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国家关于鼓励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指示精神,文化部外联局和北京市文化局6月22日至23日,联合举办了《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专题研讨会。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及来自各地共9个省、市文化厅、局的同志及在“走出去”方面成绩较好的文化企业负责人等6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之诸多“第一次” 与以往不同,参加此次研讨会者有政府主管对外文化工作的官员、中国涉外文化企业的负责人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这种三位一体的结合,系中国对外文化工作史上的第一次;该研讨会是由政府出面为中国文化企业走…  相似文献   

2.
艺术市场的主导 吴冠中在中国当代美术史的资历并非很深,30年前的1978年,他才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个展,时年59岁。然而,就作品价格而言,无疑是他谱写了艺术市场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旁观中国当代艺术界近年来开过的会议,最大的变化是以前的主题多是艺术批评理论的争辩,现在则转变为对艺术生态的议论——如艺术和媒体、艺术创作和市场的关系……之前,何香凝美术馆举办过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学术论坛;今年初,深圳再次出现类似的论坛——“第三届深圳美术馆论坛”暨“首届雅昌艺术论坛”。深圳美术馆两年一次的论坛,从2003年开始已举办两届;第三届则与雅昌企业集团合办。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热度的升温,艺术博览会这个“舶来品”也成为颇具诱惑力的市场。数年来,我国已有数十个大小“艺博会”;作为新兴的经济模式,某些地方政府也将“艺博会”当成“软经济”对待。于是,金秋9月堪称“艺博会”的“金秋”。北有6~9日的“艺术北京2008”,南有9~13日的“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及奏响开幕序曲的《国际当代艺术展》,而8日第七届上海双年展也隆重登场。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史上十分关键的一年。这一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收藏家和收藏机构在国际艺术市场中的影响力上升,中国国内艺术品购买力大幅增长,艺术品的高价纪录不断被刷新,平均价格线也不断提高:中国当代艺术家延续国际市场的成功势态,而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市场关注;中国的画廊、博览会、艺术品拍卖等业态继续快速发展的惯性,本土机构和国外机构共同带动当代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那些年惊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官司》 “艺术”——人类文明的顶层精神建筑之一;“市场”——人们实现生存的必要场所与行为之一;“官司”——社会群体解决相互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三者看似独立,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天生惹人关注。中国艺术市场在2014年开始走入自主规范化变革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11,(12):94-94
以“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为主题的“2011中国瓷都·德化窑学术研讨会”日前于福建德化举行,法国国立艺术馆长Monique Crick、中国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等近百位境内外博物馆长。  相似文献   

8.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于2003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中国美术馆举行。依托于“创新:当代性与地区性”之主题。主办单位首次将目前国际流行的双年展模式纳入中国艺术展示机制之中,如策展人制度。策展人在当代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9.
试说多媒体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8年,中国架上绘画在国际市场遭受从顶峰到谷底的“过山车”待遇后,一向被国内藏家忽视的多媒体艺术家及其作品异军突起,抑或成为下一轮艺术明星,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收藏家踊跃购买,国内富豪将资金投入其怀抱,由此构成了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一道独特景观。当代中国艺术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崛起,再崛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艺术展在柏林亚太周的“中国节”上引起轰动。展览的名称是《生活在此时》,近3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上百件绘画、模型和音像作品,布置在汉堡火车站博物馆的10个展厅内。开幕式当天细雨霏霏,冒雨赶来的柏林观众挤满了博物馆上百平方米的大厅。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生活在此时》的策展人之一范迪安,在欣喜之余向记者畅谈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缘起和走向。范迪安说,文化生态环境对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直接受外国影响,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体,艺术的表现手法不断丰富。到了90年代,我们的文化自主性开始增强。但如何把一个健康、真实的中国现代艺术介绍到海外还有一定的难度。西方社会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不仅不足,甚至偏颇,有些国外策划的展览,有意识形态的趋向,偏爱激进、极端的作品,没能与我们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本次展览,是中德双方策展人首次合作,共同商讨选题,共同挑选作品,在以“现代艺术之都”闻名于世的柏林展出,而汉堡火车站博物馆又是现代艺术大师云集的地方,这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与世界良性对话的开始。范先生继续谈到,不仅国外,包括中国国内对现代艺术的认识都存在一些模糊概念。人们都认为“现代艺术”是个敏...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化的整体性与异质性研 讨会”于2001年6月2日至3日在成都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十余篇,与会中外学者就相关 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研讨。 从1987年开始,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与中国的一些哲学研究机构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联合研讨会,并出版 了研讨会成果《人与自然》等15本小册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年联合研讨会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当代变化”, 围绕这一主题,将在上海、北京、武汉、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  相似文献   

13.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研究所组织发起的“三个代表与学研究”学术研讨会,2001年10月25日在省社科院举行。与会代表有省委宣传部艺处负责人及省联、作协、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大学的专家教授、艺评论家、作家50余人。会议热烈讨论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及其对学评论和学研究的现实意义。讨论了学与市场、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13,(1):95-95
“文著协近期将联合教十家出版社和报刊社向苹果网上应用商店开展维权行动,”在近日召开的数字环境下版权集体管理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长陈建功作出上述表示。对此,苹果公司总部于2012年12月4日主动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取得联系,并专程派代表与文著协和作协等权利人组织负责人见面,磋商中国著作权人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5.
8月21日,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将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演出季旨在坚持崇高艺术理想,塑造国家艺术形象,充分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全面展示国家艺术院团优秀艺术成果,重点推出弘扬“中国梦”主题的优秀作品,不断推出优秀艺术人才,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重要演出品牌。其间,十大艺术院团将在首都各大剧场推出29个剧目62场演出。这些剧目都有哪些亮点?创作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记者就此采访了十大艺术院团的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正>亚洲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展览总结研讨会在东京举办2月2日,由日本奈良县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合作的“跨越两国的审美: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展览总结研讨会在东京有乐町举办。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陈诤、日本原文化厅长官青柳正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等嘉宾出席并致辞。  相似文献   

17.
中国5000年文明史造就的无以计数的艺术瑰宝,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收藏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文物艺术领域的拍品资源极为丰富,相当多的文物艺术品拍卖项目影响颇深,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潜力巨大。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因受当时文物政策的制约,一度滞后。1992年北京国际艺术品拍卖会撞击了传统的文物政策,随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厚积薄发,大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之势。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开创初期,国内没有先例可供参考,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拍卖界的同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完善拍卖规则、程序,…  相似文献   

18.
《改变中的景观: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是第一个到美国展览的同类艺术特展。该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与圣何塞“拼布与织品博物馆”共同策划,展出48位中国艺术家的45件作品。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艺术研究推广中心与今日美术馆主办的2009“巨人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下称“提名展”)日前举办,该展始办于2006年,迄今已是其第4届。4年来,众多艺术学子在“提名展”的学术平台上展现才华;以“提名展”为桥梁走向艺术市场;  相似文献   

20.
以汇集全球知名画廊和艺术机构为特色的“艺术北京”博览会将于9月6~9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今届博览会仍以“中国当代艺术”、“完整亚洲,关注全球”、“学术与商业并重”、“公共教育与社会责任”为核心,中外重要画廊代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仍是该展主要部分。除两岸三地代表画廊外,今届还邀请韩国、日本、印度、中东的重要画廊参展,由此打造其亚洲艺术重镇的基础。未来的“艺术北京”将努力维持中国画廊50%,亚洲画廊30%,欧美画廊20%的惯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