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语言学角度理解隐喻,具有一定的弊端。对于隐喻的理解应建立在心理语言学的基础上,隐喻是人们对日常知识和经验概念化的一种手段,反映的是人们较为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对隐喻语言理解并不需要特殊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隐喻使用其他的事物来描述实际事物,这一种手段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工具。隐喻在促进语言长期发展和构建、帮助人类更好的理解世界以及人际关系的维持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吸引了来自各领域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学科的专家的研究兴趣。本文旨在基于心理学语言的角度,并对其中的隐喻进行分析,讨论隐喻理解中出现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隐喻语言理解的语用和心理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学家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语用学家认为,隐喻语言违反了话语交际准则,对隐喻语言的理解包含对语用含意的一系列推导,其理解是间接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们对日常知识和经验概念化的一种手段,反映了人们较为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对隐喻语言理解并不需要特殊的认知过程。从多学科、多角度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广义上来说,言语理解就是受话人把接收到的语音映现为语义的过程。简言之,言语理解就是深入理解言语符号背后的意思,即提取隐藏在言语句外部形式背后之意的过程。言语理解是心理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5.
语法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认知心理过程,也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语法隐喻现象的语言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语法隐喻化形成的概念隐喻及人际隐喻的语言认知过程做了解析。文章认为语法隐喻现象的更高层次即是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它们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的语言认知运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卉子 《海外英语》2012,(9):264-265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渗透性说明了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说明了人们对新领域的概念和非具体、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证明。因此,对于隐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7.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主要理论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影响深远.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并在实践教学中应用该原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自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合著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隐喻研究在认知科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媒介。诗歌是隐喻的海洋,该文以舒婷《致橡树》为基点,探索隐喻和诗歌的关系,分析隐喻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以及隐喻为诗歌所带来的文学效果,帮助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语言学家从语义角度提出的比较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根本无法阐释隐喻本则以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和语境的功能为基础,重点论述语用学是如何大显身手,阐释隐喻的。  相似文献   

10.
词汇能力是正确而流利地运用语言的基础,在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英语词汇量不足且记忆效率低下,笔者基于心理语言学中有关记忆研究的理论来探讨如何能更有效地记忆英语词汇,并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探讨词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白琳琳 《考试周刊》2010,(47):30-31
本文以LakoiT提出的体验哲学观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身体隐喻,揭示了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验证了语言现象与人的身体经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雁 《林区教学》2008,(7):107-108
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三个方面研究外语习语的认知特征。研究发现,许多习语与概念隐喻有密切联系,具有高度理据性。可以进行语义分析的习语,比较容易理解。相似性与任意性一样,都是语言的基本特点,只是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基础,重新构建概念体系的跨领域学科。身体经验和认知的相互结合,丰富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也催生了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诞生。隐喻主要包括结构隐喻、实体隐喻、方位隐喻和语法隐喻,分析这些不同的隐喻,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身体和客观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总结与回顾了隐喻研究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重点探析,本文共探讨了四个问题,其中包括国外对隐喻的相关研究、对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分类的概述、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探讨以及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趋势的今天,在外语教学方面如何帮助学生成为有效的交流者确实是语言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但如果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来考虑这个同题,似乎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改变一些传统的外语教学观点,从而使我们找到一些解决同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开始流行起来。网络语言作为一门新兴语言,很多人对其意义还不甚了解。因此,为进一步地研究网络语言,引导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其意义,本文将对网络语言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这一被人广为接受的新兴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8.
自我修正是语言非流利的表现,是探索语言产出心理机制的线索之一。在外语交际中,自我修正因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水平、语言心理、语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分析中学生口试中自我修正的特征,有利于英语教师明确英语初学者口语产出规律,促进我国口语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思路,阐述基本范畴词汇、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一词多义的教学,指出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之下进行词汇教学能为学生带来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背景的不同,使得隐喻翻译过程中折射出了不同文化和思维之间的特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对中国古诗的隐喻翻译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分析中国古诗的翻译策略,体现英汉两种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