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次到朋友家里做客,看到客室墙上挂着一幅题为《按乐图》的画,便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好一阵子。旁人问他,你看了这么久,看出了什么奥秘?王维说:这画的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他说得这么神乎其神,人家都不相信,便叫乐工来当面演奏这支曲子。乐工演奏时的神情和手技动作,几乎和《按乐图》画的一样。王维观察得如此精细,在场的人无不惊服。细致地观察对我们新闻工作者也十分需要。我初学写新闻时,常犯不注意深入观察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毛病。一次村上的老会计和我  相似文献   

2.
经济报道,大有作为。服务行业就是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还有不少东西可以报道。就拿铁路上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来说吧。目前许多报纸一登就是列车员,其实,铁路上还有许多直接为群众服务,而又不与群众见面的“列车员”。每开出一列客车,需要十六个工种的铁路员工配合行动。旅客坐在整洁舒适的车厢里,只能看到列车员服务在他的周围,可是在列车出库之前,是客车整备工精心地把车厢里里外外刷洗得干干净净。当列车员辛勤地给旅客送来开水时,旅客们可曾想到,是给水工给客车加满了水,满足了旅途的供  相似文献   

3.
记得在我小时候,只要听说谁家要唱小曲子,我就饭也顾不上吃,急急忙忙地跑去约上小伙伴,去听大人们唱民间小曲。虽然因年龄的关系,我对曲子的内容不太清楚,但听得多了,对曲名还是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4.
来稿总是那么多,收发员每天都要扛来一大袋。办公桌上的一叠叠稿件,象一支支声律杂乱的曲子,象一条条夹沙裹泥的河溪,不断地从耳边、从眼前流过。每当我从杂音中捕捉到几节悦耳动听的旋律,从小河里捞出几枚色彩醒目的石子,我常常象孩子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礼品,心里欢喜好几天。剪枝记得,我拆阅过一份厚厚的稿件,字体清晰秀丽,是湖北一个偏远中学里一位中年教师写的,他是第一次给本刊投稿,过去也没有发表过文学作品。这篇散文,作为童年琐忆,他拟了:春实、夏渔、秋趣、冬花这  相似文献   

5.
万新 《新闻天地》2007,(7):39-41
"下午去了一趟牙科诊所,把两颗牙齿拔了;太痛了,痛得我饭都吃不下。"2007年6月1日傍晚,在南宁一家招待所采访孟进生时,他告诉记者说。他张开嘴,记者吃了一惊,因为他的上下牙槽几乎没有了牙齿。"都是以前吸毒害的。"孟进生苦笑一声说。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网络不知不觉已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见面的那句“吃饭了吗?”已几乎风化成了化石。街头巷尾碰上一个熟人.不无时髦地给他来一句“这是我的E-mail,请多联系;这是我的QQ.随时呼我”。这就是网络时代!要是交上了一个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那就索性给他来一张网络名片,让网络时代真真地酷到底吧!  相似文献   

7.
自1978年从西北民族学院毕业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工诈至今已整整20年。格桑旦增在回顾他20年记者生涯时,深有感触地说,只要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刻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做一个让党和人民放心的记者。格桑旦增先后在电台驻日喀则、那曲、拉萨等记者站工作过,这段时间,是他与人民群众贴得最近的时期。他坚持实践出真知,生活出新闻。他经常深入农村、牧区、厂矿、学校和部队。当时,记者站条件艰苦,每次外出采访,都是骑自行车或骑马。下到县或乡里,经常是坐大卡车的车厢板,晚上住帐篷、羊圈。在20年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西藏的山…  相似文献   

8.
平时我住在中华书局的办公室里。每天清晨起床后,几乎都能看到一位老年人,他的个子不高,身体却很灵便;右手拎着黑皮包,左手还用力摆动着,迈着细碎的步子,沿着墙边走过来。“啊,是周先生来上班了。”我迎着周振甫先生走去,总是惭愧地自责:“我起得太晚了。”周先生总是慈祥地笑笑,然后匆匆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我看看表,距离上班时间常常还有半个多小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天天如此。近年来,领导考虑到他年事已高,请他每周只来一次。于是,每逢星期二清晨七点多钟,老人的身影又准时出现在楼道上。  相似文献   

9.
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南疆战场上,王伟国虽不是英雄,但他的名气可大得很。老山前线的将士几乎都知道他的名字。王伟国是炮兵某部的宣传干事。他冒着硝烟战火,手捧照相机拍下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战斗场面,摄下了一幅幅英雄形象,大家亲切地称他是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腰痛得厉害,夜里想上厕所都起不来,靠别人的帮助才勉强入厕。当时我在想,得什么病不好,干嘛得个起不来的病?第二天,我到医院去看病。有个熟悉的医生在骨科病房,我就没去门诊,直接到了病房。找到他后,他让我等一下,说查完房后给我瞧病。  相似文献   

11.
在同辈人中间,大家几乎都对王揖同志有个共同的印象:他精力充沛,身强体壮。我万万没有料到,竟会突然收到他去世的消息。他走得太早了.太出乎同志们的意外了。9月20日,我从外地回来,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张字条说北京来电话,告知王揖同志病危。我简直不相信这张字条,以为电话中听错名字,误记下来。于是,我急忙给王揖同  相似文献   

12.
刘诚龙 《出版参考》2009,(10):42-42
世界正在变得文质彬彬,温情脉脉。我在广场上抽烟,烟屁股烧到指头,我随手扔了,忽然来了三个彪形大汉。搁以往,一定有雷霆吼,但现在这三位首先给我敬了礼,然后递过来一张二十元的发票,跟我来交换人民币。看到这架势,我就调动我的脸部笑肌,乐意地跟他换了。那边啪地又给我敬了个礼,然后一鞠躬,道了一声:谢谢合作、我现在都没明白跟他合作了什么,是我丢烟屁股,他看烟屁股自由落体(事后回想,好像从我点起烟头那会,他们就斜睨上我了)?还是我给他两张人民币,他给我一张罚款单?这就叫做合作?合作,是有点不地道,而谢谢两字却是中听的。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一位朋友拿来一篇《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的言论稿,让我给他参谋参谋。看完文章后,我对他说:“稿子写得不错,就是有几处的标点用得不妥……”没待我把话讲完,他便开腔了:“只要句子通顺,没错别字,标点点的对不对都无所谓,到时编辑会给点好的。”他的这番话让我想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报道北京申办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的结果,首都许多报纸、电台、电视台都作了两手准备。得,发这一套稿子;失,发另一套稿子。人民日报也是一样,充分作好两手准备。撰写评论的任务交给了我。得,发一篇社论;失,发一篇评论员文章。总之,得也评论,失也评论。 接受撰写这两篇评论的任务之后,我到北京奥申委采访新闻发言人吴重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他是权威人士,是专家,必须虚心向他请教。我问:“能不能给我透个底,得,或是失,”他不敢下结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也说不准。毫无疑问,我热切盼望申  相似文献   

15.
十年前,我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时候,曾求教一位新闻老前辈:怎样才能当好一个新闻记者?他回答得非常简单:"建议你多看点韬奋的东西,尤其是他关于报刊的一些论述."这之后不久,我又以同样的问题求教于一位大学新闻系的老师.出乎我的意料,他的回答几乎与那位新闻老前辈的回答如出一辙,他说:"如果你认真看看韬奋的东西,特别是他关于报刊的一些著述,会受到启发."这位老师把他的一套《韬奋文集》借给了我,并为我在目录上圈出了重点,还说:"我再找些韬奋的东西给你."开始,我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理来看《韬奋  相似文献   

16.
三毛导语:那天,小二知道我要给<山西档案>写稿,竞说:"三大爷,您老行行好吧,像您这样的大手笔要是都能歇歇手,我看呀,全国人民准能长一级工资!"我没好眼给他,我得收拾他一回.  相似文献   

17.
列兵小王当报道员三个多月了,“萝卜条”、“豆腐块”均未见报,他很沮丧。终于有一天他对我说:“组长,我不想干了,想下连队,我真笨。”说完,他狠狠地捶头,痛苦地流下了眼泪。看到他失落的样子,我说:“你不笨,你视野很开阔,文笔很好,只要满腔热忱地热爱新闻报道工作,我相信你一定会上稿。”小王果真很努力,他每天坚持送一篇稿子给我。说实话,他写作水平一般,内容很空洞。即使如此,每次我都坚持认认真真地读完,并鼓励他说:“有进步,写得不错,如果编辑需要这方面的稿子,肯定能发表。如果句子再通顺、精练、内容再充实一…  相似文献   

18.
去年第二次去宁波时,我问宁波日报社党委书记兼总编辑任和君:“听说您读了很多书?……”“说得确切一点,我只不过是新闻界的一名新兵,今年3月才到宁波日报,对新闻业务过去虽有过接触,但仍是皮毛。”他谦虚谨慎,说得具体认真。我也单刀直入:“几位熟悉你的新闻同行告诉我:‘任总连《资本论》的小标题都能背出来’……”在几个迂迴反复中,终于,他给我谈起同事们要他背诵《资本论》的一段趣事。他能背出《资本论》的小标题  相似文献   

19.
我与冯亦代先生初识是在1982年的夏天。那天下午我正在家里看稿,已退居二线的老社长林呐同志打电话给我,说是冯亦代先生到天津来开“民盟”的什么会,让我去谈一本散文稿的事。如今,时光已整整飞过去了10年,可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我本是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不知他到底要找我谈什么,出乎意料地他品评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些书刊,还赞美了散文书籍的装帧设计考究。他对出版工作的熟悉,对编辑专业的关注,都使我感到他是位行家,这无形之中,就使我和他的距离拉近了。我为能够和这样一位博学多识的老前辈相识,感到无尚的荣幸。同时,他的平易近人,以及他的和蔼可亲的低低缓缓的言词,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龚毅 《军事记者》2006,(2):64-64
我跟解放军报结缘,是在1998年底。那时我刚从报道骨干集训班回来,便铆足了劲儿写稿投稿,消息、通讯、言论等各种体裁我都尝试着写了个遍,从团队的列兵到校尉几乎都进入我的写作题材。很快,一些短小文章便相继地在军地报刊上发表了出来。但唯一的遗憾是,军报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几个月来连个“豆腐块”都没有在军报版面上露过脸。不过,我始终坚信只要多写、多发就一定能够打动编辑。我一如既往地学习新闻理论知识,坚持不懈地给军报写稿投稿。虽说写稿热情异常高涨,但是结果却十分残酷,一连投给军报的百余篇稿件都石沉大海。特别是刚刚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