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占代汉语里,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充当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就是词类活用。一般来说,辨别实词活用的主要方法是成分分析法,即从其语法结构和词汇意义上分析该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起到什么作用。介绍词类活用的文章已很多,因此本文仅给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小窍门。  相似文献   

2.
学生之所以认为文言文难懂难学,主要是词语造成的障碍。我在教学中侧重在如何确定文言文实词词义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掌握文言实词词义的确定方法。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把握文章大意,准确解答题的前提。文章中出现的实词,有常见的实词和非常见的实词。对于常见的实词,需要学生根据语境确定其具体词义:而非常见的实词,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推断能力,掌握一些确定词义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石占国 《考试周刊》2014,(30):33-33
<正>翻译文言文,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翻译所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为了保证试题的区分度和阅卷标准的统一度,命题人往往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作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语法现象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以及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一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  相似文献   

4.
实词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它是教学重点难点之一。如何教?我认为,“对比定位找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实词的词性及意义(职能)往往是由于它的语法位置(岗位)的变化引起的。下面以《鸿门宴》的例句为主,分析之。一个句子中不同词不同语法位置充当不同成分,一般情况下是有规律的。比如名词常在主语、宾语、定语的位置,动词形容词常在谓语的位置。如果位置发生变化,我们就要考虑其词性意义也是否相应发生变化。这时我们就必须瞻前顾后,看这个实词前后有哪类词,有哪些句子成分,相互构成什么关系,从而确定它在句子中充当什么“职…  相似文献   

5.
【考点说明】“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告诉我们两个信息 :一是“常见实词” ,主要指教材规定的340个实词 ,这是考查的范围。即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 ,单音词和复音词 (联绵词、偏义复词 ) ,一词多义 (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 ,常见的通假字 ,词类活用 (使动、意动、动词用做名词、名词用做形容词、名词用做状语等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 ,也就是说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多义的 ,那么如何依据“语境”选择含义 ,也就是“在文中的含义”了。这是考查学生运用积累的文言…  相似文献   

6.
师俊杰 《快乐阅读》2011,(11):126-127
一、考点点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考点阐释第一,"常见文言实词"是指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高考考查的实词并不限于高中语文教材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实词,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也涉及一些规定之外的实词。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除了复习好课本内容,还要适当扩大实词的复习范围。  相似文献   

7.
词类活用是汉语中一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些语法功能 ,当然也具有了某一新的意义。辨别实词是否活用 ,主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 ,如果句中的某一实词用它原来的词性的意义解释不通 ,就可能活用为另一类词了。如“一狼洞其中”的“洞” ,原作“窟窿”讲 ,名词 ,但在这里解释不通。该句的主语是名词“狼” ,“洞”处在动词谓语的位置上 ,陈述“狼”的动作 ,“洞”显然地活用作动词了 ,作“打洞”讲 ,这样就讲通了。初中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这种现象 ,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在句…  相似文献   

8.
兼类词的基本条件是:语音相同,词义相关。兼类词的特征是:至少具有两套对立的功能系统。兼类词的主要类型有:实词与实词的兼类,虚词与虚词的兼类,实词与虚词的兼类。兼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词义派生,词类活用,模仿欧化语法。吸收方言用法。  相似文献   

9.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我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推断、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 一、语境分析法 文言实词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实词的含义,上下义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如"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中的"贾"字。  相似文献   

10.
实词考核历来是文言文教学和高考应试的重中之重。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固然十分重要,但若能在此基础上善于运用一些判断技巧,则更能提高学生根据上下文语意来准确判断词义的能力。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略举几例。一、借助词性或成分搭配来判定词义同现代汉语一样,在文言文句子里,一个文言实词的词义是受其词性限制的。同时,一个词可能有多  相似文献   

11.
对《史记》中"且"的词性、词义与语法功能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察,穷尽地描写出了它的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前者包括名词、代词,后者包括连词、副词。并对《史记》"且"的个别特殊语法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最大的难点,主要是由于时间的变迁引起了语言的变迁。明白这一点,我们将现代汉语与文言文对比着学习,就容易多了。基础较薄弱的考生,巧用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划分、词性的判断的方法解答文言文疑难题,往往会事半功倍。一、实词词义的推断《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历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情况,就词义而言,考查的应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但其中有一部分却是中学生尚未接触,而名篇中却…  相似文献   

13.
由于语言系统和语言环境的变化。文言文中很多实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些意义现在很少使用.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实词学习的困难,进而影响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而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实词理解也是重要考点之一.不管是客观题的词义辨析判断,还是主观题的语句翻译,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对实词含义的理解。大多数实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尽相同,而命题者常会将某一实词在甲语境中的义项移用至乙语境中,  相似文献   

14.
语法化是一种语言演变的过程。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卖义词向虚义词转变,由功能实词向语法功能词转变。英语中许多单词和句型也是英语语法化的结果。语法化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于介词搭配,词义引申,时、体系统等方面。对于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彭华姣  章海波 《初中生》2014,(Z3):45-47
正考点透视1.实词和虚词。实词大多为课文有注释或者文中关键性的词语,包括重要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虚词考查它的意义和用法。2.翻译句子。一般选择文中包含常见文言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重要语句。3.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归纳文段的大意和中心。4.分析人物形象。一般直接提问文中的人物是个什么样的人。5.品味作品的语言,揣摩其技法及作用。6.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就文中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做出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古诗文阅读中必考的考点。2005年高考,16套试卷全部涉及。备考文言实词,最根本的还是要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和用法,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但在具体的考试做题中也存在一些容易掌握的破解词义的技巧,这里介绍四点。一、通过分析语法结构来确定实词的词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  相似文献   

17.
文言词中一词多义现象极为普遍。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察,除了考查学生实词的积累情况以外,突出强调了判定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重点考查语言推断能力。所以考生在掌握足够量的实词以后,重点应放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要求上,掌握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虽然情况比较复杂,但只要根据“字形”(象形文字)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理顺并掌握词义的来龙去脉,最后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多义词在语句中的含义.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文言实词词义解题的准确率、文言翻译的得分率,提升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积累实词。而实词的积累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异读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其中,对词类活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又是重中之重。和古代汉语比起来,现代汉语的用词规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学生们的语法知识又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生之所以认为文言文难懂难学,主要是词语造成的障碍。我在教学中侧重在如何确定文言文实词词义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掌握文言实词词义的确定方法。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把握文章大意,准确解答题的前提。文章中出现的实词,有常见的实词和非常见的实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