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疯癫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理性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而现代化奈件下的理性比疯癫更为疯癫,疯癫更接近于真理,疯癫才是更本真的理性。  相似文献   

2.
走出疯癫文学形象——对《疯癫与文明》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以文学中的疯癫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学术讨论的数量逐渐增多,这显示出学术界对“疯癫”话题的关注。过去对疯癫的理解主要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心理分析角度理解,但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一书把我们的思考带到另一个层面。疯癫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本质主义概念,疯癫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需要被控制的理性,被奴役的理性,不需要理性成为绝对的统治,成为对其他一切的压迫者。我们要有自觉的反对绝对理性的理性。  相似文献   

3.
住在和你同名的城市里感觉很酷。就像你知道别人没有这种联系而沾沾自喜。当别人问我怎么拼写我的名字时我一直都这么回答:“和旧金山的拼写一样。”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代的核心精神是“启蒙”。新时期文学的“启蒙”诉求则是对五四启蒙文学的一种继承和补充。本文从三个方面表现这种“启蒙”诉求:对“文革”极端政治的灾难性叙述;城市经济文明带来的人的道德失范;民族文化之“根”的认同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论新时期文学疯癫形象类型及其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文学中出现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疯癫人物形象;他们基本上可以分为先天痴呆型、政治迫害奴役型、性压抑疯狂型以及佯狂型等四种类别。疯癫者具有自恋与自弃的精神病象、夸张而偏执的行为特征、变形而幻化的心理世界等共同特质;他们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疯癫形象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上独特而普遍的现象.在米歇尔·福柯审美决定论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李尔王>中李尔从国王走向疯癫最终死亡的过程.李尔身份的变化体现了莎士比亚及很多作家在文艺复兴时期,通过疯癫和愚蠢来寻求理性和真理,从而使社会在文学里达到了内在的和谐与统一.疯癫的审美是文艺复兴时期美学独特的向度,而疯癫美学的建立却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疯癫”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在这一阶段被频繁地引入。在所有的疯癫形象里,尤以农民、知识分子和女性三类最为突出。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导致疯癫的原因和症状,然而细加考量,会发现现代文学中描写的疯癫是有着相似近乎相同的精神所指的。在疯癫的外表下,疯癫形象担负着反映社会现实、揭示封建黑暗势力的重任,是时代觉醒的先驱。这些疯癫既传承着传统文化,而又因为时代的不同,散发着它特有的艺术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1996年法国电影《第八日》是以一个都市“文明人”与“疯癫者”的关系作为影片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这部影片的分析,提醒人们以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所谓的“疯癫”与“文明”,即疯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与文明并非绝对对立,是一个判断标准问题。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佐治与夏理由最初的陌生到后来的相知,表现了导演及所有人共同的渴望:爱与沟通。  相似文献   

9.
《耻辱》是拉什迪早期作品之一。小说中,比尔吉斯(Bilquis)的疯癫几乎贯穿全书,是小说的重要线索之一。本文尝试用福柯的疯癫理论对小说中比尔吉斯的疯癫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拉什迪对伊斯兰教文明的批判和他的后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0.
<耻辱>是拉什迪早期作品之一.小说中,比尔吉斯(Bilquis)的疯癫几乎贯穿全书,是小说的重要线索之一.本文尝试用福柯的疯癫理论对小说中比尔吉斯的疯癫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拉什迪对伊斯兰教文明的批判和他的后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疯癫的争论由来已久,许多作家通过笔下塑造的疯癫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疯癫的认知。通俗小说家金庸借小说中众多性格各异、内涵丰富的疯癫形象,展现了对疯癫的认识。金庸小说中的疯癫形象有着深厚的文学史价值.可以从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三个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疯癫、肉体和真理是福柯毕生关注的对象,是其权力话语理论的重要载体。正是透过对三者的分析和解构,福柯证明了知识话语与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权力话语通过知识话语获得践行的权威,同时,知识话语也借助权力话语的权威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疯"不单单是作为一种生理缺陷在人身存在的,在文学作品中,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影射出现的。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疯狂往往影射的是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不可理喻。"自我放逐"这一疯癫行为影射的就是社会的荒诞。  相似文献   

14.
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将疯癫学术化、艺术化、哲学化,指出任何形式的疯癫都是文明的产物,并对西方世界一贯坚持的理性提出质疑,让人反思理性、正视非理性的存在.以《疯癫与文明》中疯癫与文明的关系为视角,结合中国社会的封建文明,解读鲁迅小说中三个经典的疯癫人物——《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并证明这一解读视角的可行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福柯描述“疯癫”人自我体验自由的疯癫历史的过程为出发点,揭示了疯癫人对自由的诉求以及生命本真的追逐,进而阐述了福柯依托本我与社会抗争的真实写照,得出疯癫在理性的驱逐下最终失声乃至边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对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疯癫形象进行了归类分析,并对疯癫者的审美价值进行了阐释.在作者看来,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疯癫形象体现了导演对当下人类处境的一种独特认知,一种对过度理性的不信任和对非理性的接受.  相似文献   

17.
平原 《文教资料》2020,(7):43-44,68
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用考古学研究方法追溯疯癫和理性的历史.从“愚人船”到精神病医院,福柯将中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的疯癫史,用纪实方式展示给读者.看似是一部历史学著作,但包含深层的对于人性、道德和伦理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道德?什么是本质意义上的理性?所谓的疯癫(非理性),最后真的能够从人类文明社会中彻底消除吗?福柯探讨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以及对理性主体的塑造和重构,通过对人类历史上疯癫的再现和理性主体对疯癫态度转变的揭示,彰显其对社会、人性的深层探究.  相似文献   

18.
霍桑的《红字》通过描写一桩通奸罪行以及当时社会的法律条规、心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对肇事者的惩罚.折射出了清教主义戒律的严苛和其泯灭人性之嫌。爱与恨徘徊在理性和道德的边缘:罪与罚考验着人们内心的善良与邪恶。而他们的身份以及洗刷罪恶的过程更是对禁欲主义的讽刺以及对理性的反诘。爱和自由的天性被严苛的文明捧斥到疯癫的边缘,在荒蛮的文明中。海斯特用自己的病态语言和智慧诠释着疯癫。  相似文献   

19.
"疯癫"与"文明"的对立、冲突与转化,是<狂人日记>更深广的思想视阈;由此,<狂人日记>的意义越过了其文本边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邃的历史寓言,并且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式的现代性生成的原型文本,揭示了导致中国艰难曲折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谱系学”和“考古学”是福柯思想的两大重点,在《疯癫与文明》中已现端倪。本文以“谱系学”和“考古学”的视角来解读他的早期作品《疯癫与文明》,以期探寻其思想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