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楼梦》中有多个丧葬描写的个案,通过对这些个案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其中对死亡称呼的不同,丧葬仪式的具体过程以及它在丧葬的情节叙述意义、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丧葬描写中人物的塑造以及丧葬氛围和意象设置等方面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瑶 《中国教师》2009,(Z2):29-30
电视剧《潜伏》的语言独具特色: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台词,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谍战剧紧张的氛围,舒缓了情节节奏,推动了情节发展;个性化的语言切合人物性格特点,增强了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同时还运用了很多新鲜生动的修辞。独具特色的语言也是该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于谈笑间深刻揭示了人物的荒诞性。作品通过其幽默的特色语言,讽刺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军队制度、价值观等。透过作者对人物、心理、情节、氛围等方面的描写,读者不仅清晰地了解当时的美国文化及社会问题,同时也从语言特色的角度领略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从莎士比亚第一部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剧情入手,着重分析《威尼斯商人》的艺术特色,主要从语言诙谐幽默,描写淋漓尽致;脉络清晰,紧扣主题;情节离奇,设伏严谨;典型人物描写与典型事件描写结合等四个方面探索它的艺术特色,并分析了《威尼斯商人》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艺术价值,以及所带给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已经能注意到情节、人物和环境的安排,但在叙述时易犯语言干瘪、抽象的毛病,影响了主题的表达。我以为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精描细写、渲染铺叙,化抽象于具体,变干瘪为丰满。 主要描写方法有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对人物的直接描写和起烘托渲染作用的环境描写。如能恰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不仅会生动传神地表现情节、刻画人物,而且也会增强文章的吸引  相似文献   

6.
马克·吐温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幽默大师,在其撰写《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部长篇小说时,便利用了幽默的手法,对书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并使其成为了文学界知名的形象。而小说中描写的社会现象,则将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进行了一次场景的再现。纵观整部小说,无一处不是在用幽默手段进行书写。对此,本文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研究点,通过对其语言、情节与人物行为的分析,来解读这一世界著名文豪的幽默性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周乐 《辽宁教育》2013,(2):94-96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童庆炳先生在其《文学理论》一书中,阐述小说的基本特征为“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显然,解读一篇小说应该重点关注的是人物、情节与环境。  相似文献   

8.
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从情节、人物、环境三方面看《左传》的叙事特点。其叙事情节曲折、变化莫测,人物语言个性化,环境描写与叙事的谐调周密直接深刻的影响了后世小说。  相似文献   

9.
写于1946年的《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严肃而耐人寻味的讽刺小说,无论是人物的描写、故事情节的发展、细节的刻画还是语言等都充满了讽刺艺术的魅力。基于此,将以《围城》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就其精雕细琢的情节发展和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描写上,探讨讽刺艺术所蕴含的诙谐与幽默。  相似文献   

10.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是美国文学史中最优秀的幽默作品之一,在马克·吐温的创作生涯和美国文学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精彩的框架式叙述结构、精当的细节描写与幽默的语言风格及隐藏作者与小说背后的潜藏文本三个方面对作品的叙述艺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更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代表。它虽然是一部悲剧小说,但其中不乏幽默的人物和幽默的情节。其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章,就体现出了浓厚的幽默氛围。本文以刘姥姥为例,探析《红楼梦》中幽默艺术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酷哥潘诺     
《酷哥潘诺》选自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上海九久读书人联合引进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青少版"丛书。这个故事发表时,不但深受孩子们喜爱,也广受成人们的欢迎。改写后的中文译本情节简洁明朗,语言生动活泼,整体风格也更"接地气"。而且我们不只是能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还可以从中习得语言,学习如何塑造人物、描写场景、叙述情节哦。  相似文献   

13.
《围城》的语言艺术深得世人称赏,其语言魅力与其运用各类辞格有密切关系,在各类辞格中,又以获得"钱氏比喻"美誉的比喻辞格成就最为突出。"钱氏比喻"参与《围城》的环境描写主要表现在整体环境描写和较具代表性的场景的环境描写两个层面,这些比喻中都有一些独到的手法。"钱氏比喻"的主要作用:一是使景物具象化,二是形成文化嘲讽意味的幽默,三是形成滑稽的地域特色,四是体现环境隐喻化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的成名作《卡县名蛙》有着独特的叙事魅力。首先,小说的叙述视角与叙述者的关系很独特。从表面看,小说叙述者似乎经历了两次转换,其实这是作者转换叙述视角的一种策略。其次小说结构的层次感很强。叙述层次与故事层次相互交错,形成了作品的复合型结构。再次,作家通过运用幽默化叙事,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与语言表述三个层面,营造了层层交叠的幽默氛围。  相似文献   

15.
俞晓红 《学语文》2021,(2):7-11
《红楼梦》语言鉴赏当从描写语言、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等诸多层面进行。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语言鉴赏,宜结合重要故事情节的行进同步开展;面对表现人物性格比较重要的情节画面,可以借助对版本异文的比较,深入思考探究人物语言的合理性。语感与语理的结合,会促进语言鉴赏能力的获得,提高效度。  相似文献   

16.
李芳芳 《考试周刊》2015,(15):81-82
《查理成长日记》是一部以家庭为题材的情景喜剧。该电视剧情节轻松简单,贴近生活,语言幽默,非常受中国学生欢迎,也特别适合作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素材。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特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语用学最基本的原则——合作原则,对该剧中的幽默语言进行深层结构分析,希望对语言学习、幽默语言研究和实际交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弗兰克.奥康纳的短篇小说《我的俄狄浦斯情节》从儿童的天真视角细腻地描写了一个恋母情节的故事,其风格幽默诙谐。然而读者不难从中发现战争阴影下小说幽默背后的辛酸。奥康纳采用了不可靠叙述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拉远了"隐含作者"与叙述者的距离,延伸了读者的阅读快感,其独特的叙述技巧赋予了小说经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郑奕 《培训与研究》2006,23(1):19-21
巧妙营造艺术氛围是爱伦·坡小说的一大特色。本文从象征物的精心选择、背景的渲染和烘托、第一人称的叙述模式、大胆奇特的情节、神秘主义色彩、细节的描写等方面分析了《厄舍府之倒塌》在营造氛围上的独到之处,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爱伦·坡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阅读提出要求:"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其重点又是语言描写。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奥秘,是迈向写作成功的一小步。《羚羊木雕》一文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富有表现力。"说"得精彩,是一篇很好的写作范例。教  相似文献   

20.
具体教法:一、阅读,理清情节线索;二、讨论,掌握写作方法:第一组《阿Q正传》——心理描写,第二组《虎吼雷鸣马萧萧》——景物描写,第三组《失街亭》——情态描写,第四组《守财奴》语言和动作描写,第五组《泼留希金》——环境和肖像描写;三、练习,分析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