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学校教育是以"关注社会"为其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为追求社会的均质化、地方性知识的失语、民族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割裂。可通过以关注生命发展为目标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以成全生命自由为宗旨重组学校课堂教学、以尊重生命差异为基础重设学校评价体系的具体策略重构民族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生命化课堂教学策略是体现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有效教学策略。在探讨了特教学校"关怀生命"和"关注差异"两种教学策略基础上,文章着重就生命化课堂教学策略实践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应立足于残疾学生的实际,充分关注并正视其生理障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及教育评价等方面着手,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新论点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是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也是校长和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围绕该问题,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对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创生性的探索。 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1.确立了学生发展与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以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生命个体为目标,无论是在教学管理,还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都要体现对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我们要搞学校教育改革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改革现有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加快山东省特教学校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就山东省特教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追随新时期特教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发展需求与价值取向,通过调查针对目前现状,力求从教育思想与发展对策,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科研活动与场地设施,经费保障与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加快特教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以实现自我的价值为目标,学校须对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其实践能力以形成综合思维;塑造其道德品质以确立积极理想。为此,学校教育取向须转化,应以生本理念消减应试追求;以综合教学增进潜能发展;以关怀心态激发品质生长。要能达到良好成效,学校教育实践可采取以下策略:优化体育活动,融入自然教育;力行劳动实践,承担劳动责任;丰富校园文化,渗透学科美育。  相似文献   

7.
品德教育是一个师生共同生活的舞台,其价值诉求与学生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品德课程改革应该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指导理念,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过程和生命的质量,这是品德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一、品德课程的编制(一)确立生命价值取向的品德目标,强调师生双方的生命价值实现品德课程的设计者要了解个体的生命发展阶段,遵循其生命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在设计和编制课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而生命视角中的教育评价是指通过评价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生命发展潜能,促进学生生命主体意识和个性素质的不断生成。为了达到学生生命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个性素质的发展,学校的教育评价应当符合以下标准。一、评价标准多元化教育评价实质上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来判断教育活动的成败,因此,教育评价标准的确立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关注。教育目标集中反映了社会和大众的教育价值取向或教育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念与研究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教育价值是指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学校教育者以人的生命需要为基础,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定位.可以取理论与实践积极互动、共同创生的研究类型;可以直接关注学校教育层面的价值取向问题;可以关注其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可以追求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精神取向。  相似文献   

10.
形塑乡村教师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教育情怀,与教育的“人本”理念高度契合,并对于建设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下教师的工作任务指向工具性价值、学校的生命关怀氛围淡薄、教师的生命自觉意识的缺失、教育情怀生成机制残缺等阻碍了乡村教师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教育情怀的生成。基于此,教师的工作任务应回归生命价值之本;重构学校生命关怀氛围;教师增强自身的生命自觉意识;完善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生成机制,是推动乡村教师生成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教育情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阐述学校教育评价强调的是教育价值的"增值"、即评价的最终目标在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指出现实的教育评价中仍存在着诸如模糊认知教育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漠视被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及无限放大的功利性取向等有悖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偏差。基于教育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关注与提升人生命意义与生命感受过程的认识,提出教育评价应在努力建构教育评价双方的主体性价值需求、在极力"张扬"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彰显学生价值的舞台主张。  相似文献   

12.
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派纳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的“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教育理论,从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实践、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多个侧面批评了传统教育和现实教育中的弊端,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提高残疾学生生存和发展能力是特教学校的办学目标,劳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加快发展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各地发展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注入了强大动力;而转方式、调结构、建设低碳环保经济社会的宏观目标,也为特教学校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这些都使得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正呈现多维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主动引导学生发展需求,如何实现生命教育教学目标的多元价值取向、设计体现学生生命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进程、包设体现学生生命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这三者成为构建有效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唤醒了人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发展生命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遏制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动因。作为教育重要构成和兑现教育本质决定性因素的教育评价,必定取向发展生命的价值追求,并致力于撬动生命的发展。但由于教育评价与生俱来的科学性、人文性、复杂性等特性及其操作难度,由于教育实践对教育评价价值发现、评价技术创建等不足。由于教育的本质追求与现实的社会需求的经常性错位——高考的选拔性功能与教育者培养理想的人的教育理想的错位,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与社会、家长对人的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差异等,评价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制约新课程改革纵深挺进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16.
微格教学:历史演变与当代诉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教师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范式发生了转换,即由关注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技术理性"转向关注教师作为生命个体价值实现与教育智慧生成的"价值理性"。在此背景下,微格教学在经历技能训练取向、认知发展取向与综合化发展取向后,在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要求下,将致力于教学目标综合化、教学过程合理化、教学形式多样化与教学评价实践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所谓学校教育,指的是将知识、兴趣、技能、经验、情感等众多要素融于其中,也包含了对学生的价值观、处世态度、品德塑造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正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直接体现,所以,课程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层级目标和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课程价值取向含义进行分析,从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分别论述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指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价值取向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中小学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其价值取向的核心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潜在性,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实现,有效地将学生的自身成长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即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需要。从不同视野下探寻多方价值取向的诉求,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教育对象的阶段化、教育内容的时代化进行反思,进而完成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及教育者价值取向的重构。  相似文献   

20.
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是课程设置主体对课程设置效用的判定和目标的优先选择,是设置主体在进行课程内容排布、体系建构过程中所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包含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内容,具有主观性、差异性、变化性、层次性等基本特征。它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经过对社会需求的统合,具象为能力发展目标、知识发展目标,并最终体现在课程体系之中。确立正确的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必须遵守社会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以及全面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