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元认知(metacognition)这一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弗拉维尔(Flavell)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元认知知识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时伴随而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的监视、调节与控制。而元认知能力就是在这三种成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的讲就是建立在一定的元认知知识和体验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高级能力。  相似文献   

2.
双语教学正在我国蓬勃发展,然而缺少优秀的双语教师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双语教学的瓶颈。鉴于此,通过比较双语教师培养方式中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认为职前培养应被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分析了职前培养的三种方式,找出其优势和不足,最终提出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3.
教学能力及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所必备的一种职业能力,主要由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四方面组成。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和个性品质。构建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应首先从建构他们的知识结构入手,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教师的教学元认知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元认知能力是高校教师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能力,包括高校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及元认知监控等三方面,其核心是教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高校教师的教学元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学术水平,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高和大学生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其教育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育实践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职前教师能否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出实践取向的理念为职前教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分析职前教师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构,从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监控、职前教师培养队伍的加强和展现平台的提供等方面来探讨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竺金飞 《考试周刊》2009,(46):83-84
合格的职前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较好的教师基本功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本文基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在“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中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此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结果表明:该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提高科研兴趣和能力,提出了该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解题是中学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但目前职前中学数学教师在解题方面的能力比较弱。因此,需要有效地、全面地提高职前中学数学教师解题的能力。具体来说,需要系统地、有计划地培养职前中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在第一学年研读中学数学课标和教材,强化中学数学的概念性知识;在第二学年熟练掌握中学数学解题中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在第三、四学年对解题中的有意识控制的知识进行训练。同时,将解题的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的训练融入每一个阶段当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织部分。从培养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的人才、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意识、调整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织部分。从培养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的人才、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意识、调整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是培养研究型教师最有力的措施.为把中文系师范生培养成研究型教师,师范院校可以通过构建理论平台,引导实践研究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现行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存在专业特点不明显、职业技能教育薄弱、教育实践能力较差等问题。本文在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基础上,提出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途径对此——分层次、分阶段地培养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概述了教育技术能力,然后分析了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接着探讨了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反思作为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极具重要意义。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就是抓住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本文根据职前教师思维的发展特征和各阶段的教育实践,把职前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导性反思阶段、改进性反思阶段、发展性反思阶段和评价性反思阶段,对职前教师反思能力的养成和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元认知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弗拉威尔20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元认知可以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人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它对于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元认知的相关理论对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指人类对其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心理活动等方面的认识,其实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应在教育实践场景中逐步养成教学实践能力。语文教师要能正确处理文本、作者、学生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构建教学能力。为此,在职前培养中,准教师可借助对话形式促进教学知能的有机融合。具体而言,准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对话:与作者对话,在长备课中把握教材;与学生对话,在角色转换中预设教学;与他者对话,在教学审视中形成反思;与自我对话,在规范与个性中寻求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6.
对职前教师自主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自我发展前景。作为一种系统的、反思性的探究活动,行动研究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是教师终身学习和培养教师自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在从教后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高师师范专业学生培养课程设置,改进高师教育教学方法,优化高师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夯实高师师范生角色心理教育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基于这种背景,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规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依据。为使教师普遍达到标准提出的要求,大力开展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但从长远来看,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职前培养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20.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监测和调控,是对于个体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教师只有不断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和调节,才能提高自身能力,这个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元认知的过程.元认知策略已经成为提高教师教学及自身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