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遂宁是一个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旅游业正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研究遂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遂宁旅游的开发以及遂手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遂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指出了遂宁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遂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措施,为遂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讨论国内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的局限性及不足;结合四川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及现状,提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的意义及内容;归纳出深度开发研究思路及工作方法;强调了对旅游资源定性研究及旅游者感知形象研究的重要性;为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及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湖州水体旅游资源开发诌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州地处太湖之滨,杭嘉湖平原腹地,是一个水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通过对2003年湖州旅游资源普查所得的数据资料的归纳总结,认为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品位较高、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水文化源远流长是湖州水体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分析了目前湖州水体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现状、问题及趋势,并就如何开发湖州水体旅游资源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忻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藏丰富、形式多样。但是到目前为止,忻州相关职能部门对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认识不清、宣传不力、开发滞后、对民俗文化的内涵发掘不深等问题。为此,可通过提高忻州各级政府及人民认识水平,挖掘、整合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对当地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等措施,使忻州实现由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强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唐勇  刘妍  方艳  刘娜 《高教研究》2007,23(3):75-78
在讨论国内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的局限性及不足;结合四川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及现状,提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的意义及内容;归纳出深度开发研究思路及工作方法;强调了对旅游资源定性研究及旅游者感知形象研究的重要性;为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及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家界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但在旅游资源传播过程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受到民俗文化旅游的同质化、主体不重视、旅游路线分散、民俗文化传承难等因素的影响,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效果不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也远不及自然风景旅游。要提升张家界民俗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应该构建政府、社会、全民参与的宣传模式;民俗文化旅游凸显差异化;打造智慧民俗旅游,树立民俗文化品牌;打破代际传递断层现象,培养“守艺人”。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且能够被有效开发利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现象总和。以此定义,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性、稀缺性等都较强,对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餐饮文化、休闲文化、节庆民俗、地方特色产品、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区等五个方面。本文首先对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这五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评析,然后进一步评价其旅游价值,最后就此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甘孜因其独特的地域造就了这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甘孜州是康巴藏区的核心地带,这里世居着藏、汉、回、彝、羌、纳西等22个民族,其中藏族占82%。藏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将成为甘孜州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民俗旅游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对游客有强烈吸引力的、具有明显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业已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回族的风俗文化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具有极为典型的伊斯兰文化特征,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开发潜力巨大。在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一是要重视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突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增强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二是充分体现并尊重回族的民俗习惯,防止将回族民俗文化庸俗化、伤害回族民族情感的猎奇行为。三是注重回族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增强回族民俗旅游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民族文化特色。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寻找回族民俗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契合点,重点围绕回族清真饮食、回族节庆、回族服饰、回族艺术、回族民俗观赏等方面内容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从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角度,分析了湘中梅山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并为发展梅山民俗文化旅游,振兴湖南旅游经济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俗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已成为新兴的旅游内容和时尚潮流。江西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民俗旅游业的起步较晚。本文试图从江西民俗资源的统计、归类着手,浅谈我省有开发价值的民俗风情,并对江西民俗旅游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方风土歌是反映地方风物、习俗、节令的歌谣,它不仅表现地方的风土习俗,也反映了人民的思想、生产和生活方式。湖州风土歌地方特色鲜明,乡土味很浓,反映了湖州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以文化视野来解读湖州风土歌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湖州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的重要价值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俗作为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为绚烂多彩的部分,对旅游者具有很大吸引力。文章以徽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类型和特点,以明确其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进而考察开发现状并重点分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最终从开发原则和开发措施两个方面提出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朱仙镇是历史文化古镇.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朱仙镇同时拥有很多具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有源于唐宋盛于明清的木版年画、有豫剧正宗之称的祥符调、有观者如云的庙会和独特的回族风俗习惯等,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基础和凭借条件,丰富多样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为朱仙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四个方面分析莆田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色,指出其目前开发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莆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加强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开拓客源市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政府导向等。  相似文献   

16.
民俗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创造成果 ,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为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要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 ,是没有个人版权所有的群众文化积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品格、原始文化品格、生活属性品格、动态积累品格、历史传承品格和地域变异、阶级阶层变异等多重品格。是一种始终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重视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许多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局面,而旅游者又愿意通过民间艺术来了解地方文化和习俗,所以借助旅游业来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以湖州为研究对象,对民间艺术的类型进行了梳理,并就其在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民间艺术与旅游业共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渝东南民俗文化极具特色。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有效提炼、合理浓缩,弥补其区域弱点,发掘其文化内涵,突显其精神实质。树立良好的民俗旅游文化形象,能够打造出卓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具体思路是:建设土家族民俗文化数据库:借助区域整体性壮大旅游经济品牌效应;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实现最佳区域旅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旅游开发的民俗资源,也是民族文化延续重要载体.若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文章以台江姊妹节为例,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的日趋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项目以民俗村寨或主题园的方式开发。桂林“世外桃源”景区作为桂林民俗文化主题园的代表,对其民俗文化主题的开发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从“世外桃源”景区已开发项目及其经营状况来看:开发民俗文化必须具备大胆创新的思路,协调与平衡的能力,在对民俗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发掘的基础上,遵循开发原则,既展现出民俗文化的内在精髓,又打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民俗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