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弓 (一)弓的长短和运动員身材高矮的关系一般的来讲,身高的人,手臂則較长。身矮的人,其手臂则較短。因此射箭运动員根据自己的身材选擇弓是个值得注意的問題。一个彈簧称,当作用于它的外力超过了它的彈性限度时,这个彈簧在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形变即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因此,个子高的射箭运动員,手臂较长,不应使用太短的弓。因为把弓拉滿时,很可能超出了弓的彈性限度,而使弓失去部分彈力,  相似文献   

2.
该项研究考察了在心电周期中体态的摆动、瞄准时间、心脏循环周期和手指的第一运动的放置与射箭的命中率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有一组杰出的男女箭手,他们分别使用弯弓、合成弓、自由式或裸弓。他们共计射出了240支箭,分为优中差三等。同时,专家们对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这次分析是在一百天以内通过两种以上的机会进行的。在体态摆动的区域内,用同等的压力中心的运动和在所有箭手与所有射箭命中率的试验中的重要变化(P<0.05——0.001)来进行测量。当射箭的命中率降低时,体态的摆动区域有增加的趋势。这种增加在体态中已过大,因为射箭命中率低是由当全身放松地站立和侧身瞄靶时作成  相似文献   

3.
《宋史》一书是记录整个宋代文化、经济、政治以及教育制度等的一部比较全面的书籍.射箭作为古代的一项比较盛行的运动项目,在《宋史》中也被很好地记载了下来.射箭运动经过不断发展种类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射箭运动在宋代的流行不仅仅局限在上层统治者,平民老百姓对射箭运动的喜爱也可以在《宋史》中寻得踪迹.  相似文献   

4.
射箭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先秦时期,它还是人们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礼仪。本文专门谈一谈与射箭紧密相关的“弓”。 早在六千年前,弓已被用为杀人武器。殷代甲骨文有猎取飞鸟的射具“矰缴”和弩的象形文字。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部落间战争。但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动觉感受性特征。研究假设,射箭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影响动觉感受性,运动员的持弓臂与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存在差异。方法:以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动觉方位辨别仪为实验仪器,以32名射箭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考察不同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与运动幅度感。结果: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低。运动员拉弓臂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明显低于持弓臂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结论:优秀射箭运动员腕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的动觉感受性明显优于一般运动员。运动员持弓臂的腕关节和肘关节动觉感受性明显比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差,而运动员持弓臂的肩关节动觉感受性要优于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  相似文献   

6.
射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射箭技术的核心是用力。近年来世界水平迅速提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动作用力结构的合理性,已成为在技术上研究的中心问题。就目前技术动作看,似乎用力僵硬、动作松散、节奏不强是影响创造高成绩的障碍。但仔细推敲这只不过是现象,实际是组成射箭动作的各用力环节结构不合理所引起的。那么,哪些部位是构成射箭动作的主要用力环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持弓臂的用力,二、撒放动作的用力结构。剖析和探讨这两个主要技术环节用力结构的合理性,这对于我们选择适宜的训练途径,迅速提高我国射箭运动水平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射箭运动是以上肢力量为主的运动项目,在体能训练中侧重于静力练习。持弓臂以伸展肌群为原动肌,开弓臂以收缩肌群为原动肌。对称用力在命中率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伸展练习对防止疲劳、体能恢复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射箭运动中伸展练习是重要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8.
以12名运动等级为一级的射箭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引入射箭项目力量训练实践中,结合射箭项目专项技术特点时其进行为期8周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其训练前后积分肌电(IEMG)、12支箭固势-撒放时间以及黄心命中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射箭运动员肌肉协调用力的能力,及其在固势-撒放阶段对弓的平衡控制的能力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力量训练,是今后射箭项目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射箭运动是辽代一种重要的娱乐和休闲活动,“射猎”、“射木兔”、“射虎”、“射鬼箭”和“射柳”都是人们所喜爱的娱乐活动,对于辽时期的射箭运动的研究是一项比较有价值的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历史考证法,以及通过查阅其他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辽代射箭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射箭技术评价指标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运用Qualisisy红外光点测试系统、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Noraxon肌电遥测系统等对国家队射箭队运动员进行测试,对运动员的射箭动作技术进行分析。结论:1)姿态角、肌肉用力激活程度、举弓阶段主要用力肌肉激活顺序、举弓、开弓时间等的一致性可作为射箭技术评价指标;2)各动作阶段所用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技术评价指标,但开举弓时间比与中国国家队射箭成绩正相关;3)基础平衡的足底压力中心指标可作为身体素质、选材及成绩预测的参考依据;4)射箭运动员实射时身体在前、后方向上的稳定性较差,主要与腹背肌力量的不均衡及没有专业运动鞋有关;5)运动学及肌电学都表明,中国射箭训练对举弓、开弓阶段的重视不够,背部肌肉用力特征不明显,撒放技术合理性不高。建议:1)快节奏只是个别运动员的特点,不能因为团体比赛时限缩短而过多强调快节奏。2)采用振动法或不稳定支撑面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力量训练。因为这两种训练方法不仅可增加肌肉力量,而且可使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本体感受器得到训练,从而增强对射箭动作的感觉能力;3)为射箭运动员定制或选择有防滑块鞋底、前后上翘程度符合运动员脚型特点的射箭专用鞋。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文化     
雕塑《射》,生动地塑造了一位年轻女箭手在箭离弦瞬间的飒爽身姿,给人以力与美享受的同时,使观者产生无限的联想。作者没有拘泥于射箭运动的种种“要领”、“规范”,而是借鉴了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法,熟练地运用雕塑语言,着力刻画了射箭运动的韵律美。你看那女运动员,杏目圆睁,长发随风飘起,上身微微后仰,左臂伸直左手用力握弓,右臂上屈右手张开作发射状。  相似文献   

12.
田爱莲 《体育科学》2003,23(5):96-101
对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男、女各12人:一般射箭运动员男、女各12人进行研究。采用美国产cybex—770力量测试系统研究运动员的力量特征,证明射箭运动员的持弓臂外展肌PT(峰力矩)大于内收肌;慢速PT、总功大于快速的PT与总功,且优秀运动员比一般水平运动员表现的更明显,射箭运动员持弓臂的外展肌总功与内收肌总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合理选用弓具与弓片,是射箭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条件。作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设计的意见,我们认为有一定价值,现予发表,供有关部门研制弓具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射箭队不断取得好成绩,其中不乏历史性的突破。中国射箭开始“看起来很美”。的确,中国射箭队近期的成绩正呈上升的趋势,但由此得出中国射箭即将迎来明媚春天的结论还言之过早,甚至是言之有害。应该看到,中国射箭运动的全面振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是,中国射箭如何社会化的问题。一项运动,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基础,它的兴盛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射箭冠军赛上,中国国家射箭队总教练、韩国籍教练杨昌勋在谈到中国和韩国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体委第一次把电子竞技作为全国第99个体育运动项目,一年半的时间里,多少个第一在这一新兴的领域里诞生:第一个中国电子竞技运动馆落成、第一支国家电子竞技运动队成立、第一批国家电子竞技运动员产生、第一个全国电子竞技运动会冠军诞生、第一个电子竞技专业设立、第一个中国职业化电子竞技俱乐部出现……今天,《电子竞技》杂志——国家批准的第一本电子竞技专业杂志也创刊了。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是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关爱的,尤其是当她还很稚嫩、很不成熟、甚至  相似文献   

16.
射箭运动是一项协调性很强的肌肉耐力性竞技体育项目。因运动员运动姿态的单一性、颈肩肌肉的相对静态性以及动作的反复性等特点,决定了射箭运动员的颈、肩、腰部易容发生运动疲劳性损伤。本文分析探讨了射箭运动员损伤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康复训练手段与防治措施,以期为教练员制定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彦东 《山西体育科技》2007,27(1):24-24,28
本文分析了射箭运动中持弓臂出现僵硬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调整方法及措施,可供业内教练员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射箭运动是奥运会中的一项重要竞技项目。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论述了建立正确的射箭撒放动作是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有关键。  相似文献   

19.
挽弓当挽强     
马湘君,这样一个名字理应属于湖南姑娘,可是,偏偏是一位山东女郎拥有它。而且,她的爸爸,她爸爸的爸爸,还可以再往上推,都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那么,她为什么叫“湘君”呢?她说:“哎呀,我也说不来。”马湘君是射箭运动员,九项全国纪录她保持着六项。天天泡在射箭场上,44磅拉力的弓一天得拉上二  相似文献   

20.
采用 HF—Ⅱ型红外光点运动分析系统,对国家射箭集训队的19名男子队员的身体环节瞄准动作进行三维测试。对测得的原始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得出结论:①持弓臂与拉弓臂在瞄准过程中相互配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持弓臂与拉弓臂朝身体的背侧面做相向运动;另一种是持弓臂朝身体的腹侧面运动,而拉弓臂朝身体的背侧面运动,并且大多数人的躯干有朝身体的前方倾斜的趋势。另外,各环节中瞄准动作幅度最大的是拉弓臂,其次是持弓臂,而肩部及躯干的运动幅度较小。②高质量箭的瞄准动作技术特征为持弓臂与拉弓臂的动作幅度较大,动作平稳流畅,且运动速度较快。但肩部的运动幅度小,表明肩部的稳定性好。③初步提出了瞄准动作基本原理的具体要领:运动员在开始瞄准时,有规律地对准“靶心”附近某一位置,然后较快地、平稳地及准确地向“靶心”逼进,在不停顿地开弓过程中,完成箭的撤放。④首次发现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在临近撒放时,拉弓臂普遍存在“反向”动作的不良技术,以及在瞄准过程中,持弓臂与拉弓臂的配合形式,有相当数量的人存在类似于“内合”的不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