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法国形成,之后,通过中日诗人的努力,象征主义传入中日两国。但日本象征主义受到的是法国象征主义的单线影响,而中国的象征主义则受到了日本象征主义诗歌影响为主的同时还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本文采取平行研究的方法,从中日两国象征主义诗歌形成路径的角度去分析两国象征主义诗歌在形成过程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象征主义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对美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关于象征主义的研究中,象征主义艺术欣赏者的研究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文章以象征主义艺术的欣赏者为切入点,对象征主义艺术欣赏者所需的素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象征主义引进西方象征主义美学观并将其根植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 ,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美学特征。中西方象征主义在美的追求上是一致的 ,但西方象征主义追求的是心灵与物质世界的对应、沟通和超越 ,中国象征主义力图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心与物冥”、主客消融、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4.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的影响,但他在自己象征主义诗论的建构中将中西方的"象征"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现了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的审美理想.他的诗歌理论虽然缺少"现实意义",但其对于诗歌美学理论的建设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高剑嵘 《文教资料》2007,(21):86-87
康拉德是一位承前启后、伟大而深刻的作家。他在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尤其他运用的象征主义手法赋予小说丰富深刻的含义。《吉姆爷》是他的最伟大小说之一,象征主义手法在此小说中运用得淋漓尽致。从大海到丛林,再从白与黑到戒指与火光使得象征主义手法在这部小说中无处不在;更使得这部小说的内涵得到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王赛丽 《甘肃教育》2010,(11):28-28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鲁迅在《野草》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以下笔者将从应和表现、复调叙事艺术和音乐性这三个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入手解读《野草》的真与美。  相似文献   

7.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的影响,但他在自己象征主义诗论的建构中将中西方的“象征”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现了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的审美理想,他的诗歌理论虽然缺少“现实意义”,但其对于诗歌美学理论的建设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五四”新文学中的象征主义作品进行了系统的爬梳,然后将中国现代象征主义与西方象征主义作了详细的比较。文章认为,“五四”文学革命催生了白话新文学,新文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与象征主义结下血缘。“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是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象征主义结合的产物,但有别于西方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西方象征主义重主观轻现实,重形式轻内容,重审美轻功利,而中国“五四”时期的象征主义却与“五四”精神相一致,重社会功利,重思想内容,基调高昂,并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融合。  相似文献   

9.
感应与冥合:中西象征主义诗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象征主义引进西方象征主义美学观并将其植根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美学特征。西方象征主义追求的是心灵与物质世界的对应、沟通和超越,中国象征主义力图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心与物冥”、主客消融、天人合一。周作人提出“象征即‘兴,说”,指出了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和中国古典诗艺在审美本质上的相通性,梁宗岱”以“契合说”为统辖,将象征这一西方诗学观念植入了中国诗学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学是他在借鉴、吸收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中国化改造的产物。它在形式层面追求纯诗化,在内容层面追求意义化,在意境层面追求象征化。梁宗岱象征主义诗学在一定程度提升了中国新诗的美学品质,促进了新诗的纯正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象征"之辩     
自象征主义于19世纪中叶滥觞于法国并传入中国后,现代文坛的许多文艺名家对"象征"多有论述.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出对"象征"概念的生发阐释相互龃龉,集中体现在梁宗岱<象征主义>一文的论述中.朱光潜阐释了"象征"的基本概念,梁宗岱则阐释了象征主义的"整体象征论",成为新文学象征主义诗歌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
<正>戴望舒出生于1905年的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常年患有哮喘病,四十五岁时英年早逝,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缺憾。除了是一名诗人,戴望舒还是一名翻译家,尤其是在欧洲诗歌作品的翻译中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戴望舒在翻译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时深受其象征主义影响,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新月派、象征诗派的诗风后开始进行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派”象征主义风格,被誉为“现代诗派的诗坛领袖”。《雨巷》创作于1927年,  相似文献   

13.
象征主义诗歌植根于唯灵主义思潮,并受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影响。所谓现象世界、本体世界和自我不过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唯一的实在是“自我”。无论是表现现象世界还是表现本体世界,最终都是表现自我。象征主义诗歌这一思想轨迹延伸到现代主义文学其它流派中,形成了现代主义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而自我的生存状态、生存感受、生存命运、是象征主义诗歌乃至整个现代主义文学最基本的主题。抓住象征主义诗歌的精神实质后,就比较好把握它的美学主张与诗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主张和诗艺大致可以概括为象征、恶美和神秘美。先说“象征”。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是象征主义诗艺的根本,是它赖以区别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艺术的标志。而“象征”作为一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则是古往今来各种艺术所共有的。这种关系犹如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和浪漫主义的“抒情”  相似文献   

14.
象征主义源自于文学上的"颓废主义",是一种强调以精致、复杂、博学的言语,将人性的幽微深处,充满情绪、疯狂、恐怖、神秘、爱欲等情感表现出来的文学风格。象征主义绘画作品重要的是反映个人的主观感觉,使个人从现实中超脱出来。我们通过象征主义作品,往往更多体会到的是具有抽象性的不稳定性的事物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寓意内涵。本文通过赏析莫罗的代表作来品味象征主义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5.
西方象征主义运动开创了"诗化小说"的传统。作为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作家的典型代表,废名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小说世界是废名在不堪的现实社会中渴望恬静生活的梦想的象征,也是他心目中理想世界的象征。在小说情节中运用象征暗示性的艺术手法,创造意蕴丰富的意象对废名小说世界的建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废名将中国传统诗歌中意象与意境的表达手法与西方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融会贯通,开辟了一条新的小说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对象征主义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这很大程度上是对“象征”一词概念的误解造成的。应该重新理解“象征主义”的定义,并结合其他现代文学流派来思考“如何理解象征主义”这一问题。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的作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象征主义文学在叙事、表现等方面的诸多艺术特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象征主义。  相似文献   

17.
《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也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它比较全面地、系统地、具体地体现了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研究《荒原》,对于把握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外国现代派文学的创作规律是大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曾经风靡欧美的文学流派,对中国新诗有着巨大的作用与影响。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诗歌意境的亲合性,以及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互渗透与融合,开拓并丰富了中国新诗的艺术视野与艺术表现形式。象征主义在中国的被引入、影响及嬗变,绝不是偶然的,是纷繁多样而又错综复杂的中西文学思潮相互碰撞与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张英 《海外英语》2014,(12):200-204
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短篇小说《好小伙子布朗》中运用象征主义描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离开自己的纯真世界走入魔鬼集会的森林的经历,通过这次经历他意识到自己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邪恶力量。笔者在本文中对霍桑的这篇著名的小说中的象征主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好小伙子布朗》中的象征主义是从四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它们分别是:人,物,场景和行文构思。另外笔者发现霍桑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与其受清教影响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清教的熏陶使他能够发现并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宗教意象,并附于他们丰富的含义。另一方面,霍桑通过运用这种特殊的写作手法—象征主义,表达出了他的清教主题及自己对人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诗歌思潮的象征主义与作为艺术理论的象征主义是重合的,但又有差异。前者更强调表现手法和技巧在创作中的使用,而后者则是对其根本特征、来源(尤其是哲学基础)与分期做理性探讨。作为理论的象征主义,其根本特征是对于两个世界相互感应的思考,其来源为唯美主义和叔本华哲学,其分期伴随时空不同,逐步弥漫。中国人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主要集中于表现手法和技巧,而不是理论沉思。事实上,不管作为文学思潮还是理论流派,象征主义在中国始终都没有进入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