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雪 《考试周刊》2013,(25):22-23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愤怒的葡萄》出版于1939年,讲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季节工人的悲惨故事,展示了当时美国农民在生死线上挣扎、反抗的情景。本文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阐述了《愤怒的葡萄》中葡萄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乌龟(节选)     
对于美国而言,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是一段空前的金融困境。1932年,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失去了工作。造成大萧条的因素之一就是俄克拉何马州的飓风。1939年,斯坦贝克发表了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这部小说是关于乔德家庭的真实的情感故事。乔德家是俄克拉荷马州的农民,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被迫迁移到加利福尼亚州做农民。这部小说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乌龟》就是它起始部分的摘录,其中表达的信息与这部小说的整体主题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闫晶 《海外英语》2012,(19):212-213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杰作,该作品在多方面深受圣经的影响。该文从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人物的圣经原型和"葡萄"的含义三个方面来探讨整部作品对圣经元素的借助。  相似文献   

4.
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真实地暴露了美国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然而,综观全文,它的基调却并不悲观。它成功地将基督教文化的内核——博爱精神融入其中,丰富其内涵。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评述了斯坦贝克所崇尚的基督博爱精神,从而加深了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斯坦贝克的小说《人鼠之间》主要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季节工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最终梦想的幻灭。通过对小说人物群像的分析,论述作品中反映的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孤独感和对爱的渴望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6.
孙姗 《考试周刊》2010,(21):29-31
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其小说、散文和游记中都表现出超前的生态危机意识和鲜明的生态思想。写在美国大萧条和沙尘暴时期的《愤怒的葡萄》就是一部充满生态危机的小说。本文运用生态主义观点探讨斯坦贝克在小说中所揭示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等方面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斯坦贝克的小说在抗战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走进中国人的视野。他的主要小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人鼠之间》和《煎饼坪》等在当时都有译本,《月亮下去了》更是有多种译本。这一时期对斯坦贝克的其他小说也有所译介,整个译介状况体现出及时性与全面性、实用性与功利性、时代性与进步性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杰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借用《圣经》中的某些情节和人物原型形象来达到借古论今、阐释自己思想情感的目的。本文通过作品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描述来探讨其中的圣经元素。  相似文献   

9.
吴颖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07-109
在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背景下,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人物与情节深刻的寓意,暗示了他对农业工人出路的构想,分别是拥有乌龟般的意志力,宿营地般的大家庭和乔德妈妈式的拯救者.作者推崇在思想上的革命,反对暴力的革命形式,他的构想无法使农业工人真正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一曲梦想爱的孤独之歌——《人鼠之间》主题试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大背景出发 ,对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进行主题分析 ,指出小说通过描写几位农业季节工人对梦想的追求、梦想的破灭以及自身的毁灭 ,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理解 ,着力渲染了人的内心孤独、需要爱和友情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约翰·斯坦贝克发表于1939年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有特殊意义的一部作品,小说描写了俄克拉何马州佃农乔德一家和成千上万的穷苦农民一样由于连年干旱以及银行和大企业的压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加利福尼亚寻找生计的故事。运用生态批评的理论分析《愤怒的葡萄》,可以挖掘出生态灾难背后的思想根源,从而批判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反映出斯坦贝克的生态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和谐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是斯坦贝克在艺术上走向成熟并创作出最具代表性作品的时期.农业工人三部曲真实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和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作家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那个年代美国的历史,阐释同时代人的梦想和追求,突现梦幻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13.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继《愤怒的葡萄》之后的又一写作高峰。在该小说中,作者试图表达出对人性的希望与信心。然而,贯穿在小说中的遗传宿命论与环境决定论思想无一不体现了作者的悲观主义思想与自然主义倾向。而该思想与倾向充分表明了斯坦贝克矛盾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为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带来荣誉和声望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同样具有文学名著多义性和丰富性的本质特征。它不但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而且通过作品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刻划,探索了人类的生存欲望、相互依存、生命的生生不息等永恒而又深邃的人性内涵,尤其是对母亲及其女儿这样的女性形象的象征性的、匠心独具的描述,使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越显光彩,使作者艺术上的机智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5.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现代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一部长篇小说,叙述的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恐慌时期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斯坦贝克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惊心动魄的社会斗争图景,整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作品中处于困境边缘的农民用自己不气馁的斗志去寻求生活的希望,尽管被社会的黑暗折磨得一无所有,但是他们仍倾尽所有去帮助别人,他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芒正是该作品大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斯坦贝克不仅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超越时代的生态文学家。其中篇小说《珍珠》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对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沙尘暴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灾难。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就是这次灾难的真实写照。谁是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本文从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经济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这其实对今天的我们也是一个警钟。无限制的破坏环境,最终必然被大自然所惩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美国神话为切入点,将《愤怒的葡萄》和美国神话联系起来,探讨了《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神话的载体。同时通过揭示美国神话的破灭,探讨了小说中隐舍的美国神话和生态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最后引用斯坦贝克的生态整体论观点阐释小说中凯绥的思想,指出在美国神话破灭后,物质的寻求变成了精神寻求。  相似文献   

19.
《愤怒的葡萄》以美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经济大萧条为时代背景,以美国的土地和人民为题材,刻画了面对现实窘境试图逃避的三类人物形象:承担教化作用却企图逃避圣经世界的牧师凯西;期待新生活却满怀故土依恋的典型发言人爷爷;在凯西影响下得以成长最终决定逃离原先贫苦生活的汤姆。他们一度辗转于理想与现实之中,备受煎熬,但最终勇敢找到人生归途,获得自由。小说也由此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个体的逃避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未来何去何从的担忧和整个社会对自由的追寻。  相似文献   

20.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杰作,该作品在多方面深受圣经的影响.该文从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人物的圣经原型和“葡萄”的含义三个方面来探讨整部作品对圣经元素的借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