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是教育教学理论中的瑰宝,他的"用生活来教育"的理论对于我们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教学中以突出"生活"为主,着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课堂教学生活化,即英语生活化教学,它是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学,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生活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中自然、轻松地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那么,如何进行英语生活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信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小学教育也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在传统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害怕学生听不懂所讲知识,把知识掰开揉碎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学生不用动脑子教师就把问题的答案分析得非常详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感到在课上对所学知识已经理解并且掌握了,可以在独立解决问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教学中若能运用生动活泼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通过趣味性、新颖性、好奇性、参与性、挑战性的导入,寻求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教学知识的切入点,就能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控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4.
1998年,《内蒙古教育》开设了一个名为“教海拾锦”的专栏,有述有评。述的部分是一个个有关教育教学的故事,短小精悍,真实感人;评的部分则挖掘出了故事背后所蕴涵的教育教学原理,大概是因为这些故事先使作者受到了感动,作者或者是画龙点睛地发微显隐,探骊取珠,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或者是通过泾渭分明的比较入木三分地剖析现时教育教学之弊端。没有惹人生厌的理论腔头巾气。当时就隐隐地感到,这其实是应该编一本书的,现在,这个专栏的作者孙志毅先生真的把这本书写出来了。承他惠寄一本,先睹为快,读完掩卷,由衷地感到,这真是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一线的教师,每天和自己的学生们一块摸爬滚打已有十几个年头了。随着教龄的增加,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经验也不断地得到了积累和丰富,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能力也逐渐得到了锻炼与提高。然而,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不仅没有感到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轻松,反而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压力,那就是越来越感到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困难在不断增大,越来越感到缺乏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法与对策了。  相似文献   

6.
没有师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一名好的教师不仅会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具备一颗爱心,用爱的慧眼去发现学生所长,让他感到老师相信我,我能行,我能成功!老师必须平等和真诚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必须真心和无私地呵护每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7.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鹏 《华章》2011,(19)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到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但由于自身素质存在一定的不理想因素,致使其对前途感到迷茫.作为一名教师要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因此,通过在学校期间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应使学生掌握作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结构更科学和合理,减少学生在面临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行为,促进幼儿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会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次教育创新研讨会上,一位大学教授不无忧虑地说:“现在,最使我感到无奈的是,学生的脑子里没有‘问题’。不少学生在做论文前请教我:‘老师,您看,我应该研究什么问题?’这真让我无言以对。因为,虽然我可以指导他‘研究’问题,但我无法替他‘产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在小学教学普遍反映的问题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一个班有五、六十名学生,甚至上百,都让教师感到"应接不暇",学生们对学习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厌倦心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让教育质量大大降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才能让教师教得出成效,学生学习有提高,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学习。  相似文献   

11.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常用“典型事例+哲理”的方式,对学生启之以思,晓之以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引用事例应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大小结合。思想品德教学举例应大小结合,因为大有大的优点,小有小的长处。如果只举大例,容易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倘若只举小例,则会使他们感到不值得一提,甚至听不进去,只有两者巧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使教育内容充实、生动,学生接受效果强。二是远近结合。发生在远处和近处,发生在过去和现在的事件给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只举远的,过去的事例,容易使学生产生“可望而不可即”之感;如果…  相似文献   

12.
现在小学教学普遍反映的问题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一个班有五、六十名学生,甚至上百,都让教师感到“应接不暇”.学生们对学习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厌倦心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让教育质量大大降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才能让教师教得出成效.学生学习有提高.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现在小学教学普遍反映的问题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一个班有五、六十名学生,甚至上百,都让教师感到"应接不暇",学生们对学习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厌倦心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让教育质量大大降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才能让教师教得出成效,学生学习有提高,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万玮 《现代教学》2014,(5X):55-57
<正>教育是一门关乎学生成长的学问。教育者之所以伟大与崇高,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当教育趋于功利,我们给予学生的越来越少,索取的却越来越多。进而,将一些原本属于学生的东西也以教育的名义剥夺了。课堂同事梅老师上完一节语文课之后心情失落,因为他感到憋屈,这节课他一直没找到理想的教学路径,课堂的演进与学生的发言都偏离了他的预设,最终他预设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达成。还没等他走进  相似文献   

15.
笔者担任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与小学生打交道,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求的过程中,深深地意识到小学生也极为希望老师和同伴们认为"他能行、他努力、他成功、他快乐".尤其希望老师和同伴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发现、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实践亦充分地告诉我,在教学中,每当学生参与了数学教学的活动,自己发现了问题,又自己独立地去解决了问题,他们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而对我们教师而言,由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则应当是感到十分的轻松而又愉快的.我们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解决其所发现的数学问题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做到了下面三点.  相似文献   

16.
王金辉 《教师》2014,(12):50-50
现在语文教师普遍感到拼音难教,教学时间长,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并且很吃力,效果也不是很好.即使学生学会了但对此印象也不是特别深刻,大多只是有了一个短时的记忆,过一段时间再问他这些知识还是会出现认知模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春晚开播,一夜间“小沈阳“成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热门人物,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小沈阳”,简简单单地讲故事,机智幽默地抖包袱,惟妙惟肖地表演,以及他嘹亮的歌声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小沈阳”的一举成名,靠的是鲜明的个性和特长,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教育应使学生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18.
一、愉快教学的必要性愉快教学是英国心理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提出的。他主张:“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富有情感色彩”。他认为要尽量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受任何外部精神压力束缚。这种教学法近几年才受到重视,欧洲尤为兴盛,如前苏联、法国、英国、保加利亚等相继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9.
对于现在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们普遍感到头痛,甚至认为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有学生惊呼:我在物理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而收获最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学生的心理素质差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大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  相似文献   

20.
青春期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李全贞青春期是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峰期。学生对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感到神秘、好奇、不安、苦恼甚至恐惧,对初步产生的性意识和性要求不甚理解,渴求获得性知识。生物教学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