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在其小说中巧妙地把男权社会的文化暴力和女性所承受的现实压力融汇,结合时代特征,借"绣花鞋"这蕴含着传统文化魅力的意象,深入女性的潜意识,挖掘女性对身体、性欲和爱情的原始渴望,精准地解读出不同阶层各种女性隐秘、真实的心声,展现父权社会下女子心灵的焦躁、性格的扭曲以及命运的悲凄。  相似文献   

2.
意象创造是张爱玲小说中惯用的艺术手法,花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用花来衬托女主角生存的环境,花成为女主角命运的象征符号。张爱玲的小说把花与女子命运相联系,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来阐释花与女子命运的关系,花的意象有了更加广阔的所指和更深层次的拓展,张爱玲创作的花意象是对古代花意象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复的意象是张爱玲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张爱玲小说中包含隐喻、象征等深层意蕴的意象,在主题及情节上具有凝聚作品的精神意义、贯穿叙事结构的功能;充满对人物命运、情绪等的象征暗示的意象则以其本体上特异鲜明的特征,带来对特定的人物思想和人物心理一种持久的辐射和穿透功能;而大量涉及到环境景物的意象的使用,从独特的角度积蓄和保存着作品的情绪内涵和审美意味.鲜明的感观冲击力和暗淡阴郁的格调是张爱玲意象创造上的个人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一位善于运用颜色调和的大师,她的作品中的颜色大都将红、黄、黑、白等进行调和,寻找并且挖掘颜色的不同韵味,触及人生的冷暖变化,让读者在鲜活的感性世界里去品味色彩的玄妙与生动,从而有力地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其笔下的意象附着上明艳的色彩,她人生的底色永远是苍凉。撷取张爱玲小说中红、白、蓝、黄四彩意象进行诠释,探寻她构筑文字的技巧,解读意象背后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世界别致新颖 ,异彩纷呈 ,不落窠臼 ,她以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把对象陌生化 ,借意象包括视觉意象、触觉意象、听觉意象、联觉意象以及种种隐喻和象征等把读者带进审美理想的化境 ,使她的小说文本透出难以抵御的意象魅力。张爱玲的别具一格与其独特的创作文本对后世具有永远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小说“意象化”客观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在西方现代小说家笔下只是诸多叙事技巧中的一种,不一定成为小说中的主要叙事方式,但在张爱玲手中意象则成为最重要的叙事方式。张爱玲的“意象化”客观叙事是一种既能继承中外文学传统,又能满足现代读者阅读习惯的叙事方式。从叙事角度考察张爱玲小说意象兼顾了意象意义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从“意象化”客观叙事带来的形式美进行剖析,由此把握张爱玲小说的文体风格及其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叙写男女争战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无爱的世界,其中隐含着来自没落之家的失落感、幻灭感和乱世的悲凉感。这些故事的讲述和人生感悟的传达,繁复众多的意象起到重要作用。意象并非散乱分布于各作之中,同类意象在单篇或多篇作品中反复出现,达成某种关联,形成两大意象群落,即女性意象群落和男性意象群落。男性意象群落中包含太阳意象、"梧桐雨"意象和灯意象。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善于将各种自然意象、社会意象融入到小说标题中,赋予这些意象独特的主观感受,表现自己对生命意义的体悟。张爱玲小说标题的意象,高度凝练,隽永深刻,具有哲理性、象征性、求解性、多义性,以及现代主义的荒诞性。意象的成功运用为张爱玲小说悲剧性主题的表达提供了物质基础,奠定了苍凉黯淡的基调。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第一次把张爱玲请进了文学史,并予以了高度评价:“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张爱玲以其文学、绘画、音乐、历史等多方面的才华,进行了小说创作中意象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笫一次把张爱玲请进了文学史,并予以了高度评价:"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张爱玲以其文学、绘画、音乐、历史等多方面的才华,进行了小说创作中意象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意象叙事"不是指叙事作品出现了意象描写,而是指意象成为叙事活动的一部分,起着绾合、转折、推波助澜、导向结局、制造某种情境、暗示某种意义的叙事作用,推动了叙事发展。张爱玲的创作中存在着极为典型的意象叙事,表现为三种类型:意象中藏着故事、在叙事中加入意象、用意象笼罩全篇。并针对"意象的客观化叙事"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意象叙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包含着评价的叙事活动。  相似文献   

13.
金振胜 《天中学刊》2005,20(3):95-96
意象艺术是张爱玲小说有别于传统通俗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突出标志.她通过象征性意象、变形意象、逆向的都市意象以及月亮、镜子等意象的运用,不但营造了具有生动性和画面感的感性世界,而且加强了作品的寓意,传达了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被抹上了“荒凉”底色、背后时刻感受着“惘惘的威胁”的那样一种月光的意象,构成了张爱玲作品“恐怖的月光”的“传奇”,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这不仅源于她童年情绪中不幸的情感体验,也是她在港战中对人生的悲凉体验,其后有许多作家受到她的影响,月光的传奇仍在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15.
上海是现代小说中最为常见的空间场域,“上海书写”则是构成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书写上海的众多作家中,张爱玲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张爱玲出生、成长于上海,对海派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并用文学创作丰富和发展了海派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意象有着不同的呈现,包括作为现代都市的上海意象、作为殖民地的上海意象、作为传统城市的上海意象。张爱玲小说中的海派文化既有多元融合的文化格局、细腻精致的生活态度,也有苍凉颓废的精神世界,而海派小说、生平经历以及沦陷区政治环境则是张爱玲小说上海意象与海派文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意象研究是张爱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着重写了青藤、电车、墙、帘帐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通过分析这四个意象的象征性,得出张爱玲的生命悲剧意识,以及她作品中人物的荒凉、沧桑、凄惨和心灵被扭曲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是上海“弧岛”时期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讲究语言和技巧,从她的字中,你可以触摸到颜色、气味、声音,乃至人的肮脏与夫奈。“意象”是她惯用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意象世界使她的小说具有了多义性,也充满了艺术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张爱玲在对中国传统月亮意象继承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月亮形象,特别是蓝月亮、残月及满月意象。诡异不详的蓝月亮、残月和太阳般的月亮意象展现了月亮诡异的一面,起到了反映人物心理、预示人的命运、营造悲凉境界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青 《现代语文》2006,(6):70-72
鸦片战争的炮火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香港割让,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而上海作为开埠通商的口岸之一,也向西方敞开了门户。西方列强在掠夺中国的同时,也把西方明如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制度和价值观移植到上海和香港等城市,加快了其都市化与现代化进程,都市学也随之发展起来。成名于四十年代的张爱玲以她传奇般的经历与写作让我们难以忘记。她1920年出生于上海,父母婚姻的变故让她早熟,十二岁就在校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1939年入香港大学学习,只差一个学期就可以毕业时,香港战争爆发,当她回到上海,她的城市也被日军占领。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张爱玲灵感涌动,短短两年,发表了十几个短篇和无数的散,一夜成名。她对城市生活的熟悉以及在香港生活的经历让她把视线投向了沪港都市生活,以她独有的视角为我们诉说了一个个苍凉的故事,低沉如咿呀的胡琴。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小说的镜子意象常出现在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有的具有真与幻,虚与实交融叠化的特点,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情结:有道家“齐物”思想的影响,有《红楼梦》迷幻风格的影响,也反映出虚无迷渺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