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晓娟 《考试周刊》2015,(43):18-19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散文家。在文学上,培根被认为是英国随笔的开山祖师。他的散文文字简洁凝练,充满入世精神,有浓郁的风格。杨自伍先生翻译的培根的随笔《那喀索斯—论自恋》,不仅再现了培根散文先叙述后议论的文风,更保留了原作结构严谨、构词巧妙、措辞凝练、笔锋雄健的意韵和神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杨自伍先生的翻译技巧,探讨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翻译过程中,其意韵与神韵是如何再现的。  相似文献   

2.
英国散文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国文学的光荣和骄傲,就其对世界文学的重大影响而论,其重要性并不在那被称为英国王冠上的宝石——莎士比亚的戏剧——之下。英国散文生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16世纪末。由于时代的需要,英国散文家在本民族语言——英语——的基础上,汲取古希腊、罗马散文、希伯来的哲学和文学经典——《圣经》和法国蒙田的随笔等的营养创造出来。英国散文一旦生成之后,就朝气蓬勃向前发展,到了18世纪,英国散文就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圆熟、作者队伍强大、名家名作众多,以及深受读者青睐等诸多综合因素而凌驾于欧洲其他文明国家散文之上,对欧洲各国散文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随着世界性的文化交流浪潮的汹涌澎湃,英国散文对异国散文的影响更向全世界范围扩展开去。特别是英语日渐成为国际性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英语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外语,作为英文典范之作的英国散文名家名篇,也就成了这许多国家大中学生学习英语时经常朗读背诵的篇章了。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约翰·密尔的《群己权界论》(今译《自由论》——笔者),亚当·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可以写诗歌吗?有些老师允许学生写诗歌,但那也是在文学创作的范围内(文学社里的活动),大多数老师不会鼓励学生写诗歌。他们认为诗是一种最没用的文体,我们的语文书教学生写记叙文,写议论文,写说明文,写应用文,但是从来没有教过写诗歌。诗歌是一种有别于小说、散文等的文学体裁,它的自由、抒情、凝练、含蓄、象征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的创作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过程,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无法给一首诗像给一篇记叙文一样打出准确的分数。一首甲老师认为是好诗的,在乙老师的眼里或许是“臭诗”。但是诗歌写作是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历经一代又一代散文作家的辛勤探索和努力实践,新时期文学以来的四川当代散文创作已然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不仅拥有了一批在全国散文界享有较高声誉的散文名家,其散文创作更是受到散文评论家和文学理论家的重点关注。本文以四川主要散文作家作为理论观察对象,力图从他们对于散文文本的审美建构来分析四川当代散文的掘进和扬升,深入探究这种掘进和扬升所富有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散文新论     
在我国文学的长河中,散文和诗歌一样,向来被奉为文学的正宗。我们的祖先,几乎是从能够使用文字的那一天就开始了散文创作。现在公认的最早的散文集便是《尚书》,以后的发展更是代代不衰,鍾事增华,蔚为大观。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散文也是发展变化的。现在的散文的概念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我们要谈论散文、运用散文这一概念,首先应该明确散文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处延。  相似文献   

6.
问者:洪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们知道,您曾获得过全国首届冯牧文学奖&;#183;青年批评家奖、第四届全国鲁迅文学奖。最近,我们又听说您获得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应该说,您是一位很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同时您又创作了好多散文、随笔等作品,也是一位作家。因此,我想首先请您谈谈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人们常以诗文并提,诗指诗歌,文指散文;又常以文学文章并提,文学指文学作品,文章指非文学或文学性不强的常用文体,亦即散文;又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大文学体裁的提法,散文则又指的是一种文学样式。这里,文、文章、散文,都具有“散文”的含义,但实际上,这几个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不仅出现  相似文献   

8.
浦家齐 《上海教育》2014,(34):61-61
最近,有媒体报道,一批来自英国小学的数学教师与上海的基地学校教师在展开教学交流时,发现彼此间重大的差异,"英国老师教学时更发散,而中国老师更强调推理的逻辑过程"。 在英国老师眼中,"中国老师课前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课后共同提高,而且中国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聚焦能力,可以说是上海数学教育对我们最重要的经验"。而在中国老师看来,"英国老师在交流时展示的鼓励学生寻找答案的能力非常强,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们对老师教学时的个性化发展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北京文学》上读到了厉彥林老师的散文《人民,人民》。
  厉彦林老师是写散文的高手,这么多年虽然与他从未谋面,却读过很多他的散文及散文诗作品。印象中他把散文当作雕刻,总是讲究细节的准确和完美,讲求整体的层次感与棱角分明,读了便有雕像般的景像在眼前久久晃动。  相似文献   

10.
敬爱的方老师:我是初二年级的一名女学生,酷爱文学,心甘情愿做缪斯的孩子,妈妈却不允许,她不支持我,说我学习紧张,文科方面已很不错,硬是把我的文学读物全封了起来。我的语文老师是从名牌大学出来的,她很理解我们,尤其喜欢我,她知道我热爱文学,就鼓励我,并且还拿出她的书送给我看,有《诗刊》、《读者》、《伊索语言》、《徐志摩散文选》、《鲁迅小说全集》等很多书。老师中与她截然相反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她极力反对我们看“不正当”的书。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知如何是好。方老师,最近我们这儿书店来了一批新书,有《复活》、《红与黑》、《珍妮姑娘》、《嘉莉妹妹》、《巴黎圣母院》等世界名著普及本,价格也相当便宜。我买了《复活》、《红与黑》、《珍妮姑娘》三本,共23.1元。当然这都是我平时的零用钱,妈妈不会知道。方老师,这些书适合我看吗?我这种做法对吗?可我太爱文学了!我应该怎样面对我的家人及老师呢?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人类以艺术的语言对自己日常心态、生活存在的观察与表达。在散文家的笔下,有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有微妙莫测的心灵天空。他们往往能透过事物表象,洞察其真谛,将读者从平凡的处所带进飞扬的极乐世界。阅读散文能勾起我们的生活体验,激起我们的情感共鸣,令我们沉思.令我们扼腕长叹,令我们愁肠百转……  相似文献   

12.
一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曾留学英国,其散文作品与英国随笔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散文理论及创作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也有许多一致,因此可断定他的散文受英国随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为了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加强对唐代文学的研究,我们需要一部收录尽量完备、编纂体例精当的《全唐小说》。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处于繁荣时期。诗、词、赋、散文(骈文与古文)、小说、变文等各种体裁都有不少优秀作品出现,不过,相对地说,以诗、散文中的古文和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在文学发展史上,各自形成了一座高峰,足以代表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柳宗元除了提出许多先进的文学主张之外,更以丰富的创作实绩为中国文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实现了对散文体裁的变革,最具代表性的如韩愈的碑志,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创作,不仅成为灿烂的文化遗产,更对散文文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都背诵过课文。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背诵的目的是各有不同的。有的是因为老师要求必须背诵,而不得不背,以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也有的是为了记下某个名诗、名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而我们提倡的背诵,主要的目的是在于锻炼我们的口才。  相似文献   

16.
散文的概念在演变中不仅有散文与非散文的区别,也有文学性散文和实用性散文的区别,在文学领域内,后者的区别更为本质,但常为人忽略,虚构作为一种创作技法,在大学性散文中的存在是由文学的形象性要求和话语叙述的特点决定的。虚构与真实并非不相容的概念,合理的虚构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使散文走向更深层次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散文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又富有生命力的文学样式,对各种年龄层次的读者群其影响力都大大超过了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散文的创作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但散文的理论探讨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因此,从散文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解读两方面对散文发展与繁荣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散文,顾名思义,随心而得,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正是因为散文"形散神聚"中的"形散",一些老师在教学时散文散教,让学生坠入教学的迷雾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散文教学唯有做到纲领式设计和板块式生成,才能让我们通过整体把握、细处揣摩,真正品味出文本的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和文化美。基于此,笔者对于散文教学如何落实教学思路的纲领式设计和板块式生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有人公然鼓吹“玩文学”,他们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一切的一切”都玩没了。我们现在来讨论郭秋良散文的美学倾向是有意义的,因为他的散文有健康深厚的意蕴,有近些年来被人淡漠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内涵,以在英汉散文翻译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高健和夏济安翻译的华盛顿·欧文的文学代表作品《英国乡村》两种译本为例,从散文节奏表现、翻译用词以及翻译语言使用等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散文翻译中的具体体现,以期为译者主体性与散文翻译提供一些参考,促进我国散文翻译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