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如何通过建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为此,文章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究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视域下,加快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改革有其必要性。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该课程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就课程改革的思路进行了一定阐述,以期提高安全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四史”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了生动鲜活的历史素材,对于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强化使命责任担当、抵御西方不良思潮的入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史”教育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高校要了解两者在目标上、内容上、方法上的内在关系,深入分析“四史”教育推动思政课改革的价值旨归,通过“整体式推进提高改革整合性、问题式推进加强改革精准性、实践式推进推动改革多元化”三方面路径,以促进改革质量的提升,使青年大学生在“四史”教育中熟知历史、传承精神,从而努力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青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校园违纪、违法和犯罪案件频繁发生,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愈来愈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如何根据"90后"大学生凸显的心理特征疏导情绪、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扎实开展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大思政"教育的内涵、"大思政"教育对高职思政教育的新要求,以及我国高职思政教育的现状。重点叙述高职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途径,以期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必修公共政治课,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育人作用。“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目的是用“四史”教育指导教学、照亮现实、远观未来和回归初心,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90后"女大学生失联、遭遇性侵以及遇害等事件接连不断发生,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从"90后"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现状,分析女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从而提出符合"90后"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措施,即集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方面的合力,共同提升"90后"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质量,为"90后"女大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8.
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技术技能类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这并非由于国家号召决定的,而是与社会需要决定的,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与互联网时代息息相关。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本文认为只有具备工匠精神,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才会在互联网社会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这更应该是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核心理念,也是其改革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9.
程明  戚中美 《文教资料》2013,(12):159-160
文章对"90后"大学生呈现的个性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90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着重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四位一体"法,以期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发挥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扩大招生,《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也在渐渐地改变它原有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现状分析、必要性并对其教学改革途径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目前学界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界定的几种具有代表性观点出发,认为明细其上位概念、学科立场以及历史文化语境在界析概念时至关重要。基于此,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教育属性、以学生习得直接经验与即时信息内容为主体,以形塑大学生价值观与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并与理论教育相辅相成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思政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途径。“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社会大资源挖掘不够“深”,“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实践教学、搭建资源平台力度不够;思政课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思政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明确方向和具体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理念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视野,指明了新方向。“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责任。善用“大思政课”推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通过“大思政课”拓展大课堂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建设大师资体系,完善育人队伍;创新教学大平台,优化教学方式;瞄准育人大使命,回应时代需求,进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4.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改一般讲授法为体验式教学法,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教学,实现以"实践性"教学促进"理论性"教学的转变,不断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程全面涵盖了基础安全文化知识与职业安全文化知识,旨在提高高校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论证了大学生安全文化作为高校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并以福州大学为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的人员结构、学生数量和素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已经无法满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改革方法进行了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宿舍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文化思想交流的主要场所,是高校开展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教育方法及建议,来提高高校宿舍安全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张艳 《教育探索》2003,(9):49-50
“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大学生思想品德课‘课型’教改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于2002年11月组织了“黑龙江省首届高校教师‘课型’创新教学观摩暨研讨会”。由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等首批课型教改实验校的教师提供了“六课型”观摩课,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三门思想品德课的“参与型”、“研究型”、“辩论型、“案例型”、“体验型”和“咨询型”教学课型,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肯定。会后经抽样调查显示:认为大学课型改革“非常必要”的占58.1%,认为“有必要”的占40.8%,两项合计高达98.9%,认为“改不改都行”的仅占1.1%,“没有必要改”一项为0。课型教学改革在高校教师中获得如此高的认同,表明在高校开展“六课型”教学创新,不但具有必要性、可行性,而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优势,然后对“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包括提炼思政元素,丰富教学资源;强化教学浸润,彰显育人效果;创新教学方法,焕发育人活力。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社会矛盾,例如悬殊的贫富差距、日益严峻的恐怖问题等。大学校园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基地和社会的缩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上述社会矛盾。加之,现在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安全观念意识淡薄,面对突入而来的安全问题束手无策,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显得越发关键和重要。同时,高校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建立新校区。然而新校区的选址一般考虑在人员较少的城乡接合部,并形成多校区多层次办学格局,导致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复杂化和校园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局面。因此,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与维持高校正常生活、学习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密切相关,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亟须着重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以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