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提切利在"帕齐阴谋"事件这个政治敏感时期处理艺术相关问题时,以《朱丽亚诺》论题为切入点,有力地提供了重要而有价值的依据。波提切利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对洛伦佐时期佛罗伦萨上层社会审美趣味以及在此影响下形成的视觉艺术风潮的回应。  相似文献   

2.
波提切利 (1446~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期著名画家,他的父亲是一个皮匠,像当时许多手工业者一样,父亲本想让波提切利继承父业,但波提切利从小就喜欢画画,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当时佛罗伦萨城最有名的画家那里学画。 在波提切利那个时候,大多数画家画的都是宗教故事中的人物,波提切利却与众不同,画了许多非宗教题材,其中最有名的作品之  相似文献   

3.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目送》是龙应台对亲情深切体悟的一篇散文。文字简单无华却字字匠心,情感淡静真诚而饱含哲理,回环往复的结构恰到好处地升华了主题。  相似文献   

5.
据说维纳斯的胳膊在19世纪出土时还完好无损,右手提着将要滑落的裙裾,左手托着金苹果。可不知在何时何地两条胳膊神秘地失踪,给世人带来无限惋惜。从那以后,“断臂的维纳斯”成了“缺憾的美”或“美的缺憾”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
苏晓花 《学苑教育》2012,(18):29-29
泱泱中国现代散文史,郁达夫是一个异类,他不同于鲁迅的冷峻深刻,林语堂的诙谐睿智,胡适的轻松闲适,而是有其超乎一流的文学禀赋与丰富至极的创造能力,本文和大家一起赏析他的一篇作品。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般娇羞,遮遮掩掩;那么,我要说日本作家清冈卓行手下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更是“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那般朦胧,百看不透,令人浮想联翩,意兴盎然。作者一开篇就这样写道:“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一个奇怪地念头忽地攫住我的心。”这里作者着  相似文献   

8.
李敏 《高中生》2015,(6):7-9
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生活片断,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语言特色,有的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有的凝练含蓄,情理相谐,意境深广。正因为如此,散文的语言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朗诵中慢慢鉴赏,细细品味。这里以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春之怀古》为例进行散文语言特色的鉴赏。  相似文献   

9.
李敏 《初中生》2015,(6):7-9
名家名篇春之怀古张晓风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相似文献   

10.
读琦君的散文,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好象在一片空灵而透绿的草地上漫步,不知不觉就被引领到作家创造的那片天地里,温婉而醉人,让你踯躅盘桓,流连忘返,使你的心灵一次次得到新的洗濯,变得明净清爽。 琦君先生在本文中要揭示的是人生最真实的一面,即人活着总要经受各种痛苦的考验,而只有在饱经离乱忧患之后,才会真正领悟出痛苦的内涵,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历经磨难、痛苦,人的心灵会不断升华,变得越来越慈爱、悲悯,直到为天下苍生的痛苦而痛苦,为天下苍生的忧患而忧患,成为一粒晶莹、剔透的珍珠。  相似文献   

11.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这是一首融诗情、画意、乐理、禅趣于一体的优秀山水诗。诗人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巧妙的描摹方法,在诗歌领域中创造了神奇而迷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历代学者褒贬不一,程度略殊。解放前,一些人对其山水诗推崇备至,甚至吹捧它高出陶渊明的田园诗;建国以来,一些学者又走向另一极端,对其山水诗采取贬斥和轻视的态度。实际上,谢灵运的山水诗自有其不朽的艺术价值,思想内容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实事求是地指出其山水诗创作的成就与局限是很必要的。就此,本文拟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2期刊登了厉佳旭先生的文章《维纳斯真的必须失去双臂吗?》,在这篇文章里他对清冈卓行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残缺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并不能带来美感。2007年第8期上发表了唐子江先生的文章《可贵  相似文献   

14.
姚炳辉 《学语文》2004,(2):12-12
一、语言上“虚实相济”作者开宗明义,亮出观点: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很坚决,很主观,不容分辩,大有强迫人接受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如此秀丽迷人”,全在于“某些东西”烘托;不错,“某些东西”是有两个定语限制,但寻思究竟,又恰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读完第二段,似乎有些着实。作者既感到这是“从特殊转向普遍”的“飞跃”,也认为这是“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其中“普遍”、“完整”无疑即“某些东西”,相对于它们的是…  相似文献   

15.
"江南女子的婉约",是多数人对盛新凤老师执教风格的评价,这位来自浙江湖州的女老师从长相、声音再到执教风格,都浅浅荡漾着太湖的微波。她就像这个季节该有的桂花香,打开窗,香气便飘入,这般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仿佛盛老师的教学风格是这样清新、自然。以《去年的树》《"番茄太阳"》《青海高原一株柳》三节公开课为例,本文重点探讨盛老师清新自然的课堂文本解读过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万事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万物不是十全十美的。维拉斯的美虽然不是完整的美,但是她失去的还是给她带来预想不到的新的美的原因。美的不是残缺,而是对残缺无可奈何的叹息,断臂的维纳斯带给人们的是遐想美,是人们对完美的追求。生活中的“美”的实现的确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失去,也就有缺憾。但是请相信残缺的确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也是一篇历久弥新、经常在公开课上出现的传统美文.综观众多教学设计,无不依靠声光电等现代教学手段作辅助,竭尽所能再现老舍笔下的画面;但笔者以为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这些设计忽略了语文阅读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品读、感悟、联想.  相似文献   

18.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是他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读他的作品,往往给人一种朴素、清新、自然的生活本色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能“把生活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色彩、那种美丽、那种节奏,把生活的那种丰富、多变、复杂;或者是单纯,或者是朴素;把生活本身的这种色彩、调子,再加上作家对它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王凤莲 《中学文科》2007,(9):138-138
米洛斯的维纳斯向我们展现了因失去双臂而拥有的美。人人都在讨论残缺,赞美残缺,歌颂残缺,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缺憾就是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