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是牛津大学第一任汉学教授(1815-1897)。他执教期间撰写的《〈离骚〉及其作者》一文是《离骚》英译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后继译介者影响很大。通过历史考察与文本分析,发现他对《离骚》本身评价不高,出于教学需要才对其加以译介。他主要采用了评介、翻译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译介策略。译文虽有少许误译之处,但在研究的深度与迻译的准确性方面,都已经达到当时西方汉学界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归化和异化是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常采用的两种翻译策略。《礼记》包含了很多蕴涵中国神秘文化的词语。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在翻译这一中国典籍的时候,一般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将中国的超自然文化融入到西方的圣经文化中。在这一过程中,理雅各始终把《圣经》的地位放在第一位,而当《礼记》中出现的中国神秘文化在《圣经》中没有记载时,理雅各则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以便划清中国神秘文化和基督教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谭蓉蓉 《考试周刊》2011,(22):32-33
本文在回顾经典儒家著作《论语》英译史的基础上,结合李天辰教授提出的《论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分析和比较了具有代表性的理雅各、庞德和辜鸿铭三人的英译本,希望能对《论语》的英译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英译《诗经》的翻译家中,英国的理雅各、阿瑟·韦利和美国的埃兹拉·庞德都是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从《诗经》的首篇《关雎》为切入点,从叠词、韵律和意象三个方面比较他们翻译的理念和风格,展示三者各自翻译的特色、译作之魅力。他们译诗的理念不同,风格迥异,但都技巧娴熟,各有千秋。正是其翻译的差异性以互补的形式丰富了《诗经》的英译,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构成了西方读者所认知的《诗经》。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被译成多种语言。《诗经》的英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理雅各是系统英译《诗经》的第一人。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以理雅各的《礼记》英译本为例,分析了语义翻译策略在其译本中的具体运用,并指出此译法能很好地保留原文的形式、内容以及风格韵味。同时,为避免因过度忠实原文形式而造成误译,文章还探讨了如何正确适用语义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国古代经典的译者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而孔子的思想亦即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因此《论语》的翻译工作,对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以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英译本为参照蓝本,探索困境所在并提出异化翻译策略优势,旨在为更准确的翻译《论语》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8.
理雅各和韦利是19世纪和20世纪英国汉学界的阶段性代表人物,标志着英国“传教士汉学”向“专业汉学”的历史过渡。从翻译生态伦理的综观视角,细读两位汉学家的《道德经》译本,主动把握传播中国文化的诠释权与话语权,实现典籍英译研究历史性与现代性的交互嬗变,在弥散性与散点式的翻译生态链中,促成“译者—译境—译文”的融合迭新,在新文科背景下合理拓展《道德经》英译的研究边界。  相似文献   

9.
以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为中心,梳理了译者通过其翻译活动阐释中国核心的哲学思想。理雅各的翻译活动推动了中西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包容与融合。他的译本也成为19世纪中西对话的重要媒介,为西方社会理性、客观、科学地看待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架通了桥梁。通过研究《论语》英译有助于中国文化典籍的传播,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话语竞争力,反推西方汉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态度,寻求中外译者的协同交流。  相似文献   

10.
理雅各《易传》的英译体现了其经传分译的原则,体现了其独特的易学思想,在翻译《易传》时,理雅各采用合儒的翻译策略,寻找基督教与儒家的相似之处,采取思想对思想的方法,力求翻译原文的本意。  相似文献   

11.
邓媛 《现代英语》2021,(7):48-50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论则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根据模因论文本运用图式,包括概念词和典故在内的源语模因库准备是理译本模因传播的首要环节,而译本一经完成并发行,姓名模因和"仁"模因便经历了第二阶段——目的语中的模因传播.在该理论指导下分析《论语》的理译本,为今后模因文化的研究和拓展提供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12.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孝文化典籍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理雅各英译本《孝经》作为中华孝文化典籍英译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译本。文章拟从生态翻译学中的不同视角来深入剖析理雅各《孝经》,这在孝文化典籍《孝经》英译研究中至今尚属首次,希望能为《孝经》以及孝文化典籍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从互文性角度来探讨儒家经典英译的两个问题。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通过对互文性及其所指涉的翻译过程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儒家经典英译应由中国译者完成;儒家经典英译应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理雅各的《孟子》英译本被奉为标准版本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包含或涉及了相当丰富的副文本内容,这也是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的一大特色。在译本数次修订再版过程中,其副文本也随之变化和发展。这些副文本能提供原文背景知识,构建作者身份,反映译者翻译思想,有助于学者进行研究,起到了丰富正文本、引导读者、推动异质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由简要介绍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原文入手,点明这部纪实性巨著的多重价值,然后概括提到并比较了目前它的各种注译本,以此引出了西方学术界提到和使用最多的理雅各译本,接着援引具体例子,从值得关注的长篇序言、忠实严谨的正文翻译和详尽深入的评论注释三个方面分析了理雅各译本的鲜明特点,同时探讨了译本存在的两个问题,最后总结理雅各译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集。以译笔“忠实”著称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系统译介“四书五经”开创了汉学研究新纪元,所译《尚书》在追求准确传达意义的同时,也力求保证风格的再现。本文从语气的描摹、意境的再现、情感的移植以及形象的保存等四个方面,配以具体译例,论证了理雅各《尚书》译本文学风格的再现,希望能给我国的典籍翻译工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纽马克为了缩小传统翻译术语的差距,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认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各有优劣,因此他反对一味推崇交际翻译。他认为在很多情况下语义翻译仍然是适用和必要的。从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来看,理雅各的语义翻译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保留原作的形式、内容、特色和韵味。  相似文献   

18.
姚霞 《文教资料》2020,(1):52-54
"译者行为"作为新兴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一个关键要素,在翻译行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作为研究翻译规律和译者默认翻译策略及翻译评估等方面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文旨在通过国学经典的一个具体文本分析译者行为,通过分析比较两个译本寻求更加灵活、客观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典籍英译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本内涵的掌握程度不同,直接影响了译文的呈现,造成了译本的多样性。本文对理雅各和陈荣捷的《中庸》节选译本提出批评与鉴赏。  相似文献   

20.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以通俗小说的形式演绎儒家经典,在对四书人物的解读中阐发作者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思考。本文通过小说人物与四书人物的对比,细致分析了作者借由小说传达出的儒家新思想,并由此阐述小说对儒家经典的阐释和解读。小说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儒家人物和儒家思想,这无疑是明代中后期重述儒家经典思潮在小说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