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都说,泸沽湖只能领悟不能言传。画家说,泸沽湖不能画出来,因为她的水太蓝了,画出来像是假的;作家说,泸沽湖的水直接可以吸进笔中写诗,但诗又难以穷尽她的意味;电影导演说,泸沽湖无法用镜头展现,因为镜头展现的只能是形象,唯有音乐才能从深邃的意境中表现她的神韵。所以说,她是一块只能让人想象的土地:  相似文献   

2.
相传,从前有位画家画了一幅《牧牛图》,让裱糊店老板给裱一下,店老板见这幅画画得非常逼真,牛和牧童的神态跃然纸上,便爱不释手,把这幅画藏了起来,另外模仿复制一幅裱好。画家来取画时一看,发现不是自己的原画,而老板说是原画。两人争执不下,结果到官府去打官司。县官问画家:“你说这幅画不是你的,有什么凭据?”画家说:“我画  相似文献   

3.
漫画选登     
妙笔徐孝鱼三人相邀拜望一位著名老画家。室内空无一人,只见案上摊着一幅尚未完稿的山水画。画面上山峰险拔,行云若浮,气势不凡。唯画中一株老松根下一团墨黑,非云非雾,非山非石,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4.
人们习惯把写稿编稿草率、敷衍、粗枝大叶的人称为“马虎先生”,何以叫“马虎”呢:据说宋末有位画家,一次刚画好一只虎头,有人就请他画马,于是他就在画好的虎头后面画了个马身子。画家的大儿子问他“是马还是虎?”他说是虎。可是小儿子问他,他又说是马。后来,大儿子去打猎,遇见一匹马,误认为是虎,将马射死,结果不得不给马主赔偿损失;小儿子在野外遇到虎,又误以为是马,便去骑它,结果被虎咬死。画家痛定思痛,愤然把《马虎图》付之一炬,还写诗自戒:“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小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相似文献   

5.
《戴嵩画牛》是苏轼的趣作之一,说的是唐代有位爱好书画的杜处士,一日,将其珍藏戴嵩的一幅斗牛画取出凉晒,有一过路牧童看了之后,发现一处错笔,不禁拍手大笑:两牛相斗,其尾必是紧夹两股,怎能吊在哪儿!处士看后,恍然大悟,笑而然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认真玩味,颇有所感。戴嵩是位大名鼎鼎的画家,却在他的斗牛画中画出了令人遗憾,笑叹不已的荒唐之笔。画中败笔出于戴嵩手下,诚然可叹!但也从另一方面所想,谬误所在,并非画家功底不深,也非画家一时疏漏,而根于画家莫能真实地看到“话”的斗牛之画,或是有所看  相似文献   

6.
北宋赵佶是一位著名的花鸟画家。一次,他看了几个画家的《孔雀飞落》图,连声说:“画错了,画错了!”画家们面面相觑,不知错在哪里?赵佶说:“孔雀飞落,左脚先着地。可你们把它画成先着右脚,这不错了吗?”众人听了,都很惊服赵佶的观察入微。  相似文献   

7.
女生爱房子     
忽然发现,丁玲也做过"京漂"。那时候丁玲还不是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文青,她的理想也不是当作家,而是当画家。现在的画家都往北京跑,宋庄啦,798啦,画家一窝一窝的。丁玲年轻的时候,情形大概也差不多,凡是画家,以及想当画家的人,都在北京扎堆儿。首都嘛,机会毕竟多一些。话说想当画家的丁玲,年轻时从湖南老家跑到北京,考艺校没考上,就在北京  相似文献   

8.
故事新画     
“两支羊从独木桥的两头走到当中,谁也不肯相让,最后,‘扑通!’都掉入水中……”这个寓言故事在我小时候就已听过看过多遍了。可是,当我在报上看到这幅画时,我被艺术家的构思征服了,我象得到一件宝物似地将它复印珍藏起来。“你为什么这样珍爱这幅画?”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画家把群众中早已流传的故事又做了一次艺术处理,可以说是种“推陈出新”吧。但,我不认为这仅是情节上的变化,形的变  相似文献   

9.
漫步书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喜爱读书的人自然会嗅到诱人的香气,难怪高尔基说:“我扑向书籍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道尽了追求科学、文明的人们对“精神食粮”的热爱。 可如今,从富丽堂皇的书店到街头巷层的地摊,许多书籍让人们瞧着眼热心跳,看了目瞪口呆,如果说这也是“精神食粮”的话,只能算是走了味的“面包”吧。 野史轶闻秘事——让我们知道什么 最近几年,为数不少的撰稿人和出版社可是过足了帝王、领袖、名人瘾,当林林总总的笼罩着“整理、研究”光环的书籍展现在人们面前时,读者大多带着十分的虔诚指望研读一番,从中获得良  相似文献   

10.
不速之客的邀请:与画家朱屺瞻 1983年7月一个星期天。一位中年人汗淋淋、急匆匆在上海中心的成都北路问讯寻找,当他找到目的地,发现门户紧闭,只得在门上留了—张纸条:“老祁同志,我父亲找你。”便转身走了。这个“老祁同志”,是上海电视台摄影记者祁鸣。他晚上回家,看到留条,知道是画家朱屺瞻派人找他,以为有什么要事,所以赶紧去看望。原来是年已92岁的绘画大师朱屺瞻,应邀去美国出席他为旧金山新建的国际机场画的巨幅国画《葡萄》的揭幕典  相似文献   

11.
不由你不笑     
妇人之见 一位画家举办个人画展。一位贵妇人来到展室,站在一幅画前面端详了许久,说:"我要是能认识这幅画的作者,那该多好啊!" 站在一旁的画家走过来说:"夫人,我就是。" 贵妇人说:"这幅画画得太妙了!你能不能告诉我,画里给这位小姐做裙子的裁缝是谁?"  相似文献   

12.
《东坡题跋》记载道: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这一故事说的是五代十国时前、后蜀画家黄筌画的飞鸟,脖颈与足都伸展开。有人说:飞鸟缩起脖子就伸出足,缩起足就伸出脖子,没有两样一齐伸出的,检验一下飞鸟,果然是这样。于是人们知道观察事物不细致,即使画家尚不能避免,何况地位更高的人呢!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务必勤学而好问啊。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12,(32):66-67
忽然四年.如约而至,又一届盛会让我们心潮澎湃。17天,伦敦碗成为全世界跳动的心脏,当泰晤士河畔的圣火缓缓熄灭,这个夏日的激情与梦想化做记忆里永不过期的收藏。古老的伦敦.第一个三次举办现代奥运会的城市。48年奥运会电视转播的首次投入,让更多人分享了奥林匹克的精彩.粗糙的黑白画面引发了无限的想象与创造。60年后,2008年北京奥运,网络视频已经异军突起、社交网络开始兴旺。今日的伦敦.更成为人类第一次在围观中互动的奥运会。变化,那么迅猛.那么自然,仿佛原本就是生活中该有的一部分。精明伦敦别样精彩这个奥运季,在咖啡与啤酒的飘香中,每个人做着自己的"仲夏夜之梦"。这是一场人人可以参与的派对,全球超过40亿人欣赏了开幕式上伦敦碗的田园风光。北京的辉煌宏大,几乎无  相似文献   

14.
在洛阳,我又一次听到吕鸿安这个名字。他原是一名普通工人,两年前被任命为洛阳玻璃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洛阳玻璃报社社长。了解吕鸿安的人都知道,三十七岁的他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二十年前,他从技校毕业当了工人,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少年时曾立下的要当一个作家的理想。当有的工友甩扑克贴纸条的时候,他却埋头写诗歌、写小说。他的爱好很广泛,但更喜欢读报。工间操十来分钟时间,在读报栏前总可以发现他那双如渴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野莽 《网络传播》2008,(3):92-92
网上说,从澳国归来的朱大可发现中国文坛是垃圾场,这个发现并不新鲜,此前已有八百多个作家如是大骂,骂着骂着,自己又为垃圾场增加一泡热乎乎的垃圾。而埋头制造精华的人,没有工夫手持一根搅屎棒,整天在垃圾场里扒来扒去。至于他对记者说他是“为下个世纪写作”,当代很多所谓的先锋作家也都曾握紧拳头如此宣誓,  相似文献   

16.
邮箱的来历     
邮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年前。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船队远航印度,在好望角遇上了风暴,船队连同大部分探险队员都遇难了。几名幸存队员顽强地上了岸,有个队员把他们海上遇难的经过详细地记录下来,装进一个大石箱子里。后来,这个装有信件的石箱被一个船队发现了,这个石箱就是最早的邮箱。早年,佛罗伦萨城里有个立于教堂旁的大鼓,用于人们投放匿名信。它启发了法国人雷诺阿制作公用信箱的想法。法国的第一个公共信箱于1653年出现在巴黎街头,但它并未引起人们的兴趣,富人仍然把信件交给信使,而普通百姓又没什么信件可邮。1785年,维…  相似文献   

17.
在二战最艰难时期,丘吉尔的名言是“一切照常”——这似乎也恰是这次伦敦遭受恐怖袭击后的写照7月14日中午12点,数百万伦敦人走出办公室,在街头静默2分钟,悼念7·7恐怖袭击中的死难者。在恐怖袭击后的第一个周一,7月11日早晨,除了部分地铁和公交线路由于警方搜寻罹难者和取证工作仍然关闭外,伦敦绝大多数公交线路已正常开通——街面上已经恢复正常。英国资深交通警官安迪·特罗特当天表示:“我们呼吁每个公民照常上班、上市、进城。如果伦敦人不进城、不上班、不上市,那么那些制造爆炸事件的人就达到目的了,他们就赢了。”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委副书记李文珊任职三年半来,经常到基层调查访问,不论走到那里,遇上什么新鲜事,都要亲自去看看,遇到什么问题,非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可。有些人不理解他干嘛要抠的那么细,看的那么多?日子久了,这样的事多了,人们就说这是他当记者、作家久了,养成的一种“职业病”。去年他听人说藁城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的艺术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人们的审美取向也有所不同,但是当我们去除繁杂的枝节后却发现,在接近人性的歌颂中却有着相似的和弦。然而在20世纪的意大利,有位画家的艺术精神气质却酷似中国的八大山人,人们将其戏称为“洋八大”,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形式的画家,在作品中渗透着相似的气质。在他们视野里的事物早已脱去尘俗的繁杂,变得朴素、纯净、本源而简约。他们对绘画的热爱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将绘画作为自己的信仰,虔诚地将每幅画当作他们一次庄严的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