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人格,是指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活动中形成.并在行为和各种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和外在特质的总和。因此,人格并不是人的自然属性和肉体生命价值的显现,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和精神生命价值的显现。人的精神特质,是人的理性、道德和意志三个方面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的统一的精神特质。当然,不同的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差异,以及社会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必然造就不相同的精神特质,形成具体的人格。尽管人们知、情、意的…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文明都蕴含着特定的伦理精神.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诉求的生态文明的伦理精神是尊重自然、环境责任、生态公正等.尊重自然的伦理精神是人类从内心对大自然的认可、关爱和善待的意识和观念,意味着人类要认可自然、关爱自然、善待生命;环境责任的伦理精神是人类要为自己对大自然采取的各种行动所造成的后果负责的意识和观念,是个体责任与整体责任、“近距离”责任与“远距离”责任、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统一;生态公正的伦理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在环境权益与环境义务上的合理分配和恰切负担的意识和观念,包括保护环境人权、代际公正和代内公正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约翰·威廉斯1965年塑造的"斯通纳",浓缩了人类在20世纪历史的"宏大叙述"中,一个普通个体的真实经历与精神超脱。他的独特声音与悖反行为,是对个体身份异化的一种伦理质疑。战争作为人性的试金石与分水岭,工业社会伦理环境要求个体必须在"浮士德精神"与"斯通纳心灵"之间做出选择:斯通纳在大学教育之后,经历了浮士德走出书斋后的四次人生追求,追寻自身在当时社会的伦理价值;也或在内心深处坚持的自我身份遭遇四次异化后,做出回归人性的伦理选择。社会环境对斯通纳不断地"否定",促使他在伦理两难中发现内在自我,从而,走出文明进步对个体异化的假自治环境。在文学、爱与生命意识的交融中,形成与当时社会伦理环境鲜明对照的人性存在:"斯通纳心灵"。  相似文献   

4.
仁爱德性,作为一种好的行为动因和心理特质,是源于自然之"生生动力"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人之优秀的"品质结晶",构成了儒家伦理的立论根基。基于仁爱德性的儒家伦理,根据体验论建制下的"天人同一"境界,旨在阐发和追求一种道德行为者本人与"他者"内在依存的、情感的人道主义生活理想。  相似文献   

5.
缘于生态危机而产生的生态批评,从其产生时起就体现出强烈的伦理诉求——恢复自然在人的伦理世界中的应有地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了能够恢复自然的伦理之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批评从"挖掘自然魅力、直击环境灾难"的浅层样态,逐步走上"反思人的行为方式、批判现有社会制度"的深层样态。生态批评伦理诉求的逻辑演变背后是要彻底弄清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以便能有效化解生态危机,进入"自然生态、制度生态、精神生态"有机统一的绿色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西人文精神的源起、演变与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是中西文化“人文”思想的结晶。在不同文化的孕育下,中华人文精神体现为伦理型的、自然与宗教融合、“人”“文”互动、社会人格等特质;西方人文精神则体现为自然型的、自然与宗教抗衡、“人”“文”割裂、个体人格等特质。在全球化时代,中西人文精神自然呈现融合趋势,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研究中,注重“人”与“文”的契合,“精神”和“思想”的契合;一是在文化实践中,倡导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融合,当下追求与终极关怀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理性作为哲学的思维方式,表现为概念和逻辑的形式。在卖践领域蕴涵着一定的社会伦理和价值观念,它是人类追求的普遍价值性、必然性和永恒无限的能力,它运用知识和理智,控制和驾驭人的自然生命欲望,使有限的生命升华为追求无限的精神力量。人的生命自然的非理性特质和超越自然生命的理性特质,共同构成人之生命与精神对立统一的内在本性,共同构成人与自然和谐无间、理性感性的融合浑然不分状态下的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所遵循的基本伦理精神形态,其伦理诉求体现为伦理价值观的过渡和伦理关系的变革。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社会伦理精神现状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呼唤树立新的伦理精神,从伦理根基、格局、场域及评价指标角度出发,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精神构建。这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伦理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教育包括环境专业教育和环境社会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由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等内容构成。要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与热情,养成公众对环境科学与环境法之尊重精神,就要重视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环境伦理教育应围绕培养公众的自然价值观、自然权利观和自然道德观进行。  相似文献   

10.
“无为而治”包含了自然无为与清静而为两个原则,前者强调对社会经济的治理而尊重和顺应社会经济规律,后者重在反对对社会经济的过度干预。与儒家不同,道家强调经济伦理规范必须具有真实、自然的特质。  相似文献   

11.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情感地图,是客家人情与爱的演绎、裂变出的“天籁之音”。呈现了特定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民俗风情里客家人的喜、怒、哀、乐等浓烈情感,是客家男女随口而出、即兴而歌、质朴自然、刚健清新的抒情叙事形式。它融化和渗透了客家人乡情、爱情、亲情等丰富而多彩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2.
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文学叙述,围屋不仅成为贺州客家人的自我意识表征,而且还成为了贺州客家族群历史的记忆,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相似文献   

13.
"美好生活"的伦理真义是人以主体性精神自由的姿态超越物欲和主观任意性的束缚以达到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其伦理表达便是个体向伦理实体的回归。伦理实体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它既是规约自然情欲的最强动力,也是对人的"类本性"的最好表达,而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结",其联结动力源于情感与理性的共同作用。然而,现代社会中理性独大的文明忧患之一就是人的自然情欲无限膨胀、情感的伦理合同功能遭到弱化,以致于现代人对伦理实体的"精神家园感"遭到消解。如何超越理性独大的文明困境为现代人构建美好生活?儒家以"情"为主、情理合一的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为我们构建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学者岩佐茂从环境破坏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必然联系入手探讨旨在环境保护的伦理问题。他确立了"控制"而非"支配"自然的伦理定位,提出了"环保优先"的环境伦理前提。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坚持在全球化视野中确立环境正义,继而提出环境伦理的根本出路是生态社会主义。这种环保优先型环境伦理观对我们深刻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和谐,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直接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经》当中的恋歌言述淹没于婚姻的包围,伦理意义的咏歌大于生命意义的抒发。周公制礼以来的社会期待与周人的"礼"性自觉互相影响,共同构建出周人恋歌言述下的这一情感特质——注重伦理或"准伦理"本位的言情抒发。这一物化在周人恋歌当中伦理或者"准伦理性"的情感特质既使周人的诗情区别于自己,同时又彰显出民族的特色,进而影响了整个中国抒情传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环境伦理回归实践的路向是指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环境伦理如何回归实践,为人与自然和谐提供探索进路,从而推动和促发环境伦理的理论建构。文章试图从环境伦理实践方式与人之为人之间的辩证统一、社会实践活动与环境伦理之间的内在关联、现实生活世界与环境伦理之间的相互融通,探索环境伦理回归实践的路向。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伦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伦理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实现了思维旨趣从社会伦理、人际伦理向环境伦理的转向。环境伦理要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必须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强调在追求发展的同时 ,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 ,使整个人类的发展控制在确保生态平衡的范围之内。在西部开发的实践中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就要确立环境伦理观念。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具体、个别的大学,其指称是明确而清楚的。但作为一般社会组织的大学,其边界的划分却是模糊而困难的。将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划分开来,是大学边界存在的意义所在。对大学边界追问的努力,一方面力图在保证大学组织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使大学的合理内核不受伤害;另一方面也期望在大学迷惘自失之时,为其寻得回归正途的路标。面对"理想的大学"、"好的大学"这样充满价值判断意味的概念,大学的伦理精神正是为大学划定边界的本体规定。大学的伦理精神具体表现为大学的"人本性、宽容性、开放性、超越当下性、批判性"等伦理特质,在蔡元培的大学实践,特别是"大学理想范型"的构建过程中,其伦理指向性清晰可辨。这也许正是蔡元培数十年前的改革至今对大学发展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儒家哲学,特别重视道德自觉.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与伦理的一致性,道德规范的政治价值居于伦理价值之上.汉代的道德规范(伦理纲常)即如此,强调政治功效,认为人应该抑制个性而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实际上忽略了道德行为的自愿品格.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思想,注意到了道德行为是自觉与自愿原则的统一,一定程度解决了汉代儒家伦理的困境.道德行为的自愿特质,即是尊重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在道德实践中形成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20.
王改菊 《甘肃教育》2014,(15):87-87
正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大致可划分为三大块,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些板块涉及到的"自然"、"社会"都是人活动的大环境。在环境的范畴中,自然与社会环境是外在的,精神环境是内在的,而外在的环境污染总是由内在环境的"污染"造成的,所以要解决自然环境的污染就必须加强精神环境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解释"人文性"时说"我们所希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