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试从郭沫若的历史悲剧中探求其历史悲剧的矛盾冲突的特点和手法,以便从中汲取营养,为当代中的悲剧创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现代美学视角审视了高乃依的悲剧美学思想,作者从审美的时代差异,悲剧的社会功用或目的,悲剧题材的历史发展观,悲剧人物等方面分析和揭示了高乃依悲剧美学思想的特点,并指出高乃依对“三一律”的服从与超越之间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3.
4.
《奥赛罗》完全超出了一份爱情悲剧或命运悲剧而具有更深刻的社会内含和美学 意义,虽包含悲的成份,但其精神实质却是积极的。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不仅仅是悲悲戚戚, 是悲哀,而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这里恶和善都只能是指行为,而不是恶与善的本身,即不是它 们的实质。悲剧结束后,是喜获得永恒的胜利,而悲则显示出毁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6.
论郭沫若史剧的悲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1940年代的历史悲剧,是一种以历史为依托,社会为标的历史与现实同构的社会-历史悲剧,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政治色彩,但对伦理层面上道德英雄的人格创造,使之进入到对理想的人性世界的建构,不仅在现实的政治意义之外焕发出动人的美学意义,也将中国现代悲剧中的现实主流推向高峰.  相似文献   

7.
从悲剧精神、悲剧冲突及民族悲剧形式几方面分析了郭沫若历史悲剧壮美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白薇臻 《文教资料》2012,(33):165-167
作为中国引人注目的新生代导演,除近期才开始上映的《王的盛宴》,陆川凭借早期完成的三部电影,向大众展示他独特的电影世界。如果说在处女作《寻枪》里,陆川初试牛刀并由此在影坛站稳脚跟;那么《可可西里》便是他探求独特拍摄风格和自我独立价值,并广受赞誉的作品;《南京!南京!》则是陆川对于这种自我独立价值的坚守。就陆川较为经典的这三部电影来看,悲剧题材无疑是陆川所钟爱和擅长的题材,同时,以《可可西里》为代表的冷漠美学的运用,在陆川的影片中也焕发着令人着迷的光芒。本文将分析陆川的这三部电影,从色彩的运用、人物的塑造、题材的选择等方面入手,试探其电影中蕴含的冷漠美学和悲剧美学。  相似文献   

9.
哈代悲剧小说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以其创造性的“环境与性格小说”丰富了悲剧美学 ,他笔下的人物大多以其震撼人心灵的悲剧显示出不同的美学品格。本文以哈代悲剧小说中不同的主人公为例 ,探讨哈代悲剧小说的美学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左边 《陕西教育》2009,(7):145-147
曹禺先生在他的戏剧创作中主张"悲剧的精神是要极端的";但先生正如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悲剧作家一样,并没有从理论的角度对悲剧的本质特征作出系统的阐述和定位.本文试图以曹禺先生的剧作与部分创作感言为依托,探索"悲剧精神是要极端"的内涵与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元好问在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鉴赏上,从悲剧美学的精神层面,努力追求本真元气与英雄之气、风云之气,从而达到纵横开阖、诗情驰骋的创作自由境界.表现出对宋代以来道学传统的背离和摈弃,构成了元好问独具特色的诗学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这一动态生成的活动离不开历史审美教育的观照。文章通过思考初中历史课程中历史审美的概念,探讨现阶段初中历史审美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承担的使命,并提出对历史审美教育的些许展望。  相似文献   

13.
序跋不但是郭沫若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见证和记录了他整个人生历程;序跋中留下了其思想、文艺观变迁的印迹,是郭沫若思想史、艺术史和心灵史的写照;序跋内容涉及作品创作过程、出版经历以及作品的接受情况等,是全面理解其作品的必备文献。此外,他的序跋写作也有自己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悲剧可分为广义的悲剧和狭义的悲剧 ,《史记》中的悲剧性散文属于广义悲剧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崇高性是悲剧艺术最基本、最具社会意义的美学特征,千百年来不仅许多艺术家和理论家对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而且古今中外无数杰出的悲剧艺术,通过它们的悲剧冲突、悲剧人物和审美效果充分体现着悲而壮烈,悲而英勇,悲而畅快的崇高美,使悲剧艺术散发着恒久迷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莎菲情结的悲剧性体现于莎菲灵与肉冲突的悲剧心态及其个体人格与社会秩序冲突的悲剧精神之中,其表现形态是苦闷意念的内显和狷傲性格的外露,蕴含着斑斓多彩的悲剧美质和丰富深广的时代、社会内容。莎菲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类心灵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美学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郭沫若形成了他诗歌形式论、审美目的论以及审美风格论等美学思想,从而建构起了他的浪漫主义诗歌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悲剧的有无一直是中外戏剧界关注的焦点,也存在许多争论。文章认为中国存在古典悲剧和悲剧理论,并从古典悲剧的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结局三个方面简要论述其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根本上是由于封建礼教以及家长制的迫害而致,这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但其具体原因尚可探讨。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与东汉末年的经济状况以及由这种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造成焦刘悲剧的社会原因;深刻烙在焦刘二人身上的封建文化以及焦刘二人的性格亦是造成他们悲剧的重要原因。社会、文化和性格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把焦刘二人一步步推上了绝望的道路。焦刘二人的悲剧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美学意义、题材意义和现实意义,至今仍给世人以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主义思潮迭起的二十世纪,莫里亚克既坚持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又融合了现代主义观念和宗教思想,以家庭为舞台展示了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时代背景下人的罪恶,深入挖掘罪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灵与肉、善与恶、沉沦与复活的痛苦挣扎中具有了悲剧精神并最终获得了宗教上的救赎.莫里亚克的创作既继承前人,又开拓创新,为西方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了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