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察冀边区北部有条还乡河,12岁的雨来住在河边的芦花村。他游泳的本领很高。后来,雨来在夜校里上学,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有一天,雨来一人在家,鬼子又来“扫荡”了,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自己不幸被捕。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威逼、糖块利诱、严刑拷打,雨来牢牢记住女老师讲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始终没有屈服。鬼子气急败坏地要枪毙雨来。  相似文献   

2.
雨晋察冀边区有个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他有一身高超的游泳本领。秋天,雨来开始上夜校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老师教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雨来的心里。有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跑到雨来家,把墙角的缸搬开,跳进隐蔽的洞里,吩咐雨来把缸移回原处。雨来把缸移回原处后,飞快地向后院跑,可还是被鬼子逮住了。鬼子把屋子都翻遍了,可什么也没发现。他们采取了种种手段,威逼、引诱雨来说出交通员躲在哪儿。但雨来一口咬定,他什么人也没看见。鬼子恼羞成怒,把雨来打得鼻血直流,可依然…  相似文献   

3.
晋察冀地区的北部有个芦花村,游泳本领最高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里。秋天,爸爸让雨来上夜校,在学校里学的第一句话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有一天,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为了摆脱敌人的追捕,匆忙地跑进雨来家,并在雨来的帮助下,躲进墙角的地洞里。雨来把李大叔藏好后  相似文献   

4.
晋察冀边区有一条还乡河,雨来就住在河畔的芦花村,雨来水性很好。这年秋天,雨来上夜校了,老师教他:“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雨来明白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5.
晋察冀边区有一条还乡河,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条河边。雨来爱玩水,水性特好。这年秋天,雨来上夜校,明白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第九册积累·运用(5)作文要求读了《小英雄雨来》,你一定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抗日小英雄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和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来把它改短一些,这就是缩写。缩写,一要减少篇幅,二要做适当的改写。对重点内容,有的可以适当保留。不是重点的,可以一笔带过。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四百字。晋察冀边区还乡河畔芦花村,有一个12岁的男孩叫雨来。他的游泳本领很高,每到夏天都会到河里去游泳。秋天,雨来的父母把他送进了夜校学习,雨来在那里懂得了“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革命道理。一天,爸爸告诉妈妈:“鬼子又来扫荡了,民兵在…  相似文献   

7.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河,雨来就住在河边的芦花村里。那天,鬼子进村来扫荡,村里的人们都跑了。雨来刚要出门时,交通员李大叔来了,他躲进地洞里,急促地对雨来说:“把缸搬回原地,不能告诉其  相似文献   

8.
理清文章的思路,对于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要理清文章思路,就要从弄清文章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同整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它主要表现小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在鬼子面前英勇不屈以及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这个主题主要是通过第四段雨来不怕鬼子的威胁利诱、宁死不屈这件事表现出来的。那么其他几段对表达中心有什么用呢?开头为什么要写妈妈追打雨来?第二段为什么写他上夜校?第三段前半部分为什么写他半夜听爸爸妈妈谈话?这些问题,如果不去分析文章的内在联系,就只能一事一论,讲…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小英雄雨来》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课文是分六个部分叙述的。第一部分讲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讲雨来上夜校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第三部分讲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讲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第五部分讲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第六部分讲雨来没死。整篇课文情节生动感人,文字浅显明白,学生易于接受理解。  相似文献   

10.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小学语文第十册《小英雄雨来》一课第二部分中的一句。让学生自学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雨来上夜校是否只学了这一句?为什么作者要把这一句写在文章中?”对于第一问学生能很快作答,对第二问不少学生积极看书思考,几分钟后,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部分不是课文的重点,文中写这一句,可以看出抗战时期党十分关心儿童的学习;文中光写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党关心儿童学知识,也说明了党对儿童进行爱国教育;如果当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学第十一册第十九课《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学生颇为喜爱的阅读课文。文章中的主人公——小英雄雨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至深。作者通过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同日寇斗争的故事,热情地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大智大勇的优秀品质。雨来是怎样成长为一位小英雄的呢?文章多次描述还乡河、夜校课本的地方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我以为“还乡河”与“夜校课本”——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第九册的《小英雄雨来》是一篇阅读课文。学生通读课文两遍之后,我让他们给每一部分(共六部分)加上小标题。学生加的标题基本一致:一、游泳本领高;二、上夜校念书;三、掩护李大叔;四、与鬼子作斗争;五、河沿上的枪声;六、雨来没有死。 这些小标题其实是《教师教学用书》[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标准答案”(是部分学生从上届毕业生那里抄来的)。 公正地说,这些小标题平易、朴实;但从另一角度讲,这些小标题既不生动,也不新颖。 我说除了这样加小标题之外,同…  相似文献   

13.
说到板书,不要说孔夫子聚徒讲学时不曾使用。就是寿镜吾老先生在“三味书屋”授课,也全靠口耳为媒介。新式学堂的创办,板书才开始走进课堂。从此,哪怕办学条件再简陋,哪怕是在战争环境中,板书始终与新型教学为伴。延安小学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教夜校的女老师指着黑板,教雨来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便是例证。板书在教育进步中应运而生,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发展。今天,它已经成为最大众化的直观教具,成为既方便又实用的教学辅助手段。阅读教学的板书,寥寥数行,包容全篇,以简驭繁,鲜明直观。它能吸引学生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示范理解课文的方法步骤,培养自学能力;提示怎样把一篇文章概括成一个提纲,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语文11册《小英雄雨来》,讲的是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文中,作者四次写到“书”:第一次写雨来“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第二次,写雨来跟老师学习识字课本中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第三次写雨来认真读书,“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第四次写雨来“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当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进行自学、讨论,基本理解课文大意后,我们引导学生对作者为什么四次写“书”展开讨论、分析:四次“书”的描写各表示什么意思?(重点理解第四次“书”的描写。一是前后照应,第四次描写是前  相似文献   

15.
第九册有一篇阅读课文《小英雄雨来》,文中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因为我们五年级学生与雨来年龄相仿,于是学起来特来劲,对文中英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也禁不住认真揣摩、刻意模仿,对鬼子的凶神恶煞,也就自然是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在学习本文时,我着重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每部分内容,然后再抓重点、析难点,精读第三、四两个部分。当A学生读到“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时,马上有B举起了手,我示意B同学把手放下,让A读完再说。“老师,难道鬼子有三只手?”A刚说完,B就提出了问题。每当课堂上出现这些小插曲,我便异常兴奋:“哦?为什么?”B说“:A是这样读的:‘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鬼子已经用两只手在扭雨来的耳朵,44‘又’抽出一只,不得有三只手吗?”这时C不待老师点名,解释道“:应该是旁边的其他鬼子抽出一只手来。”这一“激石”,可了不得,一场无准备之辩论开始了。我索性让他们“争”个痛快!D说“:对,是旁边...  相似文献   

16.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课文潜在的思想因素,全方位、深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学时,可着重抓住本文的中心句进行。 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找到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贯穿于全篇的中心句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全篇主要写抗日小英雄雨来牢记“我们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晋察冀边区有一条还乡河,河边有个芦花村。年仅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儿。听说他的游泳技术特别高。一天,雨来独自一人在家看书,突然,交通员李大叔慌张地跑了进来。雨来立刻将李大叔藏好。雨来刚跑到屋后,几十个带着刺刀的鬼  相似文献   

18.
小学語文課本中,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我們讲授这类課文,就要经常接触到主題和主題思想的問題。作者写一篇文学作品,下笔之前,要搜罗一些材料。这些材料,有的合用,有的不合用,統称为素材。素材经过了作者的选择、提炼和安排,写到作品里去,称之为題材。如《小英雄雨来》这篇小说,(高小语文四册十课,下文所引課文都见高小语文,只注几册几課)其中有雨来在还乡河里钻上钻下,跟他妈媽闹着玩;有雨来在夜校学习,读着“我是中国人……;有雨来掩护交通員李大叔,有日本鬼子对雨来威逼利誘,  相似文献   

19.
麻辣老师     
老季踩着铃声走进教室, 湿漉漉的。外面正在下雨, 雨很大, 哗哗的。老季教我们初二(4)班语文, 背着他我们都不叫他季老师, 叫他老季。他脾气挺随和, 有时候他听见我们叫老季, 也没跟谁恼过。行过礼, 等同学们坐好, 他指着哗哗的外面, 说:“刚才, 我在校外不远的地方, 看见一辆汽车坏了,”他的开场白说到这, 忽然顿住了。我们都没把他的话当回事, 您看见一辆汽车坏了怎么了, 这节课是语文。老季的眼睛多老辣, 他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学生心里。“刚才,”老季又在重复他的话, 声音比刚才高了三度,“我在校外不远的地方, 看见一辆汽车坏了, 司机想…  相似文献   

20.
读了《小英雄雨来》,你一定真切地感受到这位抗日小英雄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和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来把它改短一些,这就是缩写。缩写,一要减少篇幅,二要作适当的改写。对重点内容有的可以适当保留,有的可以改写,有的可以加以概括;对那些不重要的内容,有的可以删减,有的可以一带而过。比如,课文中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是课文的重点,就要多写一些。至于雨来游泳本领怎么高超,怎么从鬼子眼皮底下逃走的,因为不是重点,可以一笔带过。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400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