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首先对不礼貌做了一个定义与分类,再根据说话人对听话人尊重与否的态度,从故意不礼貌和无意不礼貌两个层面来分析礼貌话语表达出的不礼貌效果。  相似文献   

3.
老舍的《四世同堂》表现了普通中国人在抗战中的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与觉醒抗争的精神风貌,在正反两种文化人格类型的比照中寻找建构足以复兴民族,富强国家的理想人格的类型,以强化民族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都”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副词,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对其做过研究。用归纳法选择现当代文学经典著作《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中的含有副词“都”的句子作为研究对象,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其中的副词“都”作一研究,以探讨“都”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虚假不礼貌为日常人际交往常见现象,亦为语用学领域重要研究话题。通过分析文化娱乐综艺节目《中国成语大会》中的虚假不礼貌用语,本文拟探讨娱乐语境中虚假不礼貌话语的娱乐功能;并将虚假不礼貌语用事件分为前、中、后三阶段,分析娱乐功能如何贯穿虚假不礼貌的起承转合,从而加深对虚假不礼貌用语的辨别及其语用功能的理解,以促进虚假不礼貌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世同堂》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对民族文化进行了反省,对民族国民性弱点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进行了由这种国民性弱点所引发的痛苦和深沉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论坛中选取224条评论,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不礼貌策略为理论框架,对所选评论进行分析,重点讨论论坛中的情感不礼貌事件有何特点?分析结论发现论坛中的情感不礼貌主要是使用侮辱及讽刺等手段来攻击节目中的人物,且具有监督节目和提高节目质量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四世同堂》这部以抗日战争为大背景,透视性地对本民族进行文化批判的作品中,老舍对日本文化和日本的国民性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向世人展示出三大类型的日本形象:一是战争中的日本军人群像,二是意识形态中的日本民众形象,三是乌托邦型的日本老太婆形象。老舍对于文化批判与国民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以及对他者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敏锐洞察力,使得他笔下的日本形象具有超越时代与文学意义本身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3,(61):73-74
在人际交往中,冲突性话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在介绍冲突性话语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定义冲突性话语,其次简单介绍了冲突性话语各个话步的语言表现形式,最后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冲突性话语为语料,根据Vershueren(1999)的语言顺应论,指出交际者的冲突性话语是顺应了一定语境因素的。  相似文献   

10.
肖婷 《海外英语》2013,(3X):250-251
卡尔佩珀提出的,后由鲍斯菲尔德补充完善的不礼貌模式是文章的理论框架,选取现代汉语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中的冲突性交互语料,分析不礼貌在日常交际中的体现及其语用功能,同时也证明卡尔佩珀的不礼貌模式在汉语中的适切性,从而提出东西方在不礼貌评价中的竞合。  相似文献   

11.
在《四世同堂》作品中,老舍以独特的方式描写了那段危亡岁月的同时,也深刻地讲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现实痛苦与内心纠结。如果说爱国情怀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那么知识分子的士人情怀就是小说最重要且伴随始终的“和声”。文章以作品中知识分子的人性书写为研究对象,探讨老舍先生对士人精神的传承、弘扬与歌颂。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老舍小说创作的关键词之一。站在文化的角度,他对于笔下的市民社会生活进行审视,以东西方文化的双向批判意识建筑老舍式独特的文化观。从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的初期创作,30年代回国后的发展,一直到40年代在美国的创作成熟,他一直坚持着对于文化的批判原则,逐步发展完善自己的文化观。以老舍在英美两国创作的《二马》、《四世同堂》为例,着力分析梳理其文化批判意识的发展流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展开了对不礼貌现象的语用学研究,不礼貌现象与身份构建的辩证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意不礼貌是基于特定的交际意图而采用的特殊语用策略。文章基于《红楼梦》中人物对话,对有意不礼貌语境下的人物身份构建展开讨论,旨在揭示有意不礼貌与身份构建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并结合具体的语料,详细论述强势身份、突显身份和情感身份在有意不礼貌语境下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4.
长子长孙是现代文学作家着重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具有别人不具有的特殊性,这造成了长子们的悲剧命运。从长子们的悲剧命运中可以探寻出长子身上所承载的特殊意义:从社会心态的角度说,长子形象体现了特殊时期特殊的矛盾心态;从人的精神角度来说,长子形象承载着人的某些精神内核,包括家的归宿、"和"的观念、精神追求;从作家的角度来说,长子形象身上承载着他们的两难抉择,寄托着他们的追求和希冀。《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是现代文学中长子形象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中,元话语构建起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从而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老舍从事过多种文学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尤值一提的是,他将小说和话剧的创作手法融会贯通,从而出现了戏剧化的小说和小说化的戏剧的崭新格局,对当时乃至今天的文学创作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依据Culpeper的不礼貌模式,以电视节目《金牌调解》中的对话为语料,探讨Culpeper的不礼貌回应选择框架在中文会话中的运用,分析影响不礼貌回应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对会话中的沉默现象亦有所涉及。结论表明,该框架同样适用于汉语语境,对会话者沉默现象的解读要依赖语境;交际双方的内在矛盾、发话人的面子威胁意图以及受话人的性格脾气等均影响着不礼貌行为及其回应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四世同堂》专题学习具有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包含语言、思维目标以及思想、人格目标。《四世同堂》专题学习的材料包括老舍先生的小说《四世同堂》、关纪新的《老舍简传》以及理解性研读挑战性研读文章各一组。专题学习围绕这些材料,分精读、泛读、研读和写作四个阶段开展。  相似文献   

19.
幽默话语可以促使交际顺利进行,本文结合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多组对话,从隐喻建构的角度分析幽默话语的产生,发现正确建构隐喻表达可以提升听者兴趣,进而产生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肖洋 《考试周刊》2022,(23):55-58
以“写作任务”促进整本书“深度阅读”的教学实践以作品本身、学习支架理论和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为逻辑起点,以《四世同堂》这部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为例,通过“写在初读——促进理解整合、写在精读——促进质疑论证、写在研读——旨在拓展研讨”的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对整本书展开深入阅读。在“微写作”活动的设计上,提出注意写作任务的情境化、注意写作任务的阶段性、注意写作任务的有序性,引导学生置身情境、循序渐进地通过不同梯度的微写作活动驱动阅读。实践案例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以写促读”,综合提升学生的信息归纳能力、信息理解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多维度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