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制度要求和教育对象成长需求确定辅导员职业准入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并分析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辅导员职业准入内容,可以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特点对辅导员准入总结出科学的标准体系和考察、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2.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把智力单一化、简单化、模式化的做法,从新的角度阐述并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及发展的潜力;认同"多元智力理论",即承认多元智能的存在,既然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就可以使用不同的智力方式去学习,那么就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因此,多元教学评价应运而生;然而,无论怎样评价,最终这种教学评价必须与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对接,使得学校的好学生就是职场的好职工,这种教学评价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钱益民 《成人教育》2013,(11):104-106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尽快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标准,并且要依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关政策文件、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以及辅导员职业功能的变化来制定。它规定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为高校选聘、任用辅导员提供参考依据,为辅导员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取得的进展,显现出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然步入了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新常态。对辅导员队伍准入制度的优化与完善,是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鉴于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职业化、专业化初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采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的现状与问题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系列文件精神和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新常态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准入环节的优化路径:推行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完善高校辅导员选聘机制;优化并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以能力本位评价理论和胜任特征模型理论为基础,剖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的层次结构,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根据我国关于职业化及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构建由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空间四个部分、十个方面构成的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以期为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构建在理论目标和实践操作上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准入与退出机制,对于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影响辅导员队伍准入与退出机制设计的因素分为共性因素和特殊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年龄四个方面,后者包括学历、学科背景、责任意识和工作绩效四个方面。辅导员准入与退出机制设计应遵循科学、规范、可执行原则,正激励原则和量化指标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王慧敏  冯娟 《考试周刊》2012,(69):161-162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品质的导师.人格品质的楷模。辅导员工作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辅导员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当前辅导员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角色定位模糊.职责不明确:工作定位边缘化,工作效率较低;专业化程度低下,教育管理水平有限:考核评价弹性大,随意性较大;专业归属不明确,职业化趋势较弱。辅导员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但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问题和困境,如何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以物理韧性、组织韧性、制度韧性、技术韧性和心理韧性建设为着力点的“韧性”理论不断发展,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文章基于韧性理论,以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为目的,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赵鲜梅 《学周刊C版》2024,(16):155-158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维护安全稳定、抓好班级建设、开展就业指导等多项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14年《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发布,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和各级能力标准,也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需要辅导员立足新时期岗位职责的要求,从精细化管理角度出发,扎实做好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在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其走向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之一。新时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课题。高校辅导员面对新的课题,应与时俱进,提高认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2.
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逐步推行高考多元评价制度改革。目前,人们对于高考评价制度改革的多样化倾向不太熟悉,对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茫然。本文力图从高考存在的目的与价值出发,分析我国高考多元评价制度的内涵,以及现在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韩冰 《科教导刊》2019,(11):172-17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具有天然的角色优势,但也存在着就业指导专业知识欠缺、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工作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需要高校重视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性培训,做好辅导员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辅导的系统培训,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完善就业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入学之初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通过危机意识培养、有计划有步骤的就业教育、就业心态培养、就业信息搜集技巧等多方面的指导,以提高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障大学毕业生顺利进入社会工作,已成为民生关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鉴此,从辅导员的角度探讨新形势下强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玲 《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10-13
据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迈入了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受就业大环境的影响,加上残疾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就业难问题尤为凸出。以某大学某学院的听障大学生做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分析、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听障大学生的特殊性,并对其就业现状和困境做了描述,在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通过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大方面,对听障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就业环境差、就业难、待遇不平等、遭遇用人单位歧视等问题是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和理智思考的现实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用人单位的经济指标、学校的教育科目设置和就业指导、社会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管、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健全等。分析各种现象和原因,有助于解决实际中的困难和难题。  相似文献   

18.
弹性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仅靠传统的就业形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大学生弹性就业空间广阔,方式灵活,快捷高效,适应性强,只要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转变意识,培养创业精神,社会各方为大学生弹性就业制定相关导向性的激励制度,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适宜的保障环境,那么这种新型的多样化就业模式将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未来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剖析了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缺欠,提出大学生应该提升自身职业意识,完善职业生涯设计,转变自己以适应当今就业市场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的毕业生工作,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工作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盲点和薄弱点,阐述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充分就业提供服务、协调各方关系、缓解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等工作的重要作用,科学引导大学生更好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