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作者电影“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法国新浪潮的"作者电影",追求的是电影艺术和创新,要求导演忝为影片的中心."作者电影"也称为"作家电影",和作为批评理论的作者论有相同之处.中国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身体力行地倡导了"作者电影",尽管有缺陷,但作为电影艺术的追求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电影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同类电影推荐:中国内地:《80后》《青春期》中国香港:《B420》《早熟》中国台湾:《盛夏光年》《翻滚吧!阿信》中国的青春电影有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第六代导演王小帅、贾樟柯、路学长、娄烨等电影中的青春,都带有导演童年的经历——强烈的"伤痕文学"式反思;而港台地区导演侯孝贤、朱延平、杨德昌,以及钮承泽、林育贤、彭浩翔、黄真真等,则更多把视角放在了青春期成长的心路历程。演员夏雨的成长跟着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被推向舞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毛主席的雕像"、"欢迎柬埔寨元首"、"冒充朝鲜大使"等呈现着那个符号化的时代,夏雨饰演的马小军是那个时代压抑的个体,他像阿Q在丢弃象征知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20,(2):83-91
中国第四代导演作为电影史上承前启后的代际群体,其作品有着重要的研讨价值。电影采用的叙事内聚焦所延展的第一人称自述、"自传式"叙述、"他者"叙述与多重内聚焦叙述四种方式体现了导演将观影视点的限制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完成电影中人物个体情感的抒发。这种限制功能将导演与观众置身于更有效的沟通场域,叙事语言的变化指涉了1980年代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转向。  相似文献   

4.
活页填字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11,(1):F0002-F0002,27
横向 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处女作。 二袁和平导演,赵文卓、周杰伦、周迅主演的动作电影。  相似文献   

5.
有感于谢晋的去世.写下这一让人痛心疾首的题目.   上影女导演黄蜀芹说"谢晋导演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6.
贾樟柯和顾长卫的电影均属于小城电影的范畴,他们把电影共同的叙事背景放在了小城。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的电影以表现小人物的命运为主题,选取中国内陆小城作为叙事背景,达到了用电影记忆历史、关注个体生命的目的。顾长卫则是由"中国第一摄影师"而转型为导演的,他以一颗悲悯之心把七八十年代的小城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抗争或屈服呈现给观众。他们的电影在镜头的调度上很有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必要,两位导演大量使用了长镜头,使影片的表达效果更为真实,表现内容也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霍建起是中国电影导演群体中比较独特的一位,他的电影既继承了第五代导演深沉含蓄的美学特征,又兼具第六代导演求新求变的创作特色,在中国电影导演界可谓独树一帜。文章通过分析他的几部影片,总结他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8.
台湾电影导演侯孝贤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台湾电影中流砥柱的侯孝贤,是一位非常具有个性风格的导演。他导演的电影体现了对社会人生的真诚质朴的关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种恬淡、自然、达观的诗意意境。其导演的艺术风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题材内容的庶民文化特质、拍摄观念的自由与执念、艺术效果的"冰山"与"火炉"。侯孝贤奠定了台湾新电影的基本风貌,他的导演艺术风格,是其外道内儒人文情怀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9.
贝奥武夫     
《贝奥武夫》根据最古老的英语诗歌改编,由罗伯特·赞米基斯(《阿甘正传》的导演)执导。但不管这个故事身世有多显赫,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是"动作捕捉"技术。大家千万不要被逼真的画面欺骗——这不是真人电影,而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动画片!下面我们请来为本片写剧本的两位作者谈谈制作这部电影的幕后花絮。  相似文献   

10.
台湾电影导演李安的电影在商业娱乐包装下延伸出较浓厚的文化蕴味,特别是其导演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期待.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电影来说,第五代导演正在越过他们创作的高峰,第六代导演不得不采取与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妥协的姿态,后殖民语境的批评紧守着民族保护主义的立场,好莱坞电影作为强势文化更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之后期待着大举入侵.而在电影市场上,电影票房急遽跌落,电影产量大幅度下降,电影信誉更是出现严重的危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电影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问题.而对如此内外交困的处境,电影人还是缺少一种猛醒的意识,缺少紧迫感和振奋精神.一些更年轻的导演适时地提出"新主流电影"的口号,但似乎还没有更具说服力的作品来为中国电影的重新崛起开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导向与新中国电影的传统教育分属于不同的价值导向,这令当前中国导演的创作有些无所适从。中国电影圈中的大腕级导演张艺谋在当前电影创作中的表现,折射了当前中国电影导演的创作处境,他的《金陵十三钗》游走于商业与艺术之间,尽管商业性与艺术性并非水火不相容,但电影却未提供一种有效的创作经验,观众从电影中找不到导演的艺术立场。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女性在男权中心的社会中遭遇"话语霸权".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后殖民文化"的提出,提醒人们关注西方的"文化霸权"和东方文化后殖民化的"受虐"."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是性别问题与民族问题在不经意之间所产生的异质同构的关系.本文以中国女性导演和中国电影作为平行切入点,既审视既往中国电影和文化中的性别书写,也关注中国电影的文化走向,认为处于双重焦虑下的中国女性与中国电影应主动走出"目光的樊篱",使女性拥有话语的权力、中国电影重新书写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现代电影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现代电影创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丰富并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第二,第五代导演的影像本体美学在中国影坛独辟蹊径,是对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的一次重大革新;第三,第五代导演的影像语言融写实与写意、再现与表现为一体,画面构图、光影、色彩,以及镜头运用等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第四,在形象塑造上,第五代导演普遍经历了从写意到写人、从意象营造到人物刻画的转变过程,创造了一系列意蕴丰富的艺术意象和成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被称为电影的"第二语言"。在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音乐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个性化的释放。在"大片"、"大制作"电影强势争夺观众的背景下,《我的父亲母亲》与《山楂树之恋》作为小成本电影以另一种风格、另一种方式感染和感动着观众。其音乐创作注重"中国元素"特别是中国民间元素、民族元素、原生态元素的创造性运用,传统而不老套,朴素之中又透出清新,成为电影整体结构中鲜活而独特的魅力元素。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伦理道德、父亲形象以及文化使命感三个方面对李行导演与李安导演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并且结合具体电影文本,对两位导演的导演风格和美学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他们为什么相隔几代却同是电影儒者,在影片中都强调伦理道德问题;"父亲形象"出现在他们两人的影片中是否有不同作用;两位导演都肩负着文化使命感,他们的文化传承侧重点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在传承中国文化时侧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雪花秘扇》是美籍华裔导演王颖进行跨界文化生产的又一次尝试,电影的跨界性不仅表现在投资、宣传、制作等外在环节,也表现在电影内在叙事的跨性别、跨国族、跨阶层尝试。通过讲述一个有关中国、女性和同性恋的故事,王颖表征了一个置身西方主流电影场域中的华裔导演,如何通过一种边缘性的创作,完成对西方主流文化的潜在抵抗。然而一个完全差异性的"他者中国"的建构,于不期然间却迎合了西方的东方主义想象。《雪花秘扇》最终反映了试图出入中西的诸多华裔导演在跨界文化生产中的身份困境。  相似文献   

18.
在好莱坞电影几乎独占电影市场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慢慢在国际上获得了一些认可。张艺谋,作为中国的"第五代导演",执导的电影以满满的乡土情味著称,尤其是其早期的电影——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到《秋菊打官司》,这些电影使他斩获多项国际大奖,成为国际知名导演。本文通过对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分析,探讨该电影与东方主义的关系,通过对其中一些元素的解读,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张艺谋的电影引起国际关注,获得好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一直遵循"影以载道"的艺术原则,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起到了凝聚力、向心力作用,而作为个体生命意识在中国电影中长期处于边缘和失语的境遇。时代发展到今天,个体生命意识越发成为当代导演观照的对象,叙述个体的、边缘的、"小人物"命运的电影作品层出不穷。从个体生命意识视角对当代中国电影进行巡览,试图就当代电影构建过程中对个体生命意识的观照进行梳理,阐述个体生命意识在当代中国电影建构中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影》是张艺谋对自己电影风格的一次颠覆和超越。电影用水墨色彩呈现出传统中国国画恬淡冷峻、写意抒怀的风格,"中国故事"完成了一次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表达"。全片用古典悲剧的风格对古代王权进行新的探讨,实现了导演个人历史思考的完整表达。虽然《影》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无论是对张艺谋本人还是对中国电影,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