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方面,以《凤凰涅般木》为代表的郭沫若的《》,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其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都超过了以胡适《》为代…  相似文献   

19.
一个著名歌手,以一首《霸王别姬》重出江湖并站稳在流行乐坛的位置,在《中国功夫》、《孔雀东南飞》、《世间男人》和与新王菲合唱的18集电视剧《伴儿》的主题歌《爱人》后,屠洪纲又推出了一首新歌——《精忠报国》,这首以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抵御外侮捍卫民族尊严为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20.
鲁迅后期所写的5篇历史小说《理水》、《采薇》、《出关》、《非攻》和《起死》,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家“显学”儒、道、墨作了深刻的反思:《采薇》是抨击儒家的,《出关》和《起死》是批判道家的,《理水》和《非攻》则是肯定和赞扬墨家的。通过这些作品,鲁迅以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弃儒、道而扬墨,以反传统的态度重估了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