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特别是现代教育手段和网络英语资源在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上的运用,阐述努力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安军 《河南教育》2004,(10):28-28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是否具有听说能力是检验英语教学好坏的关键,也是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英语的先决条件。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就成了当前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传统教学重视读写忽视听说,而造成学生听说技能低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对英语听说技能更加重视,我们的教学以情景会话为主线来展开,学生有了更多开口说英语、用英语的机会,促进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但当然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但是重听说并不是说要轻读写,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写作同样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所必备的英语素质。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呢?对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单一使用教科书.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并不明显。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学生兴趣和需要。能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校本教材和教学模式.英语电影以其丰富的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吸引了我校师生的目光.而其巾地道的语言表达、真实语境更是成为了我们英语听说教学的宝贵素材。于是.存电影魅力的感召下.在课程政革的指引下.我们开始了英语电影配音课的教学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英语不是一门知识课,而且是一门工具课、实践课。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在听说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听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我们必须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目前国际上英语教学法的流派很多,诸如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识法等等。这些方法虽然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采用,我们应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6.
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现代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交际中学英语,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公共英语的教学中,不能再按传统的只偏重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在教学中坚持以听说领先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笔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到了一些适合电大学生特点的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章总结了笔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关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思考李力,马力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提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在学生的各种能力中,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听说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则是我们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特别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而...  相似文献   

8.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交际,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进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际。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英语教学实践来谈一谈笔者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中小学学生英语听说现状 英语听说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国家随着加入WTO以及申奥成功,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行各业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用人单位对英语口语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的青少年正在面临社会生活的挑战,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们学校是一所省级职业高级中学。我们教的班是宾馆专业。尽管进这种班的学生英语成绩比较好,但由于初中时,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片面强调英语的笔头能力,而忽略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听说能力普遍很差。我们宾馆班是为大宾馆输送人材,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英语文字表达能力,更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口头能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1.让学生轮流当值日生,训练学生连续答问。除要求值日生用英语汇报日期、天气、出勤等外,还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即掌握基本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这一目的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听说领先,这也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宗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技巧和听说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就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有效的完成听说教学任务,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缺乏热情。他们认为虽然自己学了多年的英语,但要用英语与人交谈时,却发现自己几乎就是个聋哑人。这样,他们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我认为,学英语,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实践课,脱离了实践就不符合英语教学原则。因此,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即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谈,听懂英语。否则,即使书面能力再强,如果听说能力差,我们也不能说他已经掌握了这门外语。因而我们有必要探讨口语教学法,上好口语课。  相似文献   

13.
施敏 《考试周刊》2007,(3):76-77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迫使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本文讨论了口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评估的实践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英语环境和学习氛围;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听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学习听说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方法得当。只要经过长期训练。一定能告别“聋哑”英语。  相似文献   

15.
苏州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需要大批有涉外交往能力的后备人才,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为交际而运用英浯的能力,尤其是运用交际英语的能力及自学英语的能力,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是英语教学、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新教材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我在英语教学实践方面作了一些改革的探索。特别在加强语音教学、提高听说能力方面,经教学实践的检验收到一些成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一、提前学音标 初一新生在进入中学以前,我们已了解到学生英语程度为:A、学完小学课本4册;B、学完小学课本2册;C、由于师资缺乏,学生一个字也没学过。“兴趣是学好功课的最好老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一些学过英语的学生没有“炒冷饭”的感觉。过去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初一学生在英语课本上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以及在实际运用中的不足,笔者结合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大纲,提出相应的分析和解决对策。大学英语教师应重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英语听说实践活动,以充分激发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拓宽听说空间,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终极目标,构建科学而有效的英语视听说课堂,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英语作为一种联通世界的交际用语,其地位在我国正在日渐提高。然而我国现在许多中学生学的却是"哑巴英语",英语沟通交流的能力低下。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本文以初中英语课本听说课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情境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课上的应用,探讨这两种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上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结合英语"视听说"课堂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应达到的目标,在回顾国内外任务型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任务型英语"视听说"课教学模式,并介绍我们的课堂实践。  相似文献   

19.
罗曦 《贵州教育》2023,(Z1):10-11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英语学科的教学一直贯穿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段,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难点之一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英语听说的教学方式迎来了新的改革契机,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初中英语学习提供了自主和互动的语言实践空间。本文针对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如何利用“We speak”软件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20.
听说是重要的语言技能,是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人的语言能力首先是从发展语言技能开始的,特别是听说的技能。因此,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必须先发展他们的听说技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文章从农村初中英语听说现状出发,就培养和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帮助学生摆脱英语听说困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