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德育环境相对于学校的德育环境和社会德育环境来说是一种依据血缘关系而形成的独有的德育环境,它有着其他两种德育环境所不具有的特点和作用.本文从内涵、特点及其优化措施三个方面对家庭德育环境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优化家庭德育环境对青少年德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构造的"空间",一种社会精心设计的"文化装置",其必然隐蔽着社会的秩序与规范,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控制与影响.因此学校"空间"蕴含着"生活德育"功能.然而,学校"空间"在促成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可能的同时,由于其道德规范的预设性、道德标准的专断性,道德逻辑的功利性.使得"空间"本身也成为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一种限度.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透视学校"空间"中生活德育的可能、机制及限度,进而促进学校"空间"生活德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更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杜威"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的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约翰·杜威是教育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重视德育并用以解决社会的问题,他的"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即通过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进行道德教育,使"学校社会化"、"教材社会性"、"儿童社会性",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相联系,对当今德育途径的探讨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4.
回归生活德育的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艳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1):108-110
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有利于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主张德育不仅仅是一种在知识层面上的传授,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把道德知识在社会中加以灵活运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让德育回归生活,其次要把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并把学科的社会性质与德育相融合.这样的德育方法仍对我们今日的教育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位一体"是一种联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对学生全方面开展德育的教育方式。从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学校与家庭结合,开展家校互动;学校与社会结合,开展区校互动这三方面来论述初中生"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体系之建立。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主流是好的,但也会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有上升的趋势。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文章从德育角度提出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德育组织机构,激发德育工作者主导作用和强化学校保卫功能的组织体系;另外从方式体系中提出德育预警、德育疏导、德育激励、德育调节、德育协调、德育保障的方式,从而形成德育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整体对策结构,以促进大学生远离犯罪,健康成长,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杨启锋 《湖南教育》2014,(12):46-47
当前很多学校把开发和应用德育课程作为育人的新平台,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课程呈现的案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难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殊不知,德育课程要真正发挥出育人化人效果,需要创造性地用活现实中的德育资源,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德育资源。换言之,要在生活场中完成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9.
崔振成 《教育探索》2012,(5):121-123
对现代社会与学校教育应当秉持一种“双向度”的思维方式来加以思考,即社会在对学校教育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有义务为学校教育预设适宜的发展环境.然而,现代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了社会上“非道德”的社会境遇的出现,从而就影响了中小学德育的效果.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境遇并承担起自救与救赎的双重使命,是中小学德育探索与实践都需要加以反思与追问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德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高校应从面向未来的高度来探索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之路,创造一种生态意义上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1.
德育实效通常被误解为学校专门德育队伍所从事德育工作的实效,这极大地影响了德育实效问题的反思和解决。伦理学新成果表明,道德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一种品性,道德教育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推而论之,学校德育也不能脱离学校所有教育者所从事的活动,德育实效实质上是学校所有教育者所从事活动的道德性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2.
约翰·杜威是教育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重视德育并用以解决社会的问题,他的“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即通过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进行道德教育,使“学校社会化”、“教材社会性”、“儿童社会性”,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相联系,对当今德育途径的探讨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在社会发展中,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弄清这个问题,是我们正确认识德育,摆正德育位置,确立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前提和思想基础。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现代社会,社会影响力已大大超过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因而学校德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无能为力,起不到什么作用。另一种则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可控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学校德育可以解决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一切问题,学校教育可以代替  相似文献   

14.
德育应回归教育的教化之本.人们在探讨许多社会问题的时候,都习惯于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学校教育.当前,社会在充分认可基础教育对学生智能发展富有成效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所暴露的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批评.学校的"育德"功能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得以实现,已成为德育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有必要对传统德育进行历史的反思,这种反思是为了赋予德育以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寻找道德的最佳适切度.反观传统道德教育,它是一种"硬塑"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将德育目标设计成一种划一的模型,通过学校和教师机械的"工作",最终把学生塑造成趋同于德育目标的"成品".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应试教育模式来完成的道德教育流程,显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德育,无论从它的价值抑或效能来看,都应该体现为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化活动,更多地表现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人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5.
于满  董芹 《中国教师》2005,(11):26-27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是当前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首要任务,但反思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科技理性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方面,德育在教育史上受到前所未有的忽视,德育仅仅视为智育的陪衬,那些关注人们精神家园的人文道德知识倍受冷落;另一方面,为追逐功利,德育也逐渐远离学生生活的世界,使得道德教育失去了生活的底蕴。由于把道德仅仅理解为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这样对受教育者来说,德育演变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存在着,教育者忽视了对学生内心的关怀,更没有把有道德的生活视为学生自身的本质要求。如此,德育实现…  相似文献   

16.
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已成为当代西方四大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之一种.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他如何在学校中实践其理论的介绍见之不多.无形中限制或减少了对这一理论的了解吸收,降低了理论本身的价值.据此在这里作些扼要介绍,以引发更深的思考.科尔伯格认为德育是学校一项重要任务。其德育理论形成于美国战后的社会转型时期,正是这种转(?)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激发他研究道德问题.他的理论设想是,青少年是德育的最佳时期,学校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德育渗透是实现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这种德育方式是学校整个德育工程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意义.文章提出了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具体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各种压力;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品德;因势利导,树立医学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在德育舞台上唱主角,这是我多年在德育实践中逐渐得到的认识。德育工作中如果能将学生发动起来,让他们出谋划策,出头露面,就事半功倍。例如,在令学校领导不放心的远离学校的社会实践中,社学生干部“发号施令”,由他们整队、分工、检查、小结,结果社会实践就井然有序,每次捧回了奖状。再如,每学期一次的足球、篮球大赛,组织者是学生会体育部长,裁判是毛遂自荐的学生,尽管比赛并不那样规范,有时还会有小小的磨擦,但球场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新的德育观改进和加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从来没有显得象今天这样紧迫。所谓德育观,是指人们对德育的根本看法和动点。什么样的德育观,就反映出什么样的德育性质、巨的、任务,就反映出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德育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一方面决定于社会状况和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取决于德育本身在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意义和效果。作为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内容之一的德育,它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的社会本质,是把反映生产关系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社会意识形态传授…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校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意义与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化德育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出路之一,也是德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构造作为高校生活化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道德践行能力,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客观要求.构造良好的生活化德育环境要把握学校、社会、家庭、网络四雏一体的生活德育环境系统,从学校生活德育环境、社会生活德育环境、家庭生活德育环境和网络生活德育环境四个方面来进行构造高校和谐的生活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