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迪青 《语文知识》2010,(4):100-101
陈映真是台湾著名的作家,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分子的形象,有早期塑造的沉溺于自我情绪的年轻知识分子,也有具有反思意识的知识分子,还有闪耀理想之光的革命知识分子。从不同时期、不同形象的塑造上我们可以看出,陈映真寻找台湾社会文化认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的所有作品都饱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浓乡愁,从早期作品中表现出的对故乡人、事的怀念,到赴美留学期间创作的“纽约客”系列小说中对处于异质文化笼罩下的华人内心文化冲突的关照,再到《台北人》中对故园的眷念,对传统文化式微的惋惜,到现在对重现昆曲繁荣的热衷,文化乡愁一直伴随着他的生命旅程。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作品中的乡愁不仅是一种故园之恋,更是一种"文化乡愁"。独特的生平经历与性格气质使文化成为白先勇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殷切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美学观念与表现手法的借鉴使白先勇的作品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的厚重。  相似文献   

4.
白先勇小说的成功,归功于作家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他以语言的丑陋和颓废之美、舒缓的文风、错综的语体美、人物语言高度的个性化,再现了被历史遗弃和赶下宝座的天潢贵胄及其不肖子孙的式微命运。他的文学语言,契刻着浓厚的文化乡愁,给人以强烈的历史兴衰感和人事沧桑感,使读者深深体味到人物命运的多舛,以直取人生真味。他以文学语言为魔棒创作的精品小说,赢得了读者的赞誉,在整个华语文学圈,白先勇小说的语言具有经典性质。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尹雪艳》是台湾现代派小说代表作家白先勇的典型作品之一,也是其系列小说《台北人》的开篇之作。作用讽刺的、象征的、近似戏谑的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尹雪艳和她身边的“台北人”的形象描写。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社会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和急剧变化的世态群像。作在对人间沧桑,世事无常,历史兴亡的感喟中。表达的是虚无主义、宿命论和不可知论的悲伤主义情绪,以及面对“传统化失落”而徒唤奈何的“化乡愁”。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小说植根美国南方地域文化,其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本质上是基督教人道主义,在超越乡土的同时也带有地域文化的局限性。白先勇受福克纳作品中“基督精神”的影响,但他一方面将基督精神和佛教教义融于一体,另一方面又集中西文学影响于一身,中西因素的化合使其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呈现中西合璧的色彩,表现出博采众家,“六经注我”的巨大文学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7.
1977年台湾爆发“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派”大获全胜。但是,“乡土派”在论战中的胜利并未使这一文学流派得以发展,相反,论战之后“乡土文学”风流云散,乡土文学的作家直接或间接地相继转入符合各自利益立场的政治叙述——“统-独”论述众说纷纭。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映真坚持“乡土文学”论战所找回的台湾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策略性地避开政治权力的压制,逐步转入政治小说的创作,寻找国家统一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白先勇塑造了一批被放逐的边缘人形象,他们有的被现实所抛弃,有的却是主动疏离了现实.在白的笔下描绘的都是无爱婚姻或是无爱家庭,以及主人公远赴他乡文化身份得不到认同的生存困境.而其小说叙述的基本情节就是追忆逝去的美,不断追寻而不得使小说透出浓重的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9.
陈映真是当代台湾文坛知名作家,其文学创作在海内外华文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其文学创作的评论也很多。本文通过对陈映真文学创作的相关评论进行考察分析,从小说题材、内涵、艺术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中值得借鉴的一些经验,还存在的问题以及仍然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派的创作身份步入文坛的白先勇,在小说创作中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表现形式和技巧,并运用十分娴熟的手法在借用过程中迅速将它转化为自我的风格,表现出对故土家园的追忆以及建立在忧患与乡愁意识上的悲悯感伤情怀.而这些特点,与他的文化背景、自身的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取向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抒写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白先勇将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相结合,把特定年代中国人的种种悲欢离合之情升华到文化的高度进行审美观照,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使当代中国文学拥有了一个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魅力即在于作品语言的无限度的张力。白先勇作品的艺术魅力也得益于小说语言雅俗化与简练化的张力之美。  相似文献   

13.
陈映真的作品经常出现情节背离主题的现象,以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很难对此进行有效的解释。这与陈映真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文章采用精神分析方法对陈映真创作时的无意识心理、作品中人物的性变态的异常行为进行探索,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放逐是白先勇小说的主题,亲情的丧失与放逐、文化家园的丧失与放逐、海外漂泊与自我放逐是白先勇小说放逐主题的三重奏。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台湾近现代文坛上极具个性的作家,陈映真的作品常出现情节脱离现实主题的现象,在台湾社会对于社会历史的批评采取零容忍态度的背景下,《一绿色之候鸟》就成为了最有效的解释,同时也造就了最难解读的作品.作品借用寓言的形式,凸显希求与绝望中挣扎的人物形象.文章通过精神分析法对国民党统治下的知识分子精神与人格状态进行探索,发掘缺少主体性的变态生活,寻求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映真作为台湾乡土文学的主将,构建了完整而系统的乡土文学理论体系。他认为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主张文学为人生服务,文学要明确其“人间性”品格,并指出台湾文学具有鲜明的中国属性。陈映真的乡土文学观对于指导乡土文学的正确健康发展,对于台湾社会的思想文化及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纵观白先勇先生的小说,我们发现沉沦意识如一根红线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这种沉沦意识,既具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原发情境。郁达夫的小说《沉沦》轰动当时,波及后世,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某种参照的可能。白先勇的小说中,无论是情感的呈现、心理的刻画,还是行为的展示中,都带有了浓郁  相似文献   

18.
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加略人犹大的故事》,在与《圣经》"福音书"有关记载达成互文性关联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和改写犹大这一人物的思想、行为和性格、经历,凸显了耶稣十字架救赎所蕴含的反思、批判和扬弃社会政治革命意识形态的宗教意味。  相似文献   

19.
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是中国传统写作理论的精华。传统写作理论功底深厚的白先勇在其小说创作中,成功地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来处理情景关系,塑造人物,营构情节,创造风格,揭示主题。  相似文献   

20.
纵观白先勇先生的小说,我们发现沉沦意识如一根红线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这种沉沦意识,既具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原发情境。郁达夫的小说《沉沦》轰动当时,波及后世,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某种参照的可能。白先勇的小说中,无论是情感的呈现、心理的刻画,还是行为的展示中,都带有了浓郁的沉沦意识。观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落千丈的末路英雄,围城内外的悲剧男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