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冬霞 《考试周刊》2009,(30):58-58
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首先就是语言文字教学。初中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要做好.除了依赖课本外,还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课外读物。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重吟诵,重语境,重表达等方法引导学生夯实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能力,通过摘抄、写作训练等方法提升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最后达到能流畅地用口语或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不断地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在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揣摩、感悟中形成。因此,引导学生品味与赏析语言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帮助学生找到和找准需要品味、值得推敲的语言也就成为教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思想教育必须根据语文的特点,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并应“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发于学生的肺腑而布于学生之四体”。一、抓语言品味,促内化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来实现的。要使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产生熏陶感染作用,就要首先理解教材。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表现教育内容的重点语言、关键语言、疑难语言,以及学生易疏忽的地方,仔细推敲品味,以促成学生理解吸收课文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品味语言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让语言在品味中不断"增值"呢?一、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汉语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它具有思想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回归“本色”,立足文本,品味语言,使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情操的敏锐感受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新课程实践,阐述了深入品味语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平时文章阅读中能够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能从貌似平常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品味出思想、情趣来,就成了每个语文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任务。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鉴赏、品味,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语言品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通过朗读品味法培养了学生的“语感”;通过比较品味法使学生领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通过空白填补法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因此,语言品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我们常说要品出语文的味道,其实就是要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品出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或情感,因此认真品味语文就要从品味语言文字开始。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倡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忽略了文本中的语言,失去了"语言文字"的品味,只是"套板"地解读课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必须研读语言,忠于文本,摒弃"套板解读",才能回归到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上,才能让语文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透过这些跳跃于文本的鲜活文字,帮助学生建构认知和阅读的技巧和能力,提高基本语文素养.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重视由浅入深地引领和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体味语言文字的滋味.但目前我们语文教学课堂中却存在着"重感悟文章思想,轻品位语言文字"的不良倾向,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失去了品味语言的魅力和力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很显然,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因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本的语言,体味它的精湛,感受它的魅力.唯此,学生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情感的深处,跨越时空,思接千载,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的撞击,从而产生敏锐的语感.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就是抓住语言,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读中领悟词句,在读中感悟情境,在读中积累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朗读和感悟中真正品味语文的味道,那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载体。教师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展现语文知识的丰富性。优美的教学语言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引领学生品味语文知识的精妙。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积累,加强语言推敲与品味。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字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本色,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文字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重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多次接触文本,指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重点句、精彩片段品析玩味,组织学生结合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针对性的句或段的仿写训练,让学生在感受、揣摩中品味语言,在品味、内化中积累语言,在训练、运用中发展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由言表意的转换融合的过程。语文教学必须以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揣摩语言的绝妙、品味语言的气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须坚持从语言出发,感悟人文内涵,再回归语言,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情感思想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对语文学科特性认识的深入和准确把握,每个教师或许都有认识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上出语文味。笔者认为,想要语文教学"出味",应少不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更少不了对听、说、读、写、问的训练。一、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语文课即语言文字课,因而语文课上少不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这些语言文字可能是字、词、句子、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语文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语文学科最基本的还是“工具性”和作为“语言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牢牢把握语言文字,帮助学生打好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品味出语言文字背后的丰富的情感,才有可能体会汉语语言的张力和审美力,从而实现语文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文本中的那些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总是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本的语言,体味它的精湛,感受它的魅力。惟此,学生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情感的深处,才能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的撞击。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文章作者围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朴素平凡的语言、品味幽默的语言、体验积极向上的语言、在"学""练"中学练语言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让学生走上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之路,在实践中品尝语文的真味,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