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纠正历史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对教材的随意解读现象。历史教师首先要树立历史大教材观:认识历史教材包含围绕教科书成套推出的教师教学指导书、视听教材、学生辅助读物等配套教材,也包含存在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各种人类历史活动的原始资料、历史著述和涉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可以有图书、实物等多种呈现形态,教师和学生本身也是有生命力的教学素材。对教材的准确合理的解读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需要、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需要、是提升教师能力的需要,新课程下历史教材解读的内涵主要有:读懂教育价值、读懂教学目标、读懂内容组织、读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3.
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直接影响和制约其教学的效果,正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所说:"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纵观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虽然已经渐渐褪去新课改之初"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浮华,但是过度依赖教参和网络,照本宣科的局面仍然普遍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语文教师钻研文本,深度解读文本,从而还原语文的本色,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下面笔者想就深度解读文本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编辑视角】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的读本,研读教材能够帮助教师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因此本期特从三个视角关注教材研读:教材编写者深度解读教材,教师多方面研究教材,学生精读内化教材。  相似文献   

5.
王连文 《山东教育》2013,(10):32-33
正确合理地解读教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读懂读透文本。才能准确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广度、精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无论是在教材还是考试中,高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时间距离所造成的学生视界差异,阅读文言文时存在着阅读障碍。这里说的解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己理解阅读文章,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读懂文章。教师自己读是前提,读懂了再指导学生读。本文试图依据古典文学的文体论、创作论等理论中的基本思想,探索高中文言文解读的基本方法,试图找到打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对教材进行解读研究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多视角解读教材的策略,即从编者角度去钻研教材,领会意图,把握特点;从学生角度去钻研教材,以人为本,贴近生活;从教师角度去钻研教材,发挥优势,活化教材。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有效、精准地解读教材是沟通学生与教材的桥梁,是打通教与学的纽带。树立系统的教材观,立足知识的整体结构解读教材,在互动节点上设计学习活动,才能更有效地把握内涵,沟通联系,渐进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读懂教材是分析学情、设计预案的核心前奏。读懂教材,涉及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及其对教学观的认识和把握。可以说,教师对教材的解构程度,决  相似文献   

9.
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承的艺术,更是心理诊断和沟通的艺术。教师不仅要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两者之间搭建有效的桥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对学生或教材解读的偏差,而  相似文献   

10.
蒋爱凤 《教师》2010,(11):58-59
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是因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我们教师去响应、去对话、去引领。“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所以,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学会深入解读文本,因为我们教师走多远,我们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1.
殷惠 《小学语文》2007,(5):63-63
一、走进文本,感悟教材美 语文课堂如何设计,首先教师要关注文本,发现教材的内在美。文本是个“丛林”,茂盛幽深,它神秘地诱惑着我们去探险,去走进它的深处。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个“披荆斩棘”的过程。你在丛林中走得多深,学生跟随的脚步就有多远。你“开辟”的路有多清晰,学生走得就有多轻松。走在文本的“密林”中.教师是个引路人,应走在最前面。  相似文献   

12.
杨伶 《教书育人》2009,(10):52-53
语言文字之基本功能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也就意味着读懂作者说话的本意是阅读最基本的要求。离开这个基础,其他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但是,仪定位于读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读透。语文敦学巾教师对文本的预解读以及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点。预解读的深度、广度和对文本潜在的准确度,往往影响着师生共同解读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底,在福州市培训者的培训会上,专家们又给我们传递了一条信息。当前小学数学教研课题开始关注最务实的话题——“要求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读懂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蓝本,是教师沟通学生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基本线索。加强对教材的认识、研究与品读是迈向成功教学的第一块“敲门砖”。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不好把握。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一、读懂教材内容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读懂了教材,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一般来讲,在读教  相似文献   

15.
时下的学科课堂教学,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更加自信,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挑战。为此,教师教学时应做到"五问"。一问:你读懂教材了吗?教材是学科教学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只有在真正读懂教材编写的意图,对教学目标的把握非常明确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二问:你读懂学生了吗?读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只有心中有人的教育、贴近人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底,在福州市培训者的培训会上,专家们又给我们传递了一条信息。当前小学数学教研课题开始关注最务实的话题——“要求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读懂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蓝本,是教师沟通学生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基本线索。加强对教材的认识、研究与品读是迈向成功教学的第一块“敲门砖”。  相似文献   

17.
研读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研读教材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视角。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视角去解读数学教材;从学生的知识经验视角去研读数学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视角去读懂数学教材。教师从学生视角研读数学教材的过程就是为学生开辟登山盘山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学工作具有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求教师对学生、教材及自身素养都要认真“把脉”。要尊重个体差异,尊重独特的生命体,读懂学生;在智慧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吃透教材;看清自己,锤炼教育能力,发展自我,做个“明师”。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材,但教师的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单一、机械地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些局限。教师通过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材设计体系及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需求,创造性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或是同一教材的单元设计,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深度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文本阅读是教师解读教材、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不可或缺的数学基础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文本阅读不被重视,放任学生自行解决现象比较多,如何利用文本阅读,读懂文本的作用和价值,值得一线数学教师重视和深思。本文列举具体课例,分析、对比、解读阅读文本的重要性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