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传 《师道》2006,(9):39-39
星期五上完数学课后,我答应在星期天带同学们去郊游,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别提有多高兴了。星期天的早晨,同学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我家。我先带领大家来到市场,准备购买一些鸡蛋煮熟后留着路上吃。卖鸡蛋的大叔称了称我带去的塑料桶,告诉我:“正好两斤。”“两斤?”我有点惊讶地问道。“没错,就是两斤。”卖鸡蛋的大叔肯定地说。“那好吧,请你给我称十斤鸡蛋。”卖鸡蛋的大叔给我称好鸡蛋后,对我说:“十二斤,去皮后正好十斤。每斤3.5元,一共35元钱。”我笑了笑和他说:“这是32元钱,九斤应该是31.5元,剩余的五角钱你也不用找了。”卖鸡蛋的大叔急…  相似文献   

2.
星期五上完数学课后,我宣布星期天带领同学们去效游,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别提有多高兴了。星期天的早晨,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了我家。  相似文献   

3.
陈海琴 《青海教育》2003,(12):34-34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其体验、感悟数学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星期五上完数学课后,我答应他们星期天带领去郊游,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别提有多高兴了。一放学就来到我家帮我做准备工作。我先带领大家来到市场,准备购买一些鸡蛋煮熟后留着路上吃。卖鸡蛋的大叔称了称我带去的塑料桶,告诉我:“正好两斤。”“两斤?”我有点惊讶地问道。“没错,就是两斤。”卖鸡蛋的大叔肯定地说。“那好吧,请你给我称10斤鸡蛋。”卖鸡蛋的大叔给我称好鸡蛋后,对我说:“12斤,去皮后正好10斤。每斤3.5元,一共35元钱。”我笑了笑和他说:“这是32元钱,九斤应该是31.5元,剩余的五角钱你也不用找了。”卖鸡蛋的大叔急忙说:“10斤,…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需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应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观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懂得收集、整理、描述、检验、运用数学信息,并能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中,从中体会数学价值并增强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7.
洪玲 《江西教育》2003,(16):26-26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东西,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1.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我们应善于结合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体验数学的情境 “体验数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即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经历这种再创造或再发现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九义”六年制数学教材第十二册(下同)关于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教学目的,是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能用比例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教材第31-32页例1和例2先用旧知识解题,然后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正、反比例关系,列出议程解比例应用题,这样做,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题方法的能力,教学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有所感悟和发现,再通过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建构具有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必然选择。本文意欲借助三则具体课堂片断实录,谈谈自己对学习内容生活化的个性感悟。联系生活教学片断一:《吨的认识》教学。师: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师:那么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作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生: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太重了,所以不能随身带来。师:在生活中你一定看…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用比例法解答应用题是一种特殊的解题方法。有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或一般应用题,如果运用比例法的思路去思考,其解法反  相似文献   

13.
一、教科书倡导的“数学生活化”实验教材通过大量的资料引入数学知识,让人“耳目一新”,教师反映数学教材“像卡通书一样,好看了,学生也喜欢看了”。但任何事情一过头就会走向它的反面,零碎的数学知识淹没在花花绿绿的画面和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有时就降低了数学意味,有时冲淡了数学学习规律。这样的教材是写给学生看的,而不能作为教师的教本,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提炼教学内容,理清每节课的数学知识点、数学思想点和数学方法点。混在生活中的“数学”不等于科学意义上的“数学”;完全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又不符合义务教育阶…  相似文献   

14.
“有不识字的文盲,没有不会算数的算盲”,这是租祖辈辈传下来的俗语。这俗语是有道理的,你到农村看一看,那些几乎目不识丁的老农有几个不会加减乘除的?他们没有上过数学课,也没有数学老师教过他们,可他们会算,是什么原因?答案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是生活教会了他们,是实践教会了他们。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学校数学教育的反思。我们的学生从呀呀学语起,父母就对他们进行有关数的教育,到幼儿大班,一般孩子就能认得数字,进入小学一年级后,每周要上5-6节的数学课.还要跟上大量的辅导和练习,结果却是越教不会数学的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17.
陈榕清 《今日教育》2004,(10):25-26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在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个弊端:教师为了教而教,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应付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使数学与生活脱节,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因此我常常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18.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成长特点,小学数学不可能像中学那样以传授抽象的知识点为主,而是要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入游戏机制,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把一些数学知识染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此,我认为可以从构建生活的课堂、重构生活的课堂课程教材、提取生活中的数学这三方面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改革。  相似文献   

19.
活动名称 :比例知识的实际应用活动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活动目的 :1 根据生活中的素材 ,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比例知识 ,同时能灵活应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通过求电视塔的高度、画广场平面图、算出滨河胜境大道所铺地砖块数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测一测” ,“问一问”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3 在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鼓励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所包含的数学知识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密切关系 ,从而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