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淑英 《辅导员》2009,(10):40-40
《资治通鉴》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的魏文侯把夺得的中山之地封给了儿子,而没给自己的弟弟。大臣任座认为魏文侯的做法有失仁义,当面指责他算不上仁君,使得魏文侯恼怒不已。另一位大臣翟璜见势不妙,连忙上前劝阻:“陛下真乃仁君也!有了仁圣之君,才会出现直言之臣。任座讲话心直口快,正是因为有你这位仁君存在的缘故啊!”魏文侯一听,转怒为喜,马上让人把任座请回来,亲自下堂迎接,并奉为上客.  相似文献   

2.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此说在一定的环境中是有道理的。但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初中学生的班主任,“顺耳忠言”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高明、机巧、妥贴、好听的语言更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3.
此文为"忠言"不"逆耳"找到了一个办法——"给面子"!但是,此文的分析还未到位,有两句话应修改:第一句"妙就妙在既让景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维护了景公的颜面,给了他一个下台的机会",应改为"妙就妙在维护了景公的颜面,给了他一个下台的机会,使景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第二句"这块警示牌,既让人们提高警惕,又极富人情味",应改为"这块警示牌,极富人情味,让人们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教师通过教育,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的批评,学生能够听进去;有的教师的批评,学生不仅听不进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致使批评达不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批评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方法.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此说能够长久流传,无疑有它深刻的道理,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施"比"受"要更适合于任何事物.作为教师,高明、技巧、入情、入理的批评更受学生欢迎,这种批评不仅能达"忠言逆耳"之效,而且让人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忠言未必逆耳"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为此,我们应当讲究批评的艺术,在批评学生时做到"五禁、五要".  相似文献   

6.
批评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然而俗话说“忠言逆耳”,人们总是不愿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但若老师能掌握一定的批评艺术,做到以真诚感人、以公正服人、以赞美赢人、以幽默动人,就定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教师针对学生的某些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用来触动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改正缺点错误。它是一剂良药,有利于病。但是如果太苦口,即使它的药效再好,服药的人也会有所抵触。"良药"如果有了糖衣,就不"苦口","忠言"也不会"逆耳"了。因此,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掌握恰当的批评艺术,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批评,使其知错,认错,改错,他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批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评价形式,并且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批评功能也应从注重甄别转向激励,让“忠言”不再“逆耳”。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能启迪我们教育思维的哲理故事。村子里住着位智者,须发皆白的他总是亲切地对人微笑着,很受村民尊敬。村落里出了难解的事情或者纠纷,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理解、接受这句话,必须站在理智的角度,站在较高的思想层次上才能品出“良药”与“忠言”的内涵。事实上,要达到这一境界是不容易的。它要求被批评具有一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理解、接受这句话,必须站在理智的角度,站在较高的思想层次上才能品出“良药”与“忠言”的内涵。事实上,要达到这一境界是不容易的。它要求被批评者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在平常的工作中,成年人在受责罚时,常常都会产生抵触情绪,更何况是小学生。显然,这句话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儿童来说,并不实用。 当一个小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对  相似文献   

12.
忠言不逆耳     
樵歌 《初中生》2011,(1):20-20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物有不可强者,则顺其变;不可求者,则安其然。 要想得到别人没有得到的,就得付出别人没有付出的。 最悲伤的时候不能失去信念,最幸福的时候不能忘记挫折。  相似文献   

1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不可能大贤大德、十全十美,多多少少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更不用说少不更事,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了.作为一个老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同样是批评学生,有的老师由于方法得当,不但帮助学生改正了错误、增强了能力、塑造了人格、升华了道德,同时还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而有的老师由于方法不妥,不但没能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反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的甚至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笔者现以从教近二十年的经历,发表自己的一管之见,以期能抛砖引玉.笔者认为正确的批评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15.
尹加瑞 《青年教师》2006,(10):15-16
“批评”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运用,也可以说是我们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一种武器。如何运用和掌握批评的艺术和技巧,对于我们能否搞好工作关系重大。如果批评得恰当,能够促使学生改正缺点,奋发向上;如果批评得不恰当,掌握不适度,不仅达不到教育人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许多人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此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教育学生的班主任也采用此法行事则不宜,班主任采用高明、机巧、体贴、受听的语言对待学生会更受学生欢迎。高明、机巧、体贴、受听的语言不仅能达“逆耳忠言”之效,而且能让人如坐春风、  相似文献   

17.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的方式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何让学生心悦诚服,如何让师生关系更密切?班主任们各有招数。  相似文献   

18.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的方式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何让学生心悦诚服,如何让师生关系更密切?班主任们各有招数。  相似文献   

19.
古语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忠言必定逆耳吗?顺耳的忠言岂不更易为人所采纳?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篇句句忠言,却又声声顺耳的杰出文章。细加阅读、揣摩,它在表达艺术上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