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易位”出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金龙 《学语文》2001,(2):43-43
  相似文献   

3.
释“打爆”     
“打爆”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词,因形象生动,充满张力与动感,而成为流行口语和网络常用语。细推之,“打爆”主要有以下含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发现一些媒体尤其是报刊和网络,对“不可理喻(难以理喻)”一词存在大量误用的情况。如下面几例:  相似文献   

5.
“美女”李玉刚,凭借一曲“贵妃醉酒”,在CCTV“星光大道”上把“反串”功夫发挥到了极致,他以花下黄莺般婉转的声音,画中仙子般娇媚的装束,清澈泉水般含情的双眸,舞衫回袖向春风,歌扇当窗比秋月,尽展古典柔美艺术的精彩。其实,在育人实践中许多合理的“反串行为”,同样也会演绎出“成串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幽雅”与“优雅”这两个词真像一对双胞胎,它们俩长得非常相像,都有一个“雅”字,而且它们的读音又相同,意思又非常相近,难怪许多小朋友把它们认错、用错。例如:“园中的迎华亭、翠微阁古朴( ),别具风格。”在这里究竟用哪一个词语呢?是“幽雅”,还是“优雅”?似乎两个都可以用。那么这两个词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怎样分清它们呢?我们不仿仔细品味一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发现,时下许多媒体尤其网络常常用到“寻短剑”一词,如:  相似文献   

8.
冒石宏 《小学生》2009,(7):12-13
有照为证 七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已是大雨倾盆。触摸着屋檐下连成线落下的雨珠,连续十多天由高温积压下来的烦闷一扫而光。翻开同学们的《夏日的记忆》,我在文字中寻找着、感受着孩子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有人告诉我:你课如清词,人如清词.属婉约派。于是有师长提醒:何不上一首清词。用课来诠释一下婉约。于是便有了上清词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跃农 《现代语文》2005,(8):45-45
在一些文章或谈话中,经常会出现“某某先生”,如“好好先生”、“乌有先生”、“南郭先生”、“东郭先生”等等.你知道这些“先生”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看书阅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这么两个词语:“唯一”和“惟一”。此时,有些读者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困惑:到底是“唯一”,还是“惟一”?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到国外去,或者外国朋友到中国来,言谈中觉得他们对中国的情况比以往了解得多了。这自然与中国地位的上升有关,也是我们注重对外推介的结果。谈到中国的文化艺术,经常有外国人提到“茉莉花”,有的还会哼上一曲,不过,哼的只是歌曲《好一朵茉莉花》。有的人问我,这首歌是不是能代表中国音乐或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不尽如人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成语。根据成语规则,成语是不能随意增减字数的。但是我们常在一些公共场合乃至一些权威媒体里听到或看到,有人把“不尽如人意”改成了“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这样一来将会改变或误用“不尽如人意”的意义。“不尽如人意”如果把“如”字去掉,就变成“不尽人意”,似乎读起来较为顺口,但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们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字是“如”,“如”字的主要义项有:①适合。如“如意”“如愿”等。②如同。如“如此”“如花似锦”“如临大敌”等。③及、比得上。如“…  相似文献   

14.
“饕餮”作为古代遗留的书面词语,在现代白话文中长时间没有用武之地,几乎要被淘汰。没想到近几年来它却大有“东山再起”之势。一个面临“死亡”的旧词语复活了,奇迹的产生是改革开放的外部形势和语言运动的内部规律相结合的结果。《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饕餮”的解释是:“①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②比喻凶恶贪婪的人。③比喻贪吃的人。”“饕餮”最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贷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报,不分孤寡,不恤贫匮。天下之…  相似文献   

15.
王方 《语文知识》2004,(10):13-13
近年来,“新锐”一词频频见诸报端。例如:  相似文献   

16.
"背书"?谁不知道,就是背诵念过的书,是中小学生经常性的功课.这个意思谁都懂. 但是,在金融领域"背书"有一个特殊含义,不是每一个人都清楚.<现代汉语词典>对此的解释是:"票据(多指支票)背面的签字或图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章第二节的释义是: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可见这是个专业用语.例如:  相似文献   

17.
"教父"(godfather)是西方宗教一个常见术语,<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两个词义都是本源义:①基督教指公元2-12世纪在制定或阐述教义方面有权威的神学家;②指天主教、正教及新教某些教派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男性监护人.由此看来,由"god"与"father"组合而成的"教父"一词饱含崇高、威严与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风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这样的用例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9.
“突现”一词的意思本是“突然出现”。例如郑振铎《取火者的逮捕》:“一点点的小事都足以使他深思熟虑的焦虑着,何况这不平常的突现的一星红光。”(《汉语大词典》)然而,在当前的报刊、杂志中,却时常见到“突现”以新的面孔亮相于大众面前:虽已入秋,老人光着上身躺在病床上,锁骨异样突现。(蒿连升《千里驱车为助老》,摘自1999年10月20日《经济日报》)因此,“两国论”的提出突现了台湾问题的紧迫性。(《台湾:要害在于“国家化”》,摘自2000年3月11日《环球日报》)然而,随着陈运鹏的退休,中国游泳出现了群…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默写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竟有一半学生将“萧萧”写成“潇潇”,这让我很是吃惊,这两个词怎能分辨不清呢?《现代汉语词典》上说“萧萧”形容马鸣声或风声,“潇潇”形容刮风下雨或小雨。于是我对学生解释:“无边落木萧萧下”即无边无际的枯叶在萧萧秋风中纷纷落下,“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登高》中并没有写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