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图1所示,有两片涂敷硫酸金鸡钠碱晶体的塑料片,在下面一片上写“光学”两字,若把这两片塑料片后面放一白光光源,并转动其中一张塑料片,当它们处于某些位置时,我们在两张塑料片的前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光学”两个字。此后,若缓慢地转动其中一张塑料片,“光学”两字逐渐由明变暗;当转到90°角时,“光学”两字最暗;当转过90°时,“光学”两字又逐渐变亮起来了,到θ=180°时最亮。你知道“光学”两字忽明忽暗的原因吗?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基金.以其一部分于1996年开始用于”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的颁发。2000年3月31日举行的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更名为“王大珩光学奖”。“王大珩光学奖”的设立是为了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我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  相似文献   

3.
在风景秀丽的钟山脚下,有一座闻名瑕迩的大学城——南京理工大学。 我国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光学测试专家陈进榜教授和他的“现代光干涉计量课题组”就战斗在这座大学城里。 “八五”期间,这个仅有8个人的课题组研制出6种不同类型,具有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光电干涉仪器,提供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国防光学计量系  相似文献   

4.
王大珩事迹     
《金秋科苑》2010,(15):34-34
“王大珩光学奖” 1996年,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基金,以其一部分于1996年开始用于“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的颁发,并已执行了三届。在2000年3月31日举行的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决定将该奖的名称改为“王大珩光学奖”,现已通过中国科技部的批准。  相似文献   

5.
1967年1月,一位年轻的研究生由北京大学来到了物理研究所.被“相中”后分配在这个所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的原理论物理研究室工作.他在这里近二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是潜心于激光物理与光学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三十余篇论文,并获得了以他为  相似文献   

6.
杜祥琬 《科学中国人》2012,(21):12-15,66
王大珩先生是令人敬仰的我国光学界泰斗,是中国现代光学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锲而不舍;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他胸怀坦荡,顾全大局,献身新中国科技事业。回顾他倡导和推动"863高技术"、关心和指导863激光事业发展的事迹,令人感动不已。一、倡导863计划功高德重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抛出SDI(星球大战)计划,紧接着欧洲提出"尤里卡"计划。面对国际上的高技术竞争与挑战,王大珩先生感到忧心忡忡,心  相似文献   

7.
简岩 《百科知识》2009,(21):1-1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高锟(美籍华人)、美国的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三人。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获奖原因是,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博伊尔和史密斯的贡献在于发明了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把人类带到了全民数码影像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用影像记录每一瞬间。  相似文献   

8.
杜学峰 《发明与创新》2011,(1):I0061-I0061
2009年12月8日,在瑞典首都斯得哥尔摩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高锟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8,(4):334-342
光电科学是现代光学和电子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光学技术、光电技术”调研组成员:王育竹 姜文汉 唐九华 吴存他 钱定榕 陈国夫 张合义 赵克功4期 全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学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4月20日,“2022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辉领衔的研究成果赫然在列。依托于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又名“羲和激光装置”“SULF”),他们在首轮磨合实验中利用SULF-10PW激光轰击微米金属靶,在靶后法线鞘层加速机制下获得了截止能量达62.5MeV的质子束。  相似文献   

11.
正如在西方一样,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这种他者意识渗透于汉语全套人称代词“他”、“你”、“我”中:如果说“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他们对“我”来说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只是一种“内在的他者”。  相似文献   

12.
沈华,生于1981,长于无锡,事业缘起于南京。 考入南京理工大学那天,不管他有没有想过这里将成为他一生科研生涯的起点,他都在那里起航了。在那里,他拿到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士学位、光学工程硕士学位,留在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工程光学系任教,又在职攻读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那里,他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15项、企业横向科研合作项目1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已有10余项获得授权;还是在那里,他自2005年以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16篇,SCI收录8篇),撰写国防技术总结报告(GF报告)4篇,合著教材1本。  相似文献   

13.
这几位,是申请成为伦敦奥运会火炬手,被拒绝的人: 他的身家过百亿美元,在“2011年英国富豪榜”上排彳亍第四,房产遍及英国,在伦敦最繁华的贝尔格拉维亚区拥有121公顷地产;他任职上校、少将,曾是英国助理国防参谋长,手下掌管着25万预备队士兵和军校学员;他获得过“最高贵的嘉德骑士”“大十字骑士”等十余个勋章,1979年还被封为“威斯敏斯特公爵”;  相似文献   

14.
他是院长.”要以学院的发展为重,把学院的利益放在最高位”;他是教师,”要尽到应有的责任,更要令学生有所期盼”;他是科学家.“只有努力学习,潜心钻研,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才能真正实现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兼好三职,他认为“重在协调”。他就是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斌教授。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七五”重大项目“光学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其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在适于模式识别和光学实现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光学神经网络中的基础技术研究与关键器件研制等方面所得到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他曾攀登过珠穆朗玛峰;他曾参与建立了南极“中山”考察站;他曾在北极展开过五星红旗;他曾和队友一起徒步考察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他是科学家,又是探险家。他——高登义,一位大气物理学家,至今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在中国古代,关于英雄的定义,是“能上高山擒猛虎,能下深海捉蛟龙”,在众人眼里,高登义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  相似文献   

17.
<正>公元前,古埃及和正处战国时期的中国便开始制造玻璃。最初,这种从天然晶体中衍生出的新材料并没有被赋予过多的使命,直到13世纪人们也不过是将其制作成眼镜或镜子,“点缀”在日常生活里。但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却在“自然辩证法”中对这项发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当时最卓越的发明之一”。事实证明,这一评价实至名归。玻璃材料的革新在光学技术的迭代与迅猛发展之下,实绩尤为突出——从16世纪开始玻璃就已成为制造光学零件的主要材料,二者相辅相成,为工业、国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每年9月,当新一届学生跨入南开大学,不管他身处位于南开区卫津路的本部校区还是迎水道校区,总能看到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 在南开大学九十余年的历史上,有多少学子艰苦求学、奋发向上。他们为母校赢得荣誉,为南开人增光。而在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就有一位南开人自己培养的土生土长的教师,她教书育人、勤奋科研,为我国半导体生化传感器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以自己的业绩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作了最好的诠释。她,就是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贾芸芳。  相似文献   

19.
龚祖同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我国应用光学和高速摄影技术的开拓者。他一生主要从事光学玻璃、光学设计、光学仪器、红外夜视、高速摄影、纤维光学、电子光学、变折射光学等研制工作。解放前,他为我国研制出了第一架军用双目望远镜。新中国成立届,在他的指导组  相似文献   

20.
蔡可刚 《金秋科苑》2011,(8):F0003-F0003
著名画家蔡可刚先生是画小写意花鸟的商手,他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佳境圣水,感悟到了飞禽走兽、鱼虾畅游的神韵。浏览他“珍禽”的画卷,犹如走进百鸟愉悦的天堂;观他的“大漠之旅”,如伴随着驼铃走在尤垠的戈壁;读他的“大鹏展翅”,如亲眼目睹了鹰击长空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