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研究亟待深化和创新。要深化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察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性、民族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既要坚持民歌艺术节传统性和民族特色,又要突出民歌艺术节的审美性及艺术性,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国际化与现代化,不断进行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刘三姐文化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刘三姐歌谣”是一个在内涵和外延上均界定不清的概念。对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既是学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支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K歌”与“High歌”都是目前在网络上和年轻人中使用的流行语。“K歌”“High歌”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字母词表达在KTV这种娱乐场所唱歌的专用词语。不同之处在于:“K歌”中“K”具有汉语动词的功能,“High”趋向于汉语形容词的功能,“High歌”侧重于表达唱歌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印象·刘三姐"是以"刘三姐"为主题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讨论"刘三姐"传说的起源与流播不仅对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这一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着很大的价值。据现有文献资料,"刘三姐"传说在明末清初就已定型,这一人物并不具有征实性。"刘三姐"传说在明清时期的流播范围小,故事单一。而在五四之后,其流播区域渐广,故事也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5.
纵观50多年来不同时段的研究状况,对"十七年"小说的认识走过了一段迂回曲折的道路。90年代曾一度被轻视与否定的"十七年"小说重新进入研究者视野遂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以《青春之歌》为例,探讨新历史语境下"十七年"小说的研究,这对于重估"红色经典",筛选"经典作品"入史并进一步拓展"十七年"小说的研究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Altogether Autumn”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语言朴实,情真意切。通过选取周仁华和李明两位译者的译本,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两方面展开对比分析,提出在翻译散文作品时,遣词造句既要忠实于源语文本,又要试图传达出源语的真情。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塑造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国旅游创新不足,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理论体系和旅游实践不多的根源。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为实证,分析民俗文化旅游创新的内涵与影响,认为创新可从旅游理论研究、旅游产品的主题创新、构建“官、产、学、民”一体化模式等三个途径进行,提出创新的错位竞争、市场动态创新竞争、创意竞争等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8.
吴越文化与百越文化有渊源关系。顾希佳先生在书中提到吴越地区的许多宗教民俗事象,都与岭南地区有相似之处,例如五色米饭、花棚会与跳禾楼、拉柴宝塔与抢包山、男扮女装的僮子与歌仙刘三姐(妹)等等,可惜书中没有对此展开比较研究。顾先生在书中主要是介绍吴越神歌,并将其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萨满文化和古代中原的傩文化进行比较研究。顾先生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百越文化和岭南歌仙刘三姐(妹)的传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现代审美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现代都市社会的一种大众记忆的仪式。它以民歌“余韵”托起都市节庆仪式狂欢;它又像一个巨大的审美场域,彰显出民歌艺术的审美现代性认同——全球审美认同。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文章以仡佬族的“哭嫁歌”为例,分析如何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条件受到强烈的冲击,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并处理好其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1.
地方民歌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平乐疍歌是广西地方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平乐疍歌濒临消亡,高等师范院校在开展民歌教学与传承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师资、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平台等渠道进行民歌传承探索,既能促进地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又能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公共音乐教育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纵观50多年来不同时段的研究状况,对“十七年”小说的认识走过了一段迂回曲折的道路。90年代曾一度被轻视与否定的“十七年”小说重新进入研究者视野遂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以《青春之歌》为例,探讨新历史语境下“十七年”小说的研究,这对于重估“红色经典”,筛选“经典作品”入史并进一步拓展“十七年”小说的研究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培养核心素养宝贵的课程资源。《诗经》的“整本书阅读”可以采取专题研读的方式进行,以专题概念为载体整合内容、方法、目标和评价,引领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在学习共同体读写互动中促进深度学习。“草木之歌”专题教学以草木切入,由认识草木,到感受先民情怀,到品味手法,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操作支架,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明芳  罗红 《考试周刊》2013,(51):28-30
语境的构建与发展影响语言的阐释。语境的多维性再现了语言阐释的多样性。网络语言"白富美"、"高富帅"既能在传统语境下得以静态的诠释,又能在认知语境下得以动态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1958年,《文艺报》组织了“再批判”专题。“再批判”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悖谬在于: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语境中,并不自觉地接受着“他人引导”。这是“再批判”能够生成的重要社会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秀山民歌的“哭嫁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山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谣有《哭嫁歌》、《薅草锣鼓》、《酉水号子》、《秀山山歌》、《秀山花灯歌》等。《哭嫁歌》以歌代哭,把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及对封建婚姻的控诉表现得淋漓尽致,歌韵婉转,情景动人。本文从秀山“哭嫁”的来历、“哭嫁”的发展历程及部分哭嫁歌文本等方面剖析“土家姑娘哭嫁”这一古老婚礼风俗的民俗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于述胜 《教育学报》2012,(5):98-106
教育史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教育史研究应该切近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在"入境"、"构境"和"引人入境"上多下功夫。例如,在对孔子之"学"的阐释上,如果超越"规律—原则—方法"这一技术化进路,在同情与体贴中切近之,我们将会发现:对于孔子来说具有根本意义的"学",并非服于任何外在目的、对象化、工具性的知识活动,而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的生命和生活历程,其间充满了精神张力和乐感韵律。学与不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进入此境;而教,不过是通过在境中言并引人入境,有效介入学者的精神世界,让学者进入居间引发、欲罢不能的状态。"入境"意味着进入时间(历史的时间而非物理的时间),感受并顺应"生命—生活"的节拍,在自我兴发中不断超越既成状态。这其实也是"学习"和"教育"的本义。  相似文献   

18.
语境问题一直是语言学、语用学、哲学等所关注的问题。语境是普遍存在的,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系统,与意义的生成是互生互存的。基于这个理念,文章尝试提出语境生成"三分说",即语境与意义的生成是通过语境建构、语境凸显与语境转换三个层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有一首台湾歌谣是这样唱的:“倒唱歌儿顺唱歌,河里石头爬上坡,我打弟弟门前过,看见弟弟摇外婆。满天月亮一个星,千万将军一个兵,从来不说颠倒话,聋子听见喜盈盈。”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歌谣,你一定忍俊不禁了:河里石头怎么能爬上坡?“满天月亮一个星”,有没有搞错?聋子也能听见?那么我告诉你:是的,的确“搞错”了,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病句,而是人们有意的“杰作”:在颠倒事实中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这,就是颠倒歌。  相似文献   

20.
谈晓明 《鄂州大学学报》2009,16(3):54-55,65
该文论述了“联合体教学”语境下的媒介语言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与“独体教学”语境下的媒介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实践证明,“联合体教学”语境下的媒介语言与“独体教学”语境下的媒介语言相比,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