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钓鱼》2001,(8):39-39
在夏季进行钓鱼运动时,人们经常担心容易中暑。特别是对于广大中老年人,天气炎热成为户外运动的一大障碍,长时间的高温和日晒,极易使人头晕脑胀,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 阿玛迪斯钓鱼冰帽系列产品能够消暑降温、消除运动疲劳,具有良好的醒脑怡神作用,是夏季户外钓鱼人的必备品。  相似文献   

2.
刘海钧 《垂钓》2007,7(8):1-1
几年前,宿聚生先生一篇洋洋洒洒、充满忧患意识的《扫荡碧流河》在本刊发表后,一时洛阳纸贵,令很多有良知和公德意识的钓鱼人痛心疾首。那篇作品对风靡一时的水库“打大窝、送线钓”提出了批评,尤其是鞭挞了那种“穷于往返、疲于奔命、累个半瘫”的捕捞作业式的钓鱼作风。其实,让宿先生义愤填膺的并不是这种作风把愉快的钓鱼变成了重体力活儿,远远偏离了这项绿色运动的本质;而是其对钓鱼资源的戕害——正是因为部分钓鱼人无止境的贪婪,使得本来鱼资源无比丰富的碧流河水库,在短短几年时间被钓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丁霞富 《钓鱼》2006,(20):8-8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和为贵”、“和气致祥”,万事如此,钓鱼就更是如此。钓鱼人通过外出垂钓达到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精神超脱。钓鱼本身就是图个乐趣。寻个快乐。可现如今在钓鱼活动中时常出现家庭不和、钓友问争执、钓鱼人和塘主吵闹,甚至还会出现大动干戈、大打出手等不和谐现象,实在是值得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华朝熙 《钓鱼》2005,(6):23-23
回眸2004中国钓坛,翻阅过去年《钓鱼》杂志,我以为除了十件大事七大要闻外,还应该大书特书一笔的是,《钓鱼》杂志为全国钓鱼人开辟了个很好的“争鸣”平台。诸多钓鱼人直抒已见,探讨中国钓鱼的发展、方向,对钓技钓法作了很好的交流、切磋、商榷。这在中国钓鱼史上,中国钓鱼媒体上,恐怕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如果有人撰写中国钓鱼运动年鉴,有人撰写中国钓鱼史,应该重重地大写一笔。  相似文献   

5.
田记 《中国钓鱼》2004,(10):52-52
早就听说北京平谷金海湖海子村有个钓鱼人的农家院,想去看看,又始终没有机会:8月底,恰逢参加第五十一届钓鱼比赛的沃尔德中国钓鱼队驻扎在那里做出征前的练兵,我们前往探营时便顺路造访了这家由钓鱼人高洋经管的农家院。  相似文献   

6.
去年年初,本刊编辑部刊载了一篇卷首语,在那里表达了一些心愿。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钓鱼》能够成为钓鱼人的知音与朋友。所以,我们的杂志叫《钓鱼》,我们称呼自己为"《钓鱼》人",书名号不是我们之间的距离,而是我们共同的牵念。因为,《钓鱼》是我们的杂志,也是天下钓鱼人的杂志。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钓鱼》能成为钓鱼人生活的一部分。希望《钓鱼》成为我们钓鱼人的生活伴侣,成为钓鱼人不愿舍弃的一种精神传承。《钓鱼》成为钓鱼人的记录者,钓鱼人是《钓鱼》的创造者。我们要为"钓鱼"作史,《钓鱼》也用一篇篇文章、一期期精美的杂志,书写着钓鱼的辉煌、钓鱼人的辉煌!一直以来,我们都肩负着一种义务,让《钓鱼》成为钓鱼人的媒介与桥梁。成  相似文献   

7.
陶世君 《垂钓》2005,5(1):59-59
因为北方的季节原因,许多钓鱼迷只能选择“猫冬”,或者少量几个钓迷聚集在一起,交流一些钓鱼的经验,但普通钓鱼爱好者总感觉到缺乏名师指点,难以总结出真正的技术要点。沈阳市钓鱼协会渔需商行想钓鱼人之所想,利用北方钓鱼人冬闲的时机,于2004年11月20日和27日在渔需商行里举办了2次钓鱼技术讲座。  相似文献   

8.
张新龙 《钓鱼》2014,(15):38-39
去年的夏天很热,眼看立秋已过,高温却依旧不退。苏北地区自进入伏天以来,更是滴雨未下,但就这干旱燥热的天气也阻挡不了钓鱼人的激情,也让我有了在高温条件下钓鱼的经历和感受。我对此颇有感触,现摘录两次钓鱼经历,与读者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9.
刘少才 《钓鱼》2012,(19):64-65
大连是座海滨城市,得天独厚的钓鱼环境造就了一大批钓鱼人,也培养、感染、吸引了一大批女同胞加入钓鱼的行列。大连钓场多,有海岸钓、深海钓、坑塘钓、河流钓等等,无论在哪儿钓鱼,总能见到女钓者的身姿。常言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钓场也是同理。有女钓鱼人也是男钓鱼人的幸运,  相似文献   

10.
读“标”     
文子 《钓鱼》2005,(9):18-18
在我们钓鱼人看来,最有趣味的是观看和守候浮标变化,在标象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之间感受钓鱼的乐趣,体验钓鱼的情趣。  相似文献   

11.
颜恒 《钓鱼》2006,(24):11-11
10月13日,这是云南钓鱼人欢庆的日子——云南省钓鱼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日! 云南省钓协自1986年秋成立至今的二十年间,统领着全省的钓鱼人走向自然水域。钓向竞技场。使得钓鱼人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已有百万钓鱼大军活跃在全省16个州、市的30000平方公里大地的山水间。构成了城乡现代生活的别样景致。  相似文献   

12.
邹思全 《钓鱼》2012,(9):40-41
外出钓鱼时,哪个钓鱼人不期盼有个好鱼情,希望获得好"收成"。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客观情况的瞬息万变,很难让钓鱼人一厢情愿。唯有思维活跃、考虑周到、注意观察细节的钓鱼人,才能多钓鱼。在一般情况下,鱼不是全天候咬钩的,  相似文献   

13.
张炎冰 《钓鱼》2004,(23):21-21
问:悬坠钓法盛行之后.出现了一批专业钓手和热衷竞技钓鱼的职业钓鱼人,并由此形成两种钓鱼风格一竞技钓和休闲钓。您是最早和“海狮”签约的职业钓鱼人。请问,竞技钓鱼和休闲钓鱼在技术上哪些不同?  相似文献   

14.
李好 《钓鱼》2004,(2):14-15
拜读《钓鱼》杂志社等单位倡议的2004年“钓鱼推广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一文后,振奋人心,这个倡议很有新意,同时也给钓鱼这项活动带来了新的概念。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鼓励钓鱼人亲近自然,走向溪流、江河、海洋等自然水域,同时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又绐钓鱼人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将钓鱼活动纳入到去大自然中休闲、健体、钓技交流的良性轨道。“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是倡议的核心,也是今后钓鱼活动健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夜钓的特点 1.可免去日晒和高温烘烤之苦。白天温度高,阳光灼人,就是在遮阳伞下也会汗流浃背,容易使人中暑。而夜钓温度适宜,使人感到很舒适,很惬意,有利于钓鱼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盛夏季节来临,这是一年来钓鱼时间最长,钓鱼人最多的时间段,也是一年来钓鱼最好的黄金时段。对于上班族来讲,他们可以利用晚上天气凉爽的机会,钓他个前半夜,既过了钓鱼瘾,又不影响第二天上班;对于不愿承受白天酷暑煎熬的钓鱼人来说,采取夜钓的方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钓乐济州行     
张莉 《钓鱼》2004,(23):6-8
惊险、刺激的海钓,让钓鱼人如醉如痴。痴了的人,不分国度,不辞辛苦,于11月5日~8日聚在了2004年亚细亚国际友好钓鱼大会上,在韩国济州岛风光旖旎的西归浦临海抛竿。我作为被亚细亚钓鱼联盟、韩国西归浦钓鱼联合会邀请的唯一的外国记者,自然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遇,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恨不得能记下钓鱼大会上点点滴滴的精彩,拜托风儿快快捎给我国的钓鱼人,让钓友们和我一同感受——  相似文献   

18.
钓友写真     
柏子 《中国钓鱼》2003,(4):54-55
钓鱼是我们每个钓鱼人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不仅怡情养性,而且强身健体。垂钓当中发生的许多趣事,更为我们这项活动增色不少。今天,我就介绍一下发生在我们宁化钓鱼人部落当中的一些趣人趣事,以飨众位钓友。  相似文献   

19.
张莉 《钓鱼》2005,(11):6-8,10
2004年新春伊始,本刊发出了中国钓鱼推广年的倡议,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神州大地钓鱼人的心,点燃了钓友们参与钓鱼活动的热情。“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本刊亲力亲为,举办《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以回报读者的厚爱、钓鱼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张仲斌 《中国钓鱼》2006,(12):68-69
一年一度的冬季叉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钓鱼人打破传统的观念,所谓“冬季是钓鱼的淡季”这一思想的束缚,勇敢而又顽强地走出温暖的居室,携带着钓具,走向广阔的垂钓世界。冬令垂钓除了钓鱼外,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寻找垂钓的欢乐,过一把钓鱼瘾等也是许多冬令钓鱼人的共识。但是,冬季气候确实还是挺寒冷的,钓鱼人外出垂钓,做好疾病的防治,也应提到议事日程。冬令野外,对钓鱼人最主要的威胁是寒风、寒冷、潮湿,即风、寒、湿,是致病的因素。对我们钓鱼人来说,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腰腿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