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拿到陶红亮的《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这本书时,我就被书面上的一句话感染了:如果孩子能够在失望与绝望中不断超越自我,它的人生才会色彩斑斓. 此书分八个章节讲述了"挫折"是孩子人生中的"好朋友"及怎样对待这个每个人人生的"好朋友".我深深地被感染了……  相似文献   

2.
寒山诗歌被刘大杰先生赞为有"高远空灵的情趣".寒山诗歌"高远空灵"背后却有"幽寂悲凉"的感伤.冷峻的对比手法,人生象喻及清冷色调与意象的运用是使寒山诗歌呈现"幽寂悲凉"的感伤的方式;人生无常的感受,坎坷悲辛的人生际遇,及佛学思想的影响则是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江南逢李龟年》不仅仅是一首"怀旧诗",诗歌以私人之谊进入时光隧道的做法,也区别于"大历史""大时代"的史诗。诗歌的中心场景是与"歧王""崔九"共度的过去时光,但是这个人生的断片没有得到故人的指认,因此断片所代表的人生、时代以及可能开拓的想象空间,都成为被质疑的对象。诗人以人生的断片为信物,试图将过去与现在连接,但是过去被质疑,存在也被否定。诗歌的意义因此得以凸显:如何确认我们的过去?如何确认生命的存在?这是诗人对存在的质疑,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踏上西天取经的修行之路,终成正果.<浮士德>中源自天帝和魔鬼的一场赌赛,浮士德与魔鬼订立了灵魂契约.开始了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之路,并最终战胜了魔鬼.本文通过对比孙悟空与浮士德内心深处善与恶的较量.揭示出"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东西方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换了3个学校,好几门功课的成绩是个位数,应该算是个典型"学渣";复读一年,高考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被封为学校"第一才子"——把这种人称为"学霸",也名副其实。这是张嘉佳,"学渣与学霸,两种状态螺旋式交替出现的人生"。人生那么多坐标,学习只是其中之一。换个角度看,他  相似文献   

6.
《修改过程》是韩少功在文体形式探索中重构历史经验的努力尝试。小说回望了一群"77级"大学生风起云涌的青春岁月,在多层次的对比中展现个人的命运悲剧,以"戏中戏"的结构实现多重叙述者的介入,力图全方位书写与当下流行元素产生碰撞的陌生化的历史。"77级"们被历史"修改"过的、悲喜交加的人生中寄予了韩少功对个体生存经验的深情追忆,表达了其对人生与时代、文学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真实体悟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7.
鄂璠 《教师博览》2014,(5):18-19
<正>在中国公众眼中,教师是最具幸福感的职业,而在《小康》访问的百位教师中,却有一半教师坦言"不幸福",八成教师甚至想到了"转行"。其实,教师本不需要"被崇高"与"被幸福"的教育人生,他们更希望贴着教育的地平线,寻找个体与职业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期的文学论坛上,池莉的名字是与"新写实小说"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状况的形成和她的<烦恼人生>的多次获奖,与<太阳出世><不谈爱情>被人并称为人生三部曲而得到公众瞩目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9.
《圣经》中的"乐园"神话是西方文学的一个宝藏,它蕴涵有丰富的人生寓意,是文学家创作出传世佳作的温床,由"乐园"神话构筑了一个个文学原型。这一切在基督教文化中又被以原罪与救赎、迷惘与净朗、善与恶等思想形式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0.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现代最有才华的文学大师之一,他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被称为"日本的海明威"。但是,这位极具才华的全能型文学大师却有着怪异的人生和怪异的文学风格。纵观他的人生经历.文学特色和人生结局,都称得上是日本文学史上的千古一絕。本文将分析和论述三岛由纪夫怪异的文学和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人生艺术化"是以审美观照来克制对人生实在物的过分欲求,它挣脱了各种现实的束缚与狭隘的人生局限,最终带来人生境界的提升与拓展。人的生活审美化、艺术化,艺术自然便成为人生命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人生艺术化"的意图是在寻找生命的和谐中让生命获得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锁记》以女主人公曹七巧被"黄金枷锁"套牢的悲剧人生为描写主线,但同时更是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姜长安的形象是作者着墨较多的,本文尝试研究长安在母权压抑下的凄凉人生,通过长安人生中的几个主要经历,来展示封建家长制度压抑下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3.
朱振国 《教育》2012,(5):37
近期召开的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似乎并未让人们对早已耳熟能详的"素质教育"焕发信心。当代大学生的"尴尬"现在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学到高中的"被安排"与"被考试",绝大部分学生已将考试作为奋斗目标,将"被安排"作为常态,失去了独立发展思想的能力与意识。到了大学,突然面对一个相对"不被安排"和"不被考试"的环境,对生命与人生的追问被迫来到眼前。很多大学生迷惘了!  相似文献   

14.
我说教师灵魂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来体验人生的。如果路全是平的,那人生的味道也就寡淡了。"差生"黄伟政: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2002~2008年是黎娟人生中重要的6年。6年间她见证了几十个孩子的成长,历经生命拔节的喜悦。本应被幸福包围的她,说到这里却突然潸然泪下。就在2013年7月2日下午,她和几个学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7,(8):16-22
唐君毅的"一念自反"强调自觉的自己支配自己,在心灵的自反自觉中,悟透人生的真实本质,到达人生的完满。这种思想继承了传统儒学的超凡入圣之法,并被唐君毅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方面它是超越性的,瞬时性的,另一方面它又要求主体自身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在西方文化的猛烈侵袭的现实条件之下,唐君毅以自我丰富的人生阅历,提出"一念自反",为中国传统文化危机找到解决之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学习和发展是根本的需求,辅导员与学生不应是"全包式"、"保姆式"的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而应是基于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的信赖与被信赖的关系。应根据学生的人生发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环境适应等需求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培养和发展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马修老师在自己人生低谷中从事了一份"池塘之底"的教师工作,当面对那些被抛弃、被放弃的孩子时,他坚持自己的教育观念,给孩子们灰暗的人生增添了一抹彩色。马修老师对学生的不抛弃、不放弃,让他的学生拥有了辉煌的人生。不抛弃、不放弃,不仅是对那些"放牛班"的孩子们说的,对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不抛弃、不放弃。我认为,一个集体首先要有灵魂,要有精神,要有凝聚力,要有方向,所以我做的第一点就是教导孩子  相似文献   

18.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评论家兼诗人马修·阿诺德倡导"人生批评"论。文章认为"人生批评"论不仅指明了进行文学创作的途径、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而且是评论文学作品优劣的标准。在浪漫主义大行其道的19世纪,英国社会出现精神支柱坍塌、信仰崩溃现象,阿诺德适时提出"人生批评"论,彰显了其社会责任感。全面审视与解读"人生批评"论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仍不乏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9.
考试失利或者说失败,并不是人生的失利或失败,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才必有用"。因为有这种志气,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牛气十足的"高考落榜生"。明代画家唐伯虎是一位受到科举严重打击的落榜生。当年,他因购买考题作弊东窗事发,被永远夺去了考生资格。起初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于是视游山玩水为人生第一乐,把  相似文献   

20.
感悟有七个儿子,他们分别叫喜悦、悲伤、恐惧、愤怒、爱慕、厌恶和嫉妒。一天,他们被一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很久:"到底人生是什么呢?" 活泼开朗的喜悦就首先说:"我觉得人的一生中溢满了喜悦,无时无刻不是在喜悦中,我的人生中不会感觉到其他的感情了,人生就是单纯的喜悦。" 忧郁的悲伤就哀伤地说:"我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