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小言论,广义上是泛指短评、编后、署名的专栏新闻评论等具有新闻性的小型言论;狭义地说则是特指设在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的专栏评论。这类评论文体是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而兴办起来的。最早出现于报端的要数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专栏,创办于1980年1月2日。随后,各报纷纷仿效,出现了名目繁多的类似的新闻小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闻小言论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和众多读者的喜爱。小言论兼有政论和杂文的特点,侧重于就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表明态度和见解,以此干预社会,给人以启发和指导。这种新闻样式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扶正祛邪,推进改革等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 如何写好小言论,笔者不揣冒昧,谨述一管之见。 一、求新。 “新”是新闻的特征,小言论做为新闻的一种样式,毫无疑问,必须体现“新”字。如此,才能有众多读者,才能及时影响生活。  相似文献   

3.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当今新闻评论园地里,盛开着一株惹人喜爱的奇葩──专栏小言论。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今日谈”小言论专栏与读者见面,紧接着各地报纸相继开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小言论专栏,并已成为这些报纸的“拳头产品”。这些小言论虽不是杂文,却有着浓郁的杂文味,仔细品品它的杂文味对我们提高小言论的质量大有好处。杂文味之一:笔墨精粹画形象小言论在引用事实由头或介绍社会现象时,不可避免要描写人物的形象。不过,由于篇幅所限,它只能勾勒一个比较概括的形象,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能入木三分,画出…  相似文献   

4.
韦昌国 《新闻窗》2010,(4):73-74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尤其是党报,好的评论能起到导向、压阵作用,提升报纸的声望。可以说,写好新闻评论,办好言论栏目,不仅是提高报纸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体现一张报纸品格和水平的“展示台”。  相似文献   

5.
新闻小言论作为微型化的言论,它的选题和选材,比之社论、本报评论员等规格较高的新闻评论则要广泛得多。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大大小小、天南地北的问题几乎都可以作为它的议论对象。作为成功之作,理应尽量选择那些当前众所关注的能牵动广大读者心灵的题目.  相似文献   

6.
新闻小言论要在求新上下工夫,即在问题新、角度新、观念新、语言新上动脑筋、想办法。问题新。就是所谈的问题是新近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倾向性问题。找到新的问题,还要议出深的道理来。写言论的本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论证的本领。论证过程就是说理过程,要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7.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03年10月举办的“新世纪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传递出若干国内新闻评论发展变化的新信息。其中一条信息指出,当前新闻评论的新趋势之一,就是强化了“人精神”和人关怀的功能。可以说,这种新功能是化传播界包括新闻传播界对当今大力倡导人精神趋势的一种反馈。要求尊重人、关怀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人精神的高涨,  相似文献   

8.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圾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  相似文献   

9.
当今在新闻评论园地里,盛开着一株惹人喜爱的奇葩——微型化的专栏评论,简称专栏小言论。它可以1980年1月2日面世的《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发表的新闻性小言论为代表。就地方报刊而言,目前尤以《新华日报》“细流集”、《四川日报》“巴蜀小议”、天津《今晚报》“今晚谈”等小言论专栏能经常坚持并办得富有特色,“细流集”专栏选题广泛,贴近生活;“巴蜀小议”专栏文画配合,相映成趣;“今晚谈”专栏置于报头之  相似文献   

10.
王润 《新闻传播》2010,(3):103-103
新闻小言论作为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具有短小精悍、语言生动、直面生活等特点,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报社只有坚持开门办报的思路,努力让公众生活成为新闻小言论的题材,同时在公众中培养一支新闻小言论作者群,才能更加彰显新闻小言论的"三贴近"特色,更好地发挥新闻小言论引导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国昌 《新闻窗》2010,(2):52-53
“新闻小言论”是针对某一新闻事实发表的理性认识及其论证。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新闻小言论的明显特征就是其“评论性”,在“评”和“论”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表明了自己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和观点,而且对其观点进行充分、有说服力的论证。“新闻小言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对于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提高媒体的社会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写好一篇新闻小言论,除需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等基本要素外,还要注意“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陈植源 《新闻知识》2001,(10):38-39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有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泛,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一新闻由头,实质上是新闻事实的反映和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可以成为小言论的由头。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才能成为小言论的由头呢依笔者所见,能成为小言论由头的新闻事实大致有以…  相似文献   

13.
所谓经济新闻的透视功能,是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新闻的笔触伸向经济领域的深层,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广泛联系。内在成因及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报道。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传递信息这一新闻的基本功能的延伸和强化。  相似文献   

14.
不少读者给我写信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新闻小言论和杂文这两种体裁究竟有什么区别,具体表现在哪?的确,探索一下新闻小言论和杂文的区别,了解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处,对掌握新闻小言论的写作特性和方法,自觉地运用这种新闻评论体裁是会有直接帮助的。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联系实际,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比较,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苏蕾 《新闻知识》2003,(3):35-37
近年来,一种轻便灵活的娱乐小言论,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短小精悍,字数多则六七百,少则三五百,选题灵活,形式活泼,是娱乐版的新式轻型武器。许多报纸因为采用了娱乐小言论,娱乐版办得有声有色,比如南方都市报的《娱乐四人吧》,  相似文献   

16.
新闻言论对一张报纸来说非常重要,这早已是办报人的共识。但是,再重要再正确的文章,如果读者不喜欢,或者读的人很少,那么,言论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就受到了影响。当前,读者中是个什么现象呢?我们曾做过了解,报纸所发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要新闻言论,能认真去读的读者尚不到1/5。能读新闻言论的读者,多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写材料、搞宣传、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而大多数读者对新闻言论表示冷谈和不甚关心。这就向我们办报人提出一  相似文献   

17.
新闻言论对一张报纸来说非常重要,这早已是办报人的共识。但是,再重要再正确的文章,如果读者不喜欢,或者读的人很少,那么,言论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就受到了影响。当前,读者中是个什么现象呢?我们曾做过了解,报纸所发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要新闻言论,能认真去读的读者尚不到1/5。能读新闻言论的读者,多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写材料、搞宣传、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而大多数读者对新闻言论表示冷谈和不甚关心。这就向我们办报人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使新闻言论具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导向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新闻言论。新闻传媒通过言论,阐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就最新发生的事情发表评论,直接对读者的认知内容、方式和态度产生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的舆论导向功能比较直接地体现在新闻言论之中。  相似文献   

19.
新闻言论的结尾总的要求是要精彩,要简短有力,干净利落,要前后呼应,不落俗套。尤其要注意与文章所提出的论点相一致。其具体方法可归纳如下几种:1.结论式结尾。这种结尾的方法是比较正统的写法,其特点往往是从理论原则上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如《人民日报》1994年6月2日在“人民论坛”专栏里发表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结尾段就这样写道: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在今天,我们理应让这种传统美德更加发扬光大,谱写出更多更美的护幼之歌,助幼之歌。这个结论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全篇文章的高度概括,应该说是写得相当精彩的。2.解决问题式结尾,这种结尾一般不是理论和原则上的总结,而是阐述较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意见,如1984年5月19日《法制日报》的微型论坛中发表的《查查享受“三陪者”》,结尾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记者工作不太活跃。记者大部分是定点的。定点有定点的好处。满天飞的自由记者太少。满天飞可以上下左右地谈论、比较,此地和彼地比较,现在和历史比较,夹叙夹议,写一些这样的通讯。可惜现在没有这样的通讯,没有这样的记者。世界上著名的记者都有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视野非常开阔,写文章有叙述,有议论,有文采,能够纵横拌阖。他们写的东西读者爱看。我们的思路比较狭窄,很少能够把问题沟通起来考虑。记者要写些新鲜的,人们不清楚的东西,广大读者都不大清楚的东西。我们评论性的新闻很难每天有,每天有当然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