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的是说话、写话能力,而所说、所写的内容,主要从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得到。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小学生直接感知周围事物的思维过程,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前提。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要做到“会看”。克鲁普斯卡娅说:“在大多数情  相似文献   

2.
要拥有“十减一”的智慧,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一个观察事物的多角度。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看事物不仅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甚至多面。看清一个事物,得从不同角度来看:看正面,还要看反面;看现象,还要看本质;看现在,还要看历史;看这种条件下的表现,还要看那种条件下的表现……这样,才能把一个事物看透,避免片面性。同样的道理,写话题作文,对一个事物进行议论时,也应从不同角度议论,才能议深议透。  相似文献   

3.
量词的比喻功能,就是把语言中某类事物所习惯使用的量词加以变换,代之以用表示某事物形象的词作度量该事物的临时性量词,并使之不用喻词就能对事物作具体而生动的比喻。例如: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29课《天上的街市》中的一句:“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句中的“朵”平常是用来修饰“花”的,“花”是美丽的,用“朵”来修饰“流星”,就会使人联想到流星像花朵一样美丽。这种按照名词(“流星”)所表示的事物的形象,找一比喻词(“朵”)来作临时的量词,实际上是一种修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哲学教材中有两处“看本质”内容:一处是第三课在讲“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看问题要看本质、看主流(以下简称第三课“看本质”);另一处是第五课在讲“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下简称第五课“看本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两个“看本质”有何异同?怎样理解?下面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请专家学者指正。笔者以为,教材中这两个“看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表现在:首先,两个“看本质”的含义不同。第三课的“看本质”,实际上是看…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哲学教材中有两处“看本质”内容:一处是第三课在讲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看问题要看本质、看主流(以下简称第三课“看本质”);另一处是第五课在讲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下简称第五课“看本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两个“看本质”有何异同?怎样理解?下面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请  相似文献   

6.
“兴”也叫“起兴”。南宋朱熹解:“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范垂长先生在《先秦文学详解》中解释:“兴,特点是借助其他事物引出正题,常常触景生情,通过景物委婉隐约地寄托诗人的情意,具有含蓄暗示的性质。”这里不容忽视的是“其他”一词,因为它是判断诗词中是否起兴手法之关键。简言之,判断“兴”手法主要是看前后诗句所写的事物是否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如果有,则不应认为是“兴”的手法。  相似文献   

7.
所谓“陌生化”,是一种重新唤起人对所看事物兴趣的方法,它要求人们对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事物保持一种“陌生感”,保持一种新鲜感。儿童阅读教学中采用“陌生化”,旨在让儿童对文本进行细读,激发儿童文本阅读的积极性,调动儿童文本阅读的主动性,让儿童对文本进行欣赏和品味。一、“陌生化”阅读:内涵与意义课文是儿童直接感知的文本。教材文本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时常和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在对  相似文献   

8.
一、从“沧海桑田”看“历史生态观” “沧海桑田”原本是人们对时光流逝,事物变化过于迅速的一种感叹,今天,我们正好可以借用来展开对“历史生态观”的讨论。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沧海桑田”:它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因素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当孩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时候,家长不妨反过来问问:“你看这是什么呢?”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探索事物的兴趣。一天,我们领着孩子散步,走至一处建筑工地前,见工地上有辆吊车正在吊水泥板。孩子停住了脚步,目不转睛地看着。看了一会,他问:“爸爸,这是什么?”我们即反问他:“你仔  相似文献   

10.
物理问题中,经常要说明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成正比”或“成反比”两种。然而,教材所强调的关非是“正比”和“反比”,而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先看《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正比:两个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随之起相应变化,如儿童年龄的增  相似文献   

11.
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个道理 ,许多学生已经懂得 ,他们所缺乏的 ,是观察生活的本领。所以 ,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解决观察的方法问题。老舍先生曾经说过 :“一个人 ,有他的思想、感情、面貌、行动…… ,一件事物 ,有它的秩序、层次、始末……能把它逼真地记下来并不容易。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 ,寻根追底 ,把它看全 ,找到它的‘底’ ,因为写作文必须有头有尾 ,一开头就要想到它的‘底’。不知全貌 ,不会概括。”要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就必须在“把事物看全” ,找到它的“底”这两方面下功夫。启发学生把人物或者事件“看全…  相似文献   

12.
一、读读题目,明确要求这次习作是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作文从内容看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有可能实现”的想象文;二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式想象文;三是“有可能实现和不可能实现”两者结合的想象文。同学们还得知道:想象是指在已知的材料上,创造出眼前的事物或未曾见闻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来。科学家由于异想天开,人类才能上天  相似文献   

13.
请看下列两组句子:第一组句中划线词语,分别放在中心词“春”、“师”、“门”,“物”、“产”之前,表示事物的时间、所属、方位、性状、范围等,它们在句中充当定语,这是古今汉语一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小语第九册第三组教材由讲读课文《古诗三首》、《草原》,阅读课文《田寡妇看瓜》,独立阅读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读写例话”“事物和环境”与基础训练3组成.这是一个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的教学单元.“事物和环境”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学习这一组课文,要让学生弄清文章中事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作者所讲的事物产生于什么环境之中,这个环境有什么特点,事物和环境是怎样连系的,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要联系具体环境去理解事物.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事物  相似文献   

15.
“看”,即观察,这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有目的有侧重地看许多值得看的事物,关键是教会学生看的方法。可先确定小范围的静态的事物作为看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我们有不少学生在练习写事物时,总是写不具体。空空洞洞,言之无物。那么,怎样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用数字写出“怎么样”先看《李时珍》中的一段话:“他整整花了二十七年,终于编写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好些数字,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药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忽视知识的教学是失掉基础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好奇,安排悬念,设置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进行一些“过五关、斩六将”、“看谁先跑到终点”、“谁是小‘一休’”等的竞赛活动,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经常设计“你也来摆一摆”的教学环节。如:在新授《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能力定位】事物的特征 ,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具体地说 ,就是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 ,特别是相类、相似事物的不同之处。如青城山的“幽” ,峨眉山的“秀” ,华山的“险” ,黄山的“奇” ,滇池的“阔”。写说明文 ,主要是为了把有关事物、事理介绍给别人 ,解说给别人 ,让别人获得有关的知识。但是 ,别人读了 ,了解得是否清楚 ,还要看我们是否抓住了事物特征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所以 ,写作说明文的最大难点一般不在说明顺序 ,也不在说明方法 ,主要在说明事物的特征。【要点阐释】事物的特征往往不止一个 ,仔细观察、研究、分析 ,…  相似文献   

19.
要指导学生把一幅图或几幅图的内容准确生动地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表达出来,应按照看─—想─—说─—写四个步骤进行。“看”是“想”“说”的前提,“说”是“写”的基础,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一、指导学生会看图,培养观察能力第一,要指导学生会细致入微地看,培养良好的看图态度和习惯。构成每幅图的各种事物,都是作者有目的地精心设计的,每种事物又有其各自的形象,表现其不同的意义。所以,对图中每一事物的姿态、颜色、形状、结构以及时间特征、空间位置,对人物的身份、年龄、表情、动作行为、语言、心理活动,以及各事物…  相似文献   

20.
1.一分为二地看问题;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认识事物关系的能力。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论述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依存关系。例如“学与”,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2)主次关系。例如“成绩缺点”、“奉献与索取”、“个人集体”等,就要分清主要与次,主流与支流,切忌平均使用笔。(3)取舍关系。例如“自卑自强”,自卑会使精神萎靡,未先衰,才华和智力被埋没在哀之中;自强是事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