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分析美国的公开权制度和德国的统一权利模式以及我国人格权制度体系以及法文化传统和现实,总结出植根于英美法文化的公开权不适合中国情的结论,并提出了借鉴德国的统一权利模式对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的意见。本文结合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对我国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方式做出构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自然人死亡后的人格利益保护先前并没有很好的认识,<民法通则>在这方面显得有疏漏.在2001年<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出台后,情况有了一定好转.但依然应认真梳理在这方面的内容,以完善发展人格权.  相似文献   

3.
死者遗存利益是指在自然人死亡之后遗留下来的或者由自然人的具体人格利益在自然人死亡之后转化而来的各种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客观存在,它包括物质性死者遗存利益和精神性死者遗存利益两部分。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美国法采用公开权模式保护人格标识商品化,德国法则采用统一权利模式。我国立法关于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保护相关规定较少,没有明确认可人格权的"利用权"性质及人格权体系中除姓名权、肖像权以外其他权利的财产利益,相关权利保护和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缺陷。应借鉴德国的人格权保护模式,将人格权的商品化归为人格权的范畴保护,侵害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责任方式以财产损害赔偿为主兼采其他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历史关系,通过分析人格权商业利用现象,确立财产权和人格权划分标准,论证标表型人格权具有财产属性的特性,冲破了传统民法理论人格权与财产权截然对立两分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商事人格权与传统民法人格权关系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事人格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法律概念,是商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以商事人格利益为客体,并可转让、继承的一种人格权.它和传统民法人格权同属私法范畴,但两者在主体、客体及范围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死者人格保护规则是通过司法解释确立起来的。死者的人格权得到确认和直接保护,同时死者近亲属因死者人格被侵害所遭受的精神痛苦也受到保护,这也是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在比较法上,对于死者人格既存在直接保护的做法,也存在间接保护的做法,鉴于间接保护理论无法克服的缺陷和直接保护理论的优势,直接保护理论是比较法上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在制定的《人格权法》,应当继承中国司法实践的经验,并吸收比较法上的有益做法,对死者人格保护进行完善的制度设计,对于死者人格权中的精神性部分和财产性部分分别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8.
浅议环境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人格权是环境保护吁求在人格权法中的反映。传统人格权法不利于保护公民的环境利益,民法应当规定环境人格权,确认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并采取传统民事救济手段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保护环境人格权。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法相关司法解释对死者名誉问题的规定与司法实践出现了不一致,学界有人主张保护死者“名誉权”的观点与民法的民事主体理论有冲突,我们认为法律保护死者名誉,并非保护死者的名誉权,而是保护死者在生前就获得的、形成的社会评价,以及由此带来的名誉利益,即死者的近亲属以及社会的利益。侵害死者的名誉,其诉讼主体应为死者的近亲属;侵害行为可能损及社会公共利益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原告身份提起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10.
人格权是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和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格权的保护问题显得日益重要。本文拟就人格权民法保护的几个问题 ,阐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虚拟财产基于注册合同,网络玩家与运营商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适用债权的保护方式。虚拟财产本身作为物,所有权归属于玩家,玩家可以行使物权请求权等物权规则,虚拟财产交易物权行为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我国人格权的沿革入手,阐述了人格权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法律关于人格权的保护及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法律特别是民法应明确人格权的具体内容,对新型人格权加以规范,明确肯定人格权法独立归编以及完善救济制度,以使我国人格保护机制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3.
法人是由法律拟制的重要民事主体 ,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法人不仅具有具体人格权 ,而且具有一般人格权。法人的人格权遭受侵害会导致其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 ,因此 ,法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4.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网络用户享受网络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凝聚了其智慧和体力劳动,具有一定交换价值的新型数字化财产,其实质为储存于网络服务商服务器上的二进制数据信息。网络虚拟财产符合民法意义上的"物"之内涵和特征,大量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的出现需要民事法律的关切和重视并为之提供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议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财产作为网络空间中虚拟社会的产物,产生于网络空间却已蔓延进入真实社会层面,不仅在整个现实社会具有不能忽视的重要地位,而且将成为一类全新的财产类型,从而对传统的民法理论形成实际的冲击.因此,在理论上对虚拟财产的性质及其民法保护对策加以前瞻性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现实财产相比,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具有虚拟性、限制性和稀缺性等特点。目前,法学理论界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主要有债权说、知识产权说、物权说及新型财产权说等多种观点。当前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保护仍存在诸多法律困境,如所有权归属、物权变动模式、归责原则适用及举证责任分配等问题。在立足我国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纠纷司法实践基础上,对其民法保护困境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助推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称的法人主要是指赢利的企业法人.法人的人格权是与法人的财产权相对应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法人的人格权可分为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法人的人格权遭受侵害会对法人产生巨大的、潜在的、持续的甚至致命的影响.因此应从我国法律制度和司法实际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财产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来共同实现对遭受侵害的法人人格权的救济,以全面保护法人的合法权益,制裁不法侵权行为,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保证法人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商品经济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人格的财产性价值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愈加凸现。自然人的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被广泛应用于商事活动中,自然人商事人格权观点的提出引发了的对传统民事人格权制度的挑战。本文基于民商分立立法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制度,试图构建我国的自然人商事人格权规则,以期引发人们对人格权当中经济利益内涵的重视并为人格权的商业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胎儿利益经常受到侵犯,但是我国有关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几乎空白。参照国内外对胎儿利益保护方面的四种立法模式,即承认胎儿具有权利能力的保护主义、总括保护主义、个别保护主义和绝对主义四种立法模式,我国应摒弃绝对主义的立法模式,采用总括的保护主义。在胎儿利益需要保护的情况下,承认胎儿具有权利能力。对于胎儿权利能力的性质认定,采用法定停止条件说。  相似文献   

20.
杨广亮 《教书育人》2009,(11):25-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中小学生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何为权利?民法认为:权利为民事法律规范赋予民事主体满足其利益的手段,以民事权利所体现的种益性质为标准,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以财产利益为目的,人身权以人身利益为目的。既然接受义务教育为中小学生的权利,那么下面的道理便再明显不过了:接受教育是对中小学生有益的,绝不会出现对其人身和财产上的损害。为什么要讲这些?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