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 潇(194 8— ) ,四川达川市人。编审。197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同年在成都新兴仪器厂设计所任技术员。1980年起进入《科学文艺》编辑部,历任编辑、主编、社长兼总编辑。杨潇是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和首届“中国期刊奖提名奖”的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杨潇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出版工作中做出了特殊成绩。为表彰杨潇在繁荣中国科幻和促进国际科幻交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世界科幻协会(WSF)授予她主席特别奖(1991) ,俄罗斯宇航协会授予她柯罗廖夫院…  相似文献   

3.
阿不都尼衣木 (194 8年— ) 新疆和田人。中共党员。编审。 196 9年 9月参加工作。 1972年进入新疆人民出版社任编辑。 1985年到科普出版社新疆维、哈分社任副总编辑。 1990年后任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K)副总编辑。 2 0 0 0年起任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   一、热爱是成  相似文献   

4.
姚 磊 (196 0—  ) ,上海人。中共党员。副编审。 1983年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 ,分配到人民军医出版社 ,历任编辑、编辑室主任、主编。姚磊 1983年开始从事医学图书编辑工作。多年来 ,他认真贯彻党的出版方针 ,热爱出版事业 ,努力探索医学出版工作规律 ,高质量完成了大量医学专  相似文献   

5.
两年一届的韬奋出版奖出版人荣至所归。2008年已是第十届了。一如往常几届,当本届韬奋出版奖于9月9日揭晓后,20位获奖者再次引起业界关注。大家在分享其快乐、探讨其成功秘诀的同时,也很想知道他们这一路是如何走来的,他们对于图书出版有怎样的理解和期待。他们的不凡经历、切身体会,本来而且也应该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开采“富矿”我们责无旁贷。为此,我刊特邀获此殊荣者与同在这一舞台上的业界同仁做一次倾心相谈。述其思想,授其理念,在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凝成的感悟中,也许能看到你我明天的发展方向。部分获奖者由于联系方式所限,未能够采访到,他们的思想的精华权且留作明天的期待吧。获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02,(3):28-31
时刻与党和人民休戚与共,扬善惩恶,为社会发展鼓与呼是我做记者的崇高追求。我1965年出生于《天仙配》美丽传说的发祥地——汉孝子董永的故乡博兴县,1986年至1992年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1992年调入博兴县委宣传部,从事专职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基层通讯员要扬长避短,善于发现、挖掘身边的人和事,见别人视而不见之物,明别人知而不明之理,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力。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工怍者的最高人物奖——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2007年8月2日揭晓,20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喜获殊荣。  相似文献   

8.
采访万玛加很难,倒不是因为他是一位荣获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的“名人”,而是他总奔波于草原牧区,连续3个月,我多次打电话,他都在青南雪灾现场采访。2008年春节后的一天,我终于见到了他。面前的万玛加表情坚毅,头发花白,身材健硕,健谈、热情、待人真诚。 一见我,连说了几声“对不起”。了解万玛加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性格朴实、为人谦虚谨慎,豪爽正派的藏族汉子,同事们一起聚会。只要有万玛加,饭桌上常常会笑声不断,  相似文献   

9.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主任记者季琳萍,汉族,45岁.自1974年跨入新闻工作者行列,便以范长江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榜样,不断地磨炼着自己对广播新闻事业的执着、勤奋、悟性和真诚.她经常背着录音机,穿行在新疆农牧区的高山雪域、戈壁荒原、冰川火洲……,采访了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各类新闻人物和普通百姓数千名.为他们在电波中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珍贵的声音记录.  相似文献   

10.
管纪奋 《新闻界》2001,(1):33-34
许川同志离开我们快十年了。一张照片,激起情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在川老战友的一次聚会上,许川同志和我同声高歌几十年前在进军路上爱唱的进行曲,嘹亮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1949年 7月,许川同志和我同时在上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报到,同编在新闻出版中队。重庆解放后,我们在《新华日报》共事五年,以后在《四川日报》又共事将近三十年。许川当过记者、编辑组副组长、组长、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不论在哪一种职位上,他都不离采写。他牢记《新华日报》老领导常芝青同志一句名言:“干…  相似文献   

11.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浪花一点。可时间一旦与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这一非凡的历程联系在一起,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改革开放的20年造就了一个激越昂扬的时代,注定将成为史册中辉煌的一章。 生逢其时,对于一个有着崇高历史责任感,秉笔忧乐关天下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无疑最能体会“幸福”这一概念的丰富含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1月5日,第八届“解放军报奖学金”颁奖大会在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举行。自1995年开展“解放军报奖学金”评选活动以来,获奖学员中有的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编辑、记,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为了与更多的人分享获奖的经验,笔采访了本届的部分获奖学员。  相似文献   

13.
1986年6月,我采写了长篇通讯《彭真回乡记》刊登在《?望》周刊上,有些报刊觉得写得不错,全文加以转载。几个月后,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同志看到这篇通讯后,又指令全国各地整党办公室印发此文,要求各地党委组织广大党员阅读这篇文章,学习彭真同志的伟大胸怀,因此又有许多报纸转载了此文。1986年5月下旬,彭真委员长到山西视察工作,我作为新华社的记者随行采访。细想起来,当初采写这篇通讯时,我确实是有些思想活动的。首先,作为彭真同志回乡探亲的随行记者,我被他老人家的伟大胸襟和高…  相似文献   

14.
刊登在《法制日报》2003年1月3日周末专刊上的《打肿谁的脸》,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报纸副刊”体裁类二等奖作品。这是一篇杂文稿。它的获奖,从写作上来看.有下述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一是选材严格,开掘深刻。杂文的触角可以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可以选择和运用的材料是十分广泛和丰富的。然而,杂文不能随便选用一些材料来就事论事,而要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那些能代表某种思想或反映某种倾向的典型事实,来说明比较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北京晚报的忠实读者都知道,每周日有一个“京味报道”专版,专门报道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老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历史掌故,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哲理性兼备,风格独特。广大读者喜爱“京味报道”专版的主持人兼撰稿人刘一达。多年来,刘一达创作出20多部、9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人虫》已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胡同根儿》、《北京爷》、《百年德行》、《故都子民》等正在改编过程中。加上新闻报道,刘一达的作品已超过1000万字。1995年,他被评为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17.
张亮.年轻、舒朗.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领军人物。风雷激荡,沧海桑田.资讯铺天盖地.新闻无时不发生.要想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独树一帜.风口浪尖上潮头逐浪.没有过人的本领是难在这岗位上立住脚的.用行业内一句俗话说.新闻口的领军人就像是每天坐在火山口上.而张亮则用他突出的业绩验证了自己的能力.用一次次获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更用他真诚、理性、平和而又达观的人生态度诠释着周围世界的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8.
潮头逐浪,是记者的职责所系,也是出精品力作的必然途径。要做一名优秀记者,首先要有不惧艰险、行万里路的胆识和气魄。——张亮  相似文献   

19.
经济欠发达的德州市,图书出版发行却出现了“发达现象”。德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强,锐意进取,奋力开拓,是出现这种“发达现象”的主要因素。他探索和创造的出版发行经验,受到各级出版发行界领导的肯定,被誉为“德州模式”。1995年11月,刘强以无可争辩的改革实绩和人格力量,荣获了全国出版发行界最高奖——第四届中国韬奋出版奖,成为我省发行界唯一获此殊荣的人。人类在摆脱物质贫穷的进程中,也渴望挣脱知识的贫困。刘强,正是以他的学识与胆魄,为千千万  相似文献   

20.
叶晓 《传媒》2001,(10):61-63
"报社的采编工作大致可分为采、编、审、校、签、发、排、印这样几个环节,如果说过去的激光照排系统主要着眼于解决排、印环节的问题,那么紫光开发的UNISNEWS系列新闻综合业务系统主要解决的则是包括排、印在内的所有采编环节.概括地说,过去人们常说的所谓‘告别铅与火'实际上只是解放了排、印人员,而我们所追求的则是让所有的新闻从业人员都得到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