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体适能的重要性,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体适能理念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体适能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浅谈“体适能”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通过阐述‘体适能’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之间的联系,就目前其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所可能发挥的作用作概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从健康体适能角度出发,将体力活动与健康、身体适应、职业健康等体适能概念应用于高职体育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并以水利工程专业为例,针对水利系统职业工作特征在课堂中融入健康体适能练习。教学实践效果验证,通过对142名学生实验前测与后测,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教学效果的比较,结果显示:在身体舒适度、适应调节能力和职业体力活动三种工作状态中,实验班均优于普通班。  相似文献   

4.
机体对外界环境进行有效的反应就是体适能。现在,国际上健身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体适能。为了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及工作中,尽可能让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就要对健康的体适能进行追求,只有这样,健康才能得到促进,疾病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本文运用逻辑推理和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体适能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美国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实验为主要方法以我国高校的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用美国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对其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对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有积极影响;美国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广泛的影响;美国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它把科学健身的理论与方法融为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更加喜爱体育课;美国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实施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对此提出相应的时策,以期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柔韧素质是健康体适能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人们对身体素质的了解日益增加,也逐渐认识到柔韧在身体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开始重视柔韧素质的练习,但在学生中尤其是女学生中,大多数的同学不喜欢进行柔韧练习,主要的原因是还没有认识到柔韧性在人的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本篇的论述,使学生更加了解柔韧素质的重要性,加强柔韧练习方法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采取测试、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将体适能教育理念引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结果表明,"体适能"教育理念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在提高身体机能的同时,能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我主动锻炼意识,提高自我科学锻炼程度,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终身体育锻炼的价值、意义并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体适能在青少年体育培训中的运用,通过针对青少年的体育培训模式,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意识和观念。  相似文献   

9.
体适能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对陕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19名研究生的体适能实践课进行实践测试、随机抽样、访谈调查,结果显示:体适能实践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科研论文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国华  陈浩 《体育科技》2011,32(3):120-123
大学体育确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大学体育一直缺乏科学适用的、贯穿从理论课到实践课的体育理论。体适能作为区别于体质、体能和健康的运动健身新理论,对大学体育具有极好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是健康理念和体育实践完美的结合;(2)对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强;(3)能从理论到实践指导大学体育活动的开展;(4)教学评价的可测性和量化性。  相似文献   

11.
健康“体适能”教学对“阳光体育”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体适能"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并认为发展学生体适能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有利于"阳光体育"的实施,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校《体适能与整体健康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主要由理论与操作实施两部分内容构成。其理论内容的教学方式采取以学生在课前或课后的自读为主。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材附带的VCD来获取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关于实施操作部分被集中安置于教材后部分,它们与前面的理论内容相对应的,并有具体实施操作作业。书中作业纸张被设计成可以撕下来。这些作业都是以培养学生对体适能与整体健康的认知、技能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应用的实现这些目标而设计的。在做每一份作业前都有一些迫使学生去实施的要求,如先阅读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或参加被指定的适…  相似文献   

1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体育课的线下实体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之挑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学新常态。针对“疫后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的双重背景和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某高校省级精品培育项目《健康体适能》课程为例,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综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优势,结合该课程“以体育德、以体益智、以体强体、以体健美、以体促劳”的培养目标,探索疫后高校《健康体适能》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并在体适能实践教学中提出有效实施策略,以期为疫后高校相关体育课程的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助力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观念、国家政策、市场前景等方面,提出开设儿童体适能课程的必要性及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开设儿童体适能课程,培养儿童体适能师资的可行性。同时,根据儿童体适能目前市场缺乏规范性,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练紧缺的现状,提出校校联合,共同打造儿童体适能课程标准;校企合作,增强儿童体适能教练教学实践能力;兼聘挂职,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阶段,大学生正处于体能发展和个人综合素养发展需求的高峰期,在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兼顾高校学生在社交、受挫力等社会适应力的多个层面的素养发展,将大大提升高校体育综合教学成效。该文根据游泳教学需求和高校学生体适能发展需要,从理论研究视角,以体能训练为依托,探索与高校游泳公共选修课相适应的体适能指标构建原则、构建要素和构建指标,为高校学生的体能教育和体适能融合教学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索健康体适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从而系统地、更有针对性地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方法:在搜集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后,组织开展健康体适能课程实验.随机抽取健康体适能课程班级的52名男生、29名女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共计16周的健康体适能训练,通过分析实验前后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变化的显...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教育部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学生身体健康国家标准》部分研究成果发现,近年来儿童近视率持续上涨、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超重和肥胖等问题日渐突出,儿童的身体健康问题成为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体育游戏是一项融合体育锻炼和游戏的运动形式,能适应和发展儿童的骨骼、肌肉和关节,提高儿童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素质,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儿童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进行锻炼,对增强儿童的健康体适有很大的帮助,在儿童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体育游戏对儿童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希望为儿童体质健康提供帮助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30名体育特长生的速度、爆发力量等身体素质、相关身体机能为研究对象,实施有计划性的运动处方干预。通过对研究对象为期18周的运动干预验证运动处方在短期内对体育特长生的短跑、跳远、心率、肺活量、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处方在短期内,可以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短跑、跳远运动成绩,增加肺活量体重指数、降低心跳次数。建议:体育教师应该更新传统的"粗放式"训练思想,勇于尝试"精准管理式"训练方式方法,把训练效果以"量化"呈现,把握训练实情,进行更科学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王倩 《体育风尚》2023,(12):146-148
体适能的核心观念是生命在于适量的运动,与我国新时代的体育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将体适能应用于健美操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兴趣。文章以体适能运用于健美操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采用体适能教学的实验组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健美操教学中应用体适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体适能”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体育界提出,并被引入到美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由美国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制定的《体适能纲目》被作为美国编制中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的参考依据。该纲目以“HELP”(“帮助”)为基本理念,由“健康”、“每个学生”、“终身”、“个体”四个关键词组成。对这四个关键词进行研究,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关于学生的体适能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