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由于加拿大的大门逐渐向中国人敞开,这个美丽富饶的国度越来越吸引众多中国内地人的目光,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股移民加拿大的热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察到移民加拿大似乎越来越艰难。于是,更多的人想了解,这几年国人移民加拿大的状况到底怎样?将来移民加拿大的前景又会如何呢? 从历年来加使馆签证数据说起 自1997年以来,中国内地居民移民加国的人数激增,1998年达到9000多人,1999、2000年更是突破了1万人。然而,据记者调查,2001年7月份之后,中国内地移民加国的人数就已经出现下滑趋势,开始走下坡路了。  相似文献   

2.
移民加拿大创新高 中国人移民加拿大从90年代末起逐年增多。据加拿大联邦移民部最新资料统计,2000年中国移民加拿大的人数突破历史纪录,达到3.6万人。这也是加拿大10多年来一个移民来源地年度移民数的最高纪录。该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12月27日,加拿大一共接纳移民22.4万余人,其中中国大陆占了16%,数量超过了90年代中期香港移民潮高峰时的水平。据世界日报报导,近10年来,中国两岸及香港特区三地移民一直是加拿大移民的最主要来源地,几乎接近总体的1/4。香港特区在90年代是加国移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芬兰一直因其"奇迹般"的优质教育而受到追捧。这个北欧小国早在1980年以前就已经是一个移民国家。现在居住在芬兰的移民约有14万人,占其540万居民中的2.4%,其中最大的移民群体来自邻国瑞典、俄罗斯、爱沙尼亚,但也有9000名索马里人、8000名伊拉克人、8000名中国人。对于直接接触学生的教师来说,这种多元文化趋势意味着他们必须具备为来自不同文化、种族、宗教背景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华南地区为主体的中国人向泰国迁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并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达到高潮。以在泰国、中国华南地区搜集到的一手资料及外文资料为主,对中国人外迁泰国的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对泰国华人的数量和构成及移民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欧洲大多数国家可称作多文化社会的国家。这些国家相邻地生活在不同的少数民族和种族群体中。例如,波罗的海国家中俄罗斯民族作为少数民族人数不等地定居在爱沙尼亚人、拉托维亚人和吉普赛人等本地居民中间。移民或侨居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摩洛哥人及其他来自原法国殖民地的人,代表着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样,英国有大批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多米尼加的移民,还有二次大战后把英国选为移民地的欧洲大陆人(例如,波兰人)以及为了就业而去英国的欧共体的国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160万土  相似文献   

6.
纵观俄罗斯历史,在每一次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教育改革都是一场革命、一次"断裂":沙皇俄国时期教育的"欧化"、苏联时期教育的"苏维埃化"、俄罗斯时期教育的"西化"。这三次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改革都是社会变革激进取向的结果。从文化视角探索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即俄罗斯民族根深蒂固的集权制传统和永久的大国意识。  相似文献   

7.
刘声 《留学生》2014,(5):45-47
正改革开放以来,截止到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自1990年以来23年就增长了128.6%;中国也从1990年的全球第七大移民输出国,上升为全球第四大移民输出国。移民更倾向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传统的移民国家,是中国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国,同时也包括了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8.
《世界教育信息》2008,(3):19-19
据意大利《欧联时报》报道,根据意大利户籍、移民管理机构最新移民统计数据,近年来意大利移民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移民输入国。2000年意大利移民数量仅为当地总人口的3.9%,而2007年意大利移民总数已达到450万人,占当地总人口的7%。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近代史上的移民政策演变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选择性移民政策时期、开放式移民政策时期、限制排斥移民政策时期。外来移民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发展都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们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是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以前,外国人移居缅甸的历史可以根据缅甸的历史发展进程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外国移民数量和特点随着缅甸历史和政局的变动而不同。1988年后,随着缅甸新军人政权的建立,大量的中国人移居缅甸,成为缅甸的新移民。不同时期的外来移民对缅甸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也对缅甸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广角聚焦     
中国成人才流失最大国百万精英滞留海外 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接近140万留学生,居世界之最。目前,中国派出留学生累积总数达到了150万人。2010年的数据显示,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成功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已达2900万人,高等教育规模已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年授予博士学位数居世界第三。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需要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3.
从俄罗斯国家安全理念出发,无监控的移民是构成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之一。非法移民导致俄罗斯"影子经济"泛滥,经济关系犯罪化倾向严重,甚至由于非法移民的低工资要求导致大量俄罗斯公民被排挤出某些经济部门之外。另外,在使用非法移民劳务时大量的侵犯人权的问题随之产生。《俄罗斯联邦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移民登记法》、《俄罗斯联邦境内外国人法律地位法》和《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由于战争和中国所设郡县的推动和影响,中朝移民活动进入了频繁期,一些移民特点随之呈现出来。这一时期,移民迁移的方向主要是从中国内陆到朝鲜半岛;迁移的路线兼有海路和陆路,但以陆路为主;大规模迁移的原因主要来自迁出地的动荡局势和迁入地的相近文化;中国移民到朝鲜半岛之后有些会二次迁移,主流趋势为自北而南遍及半岛。同时,大量中国移民迁入,也为朝鲜半岛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举人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儒学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明代永昌地区举人数量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分布不均衡。地理位置、儒学建立的先后、统治者的重视程度、地方官员的执政措施、重大历史事件、生源质量、经济能力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了举人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然而,永昌地区的移民主要来自于洪武时期的大姓移民和谪戍移民,本身具有儒学素养,在开科以前就有一定的儒学成就,不能仅以科举人才数量来衡量儒学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6.
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后,中国人便开始大量地进入美国。100多年来,美国政府对华人实行的移民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期:1848—1882年实行自由移民政策,1882—1943年排华期间实行限制和禁止华人移民政策,1943年迄今实行配额移民政策。本文对美国政府在这三个历史时期对华人移民政策的内容、演变的原因及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无论是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创立,还是社会的发展,移民都起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本文试就外来移民在美国独立革命时期的作用作一探讨.(一)在世界民族形成的过程中,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最具特色的.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外来移民在北美大陆共同生活,相互影响,逐渐融合成为美利坚民族.自哥仑布发现美洲以后,欧洲各国对新大陆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1607年英国第一批移民到达北美,开始了有组织的移民活动,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陆已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在这期间,荷兰人、瑞典人、德意志人、爱尔兰人等也不断涌入,从非洲被劫掠的黑人则是戴着锁链被强制移民北美的.164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移民有25000人,1690年达到25万人,以后每25年人口即增加一倍,到独立战争前人口已增至300万人.  相似文献   

18.
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面积2220.2万平方千米。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  相似文献   

19.
明初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规模最大的移民,其中有一部分因各种原因移民到甘肃,明初移民甘肃的来源除由政府组织的移民外,主要来源还有军队驻扎与家属随从、民屯等,民屯包括政府招抚无地农民、罪犯和政治迫害者等。明初大约有50万人从不同的地方、通过各种方式迁移到甘肃各地,他们或戍守或屯耕,促进了甘肃的开发,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甘肃的民族构成格局,对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海水到处有华侨”,在现今世界五大洲散居着为数众多的华裔移民达三千万之多,中国移民经历了古代移民和近代移民两个过程,方式上也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区别。本文试就中国人民移居海外的历史原因进行探讨。古代中国人民移居海外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国内经济、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国际城市。与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