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主义课程与科学主义课程的历史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主义课程与科学主义课程作为两种重要课程类型,两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渊源,两者的关系也并非人们所认为的只存在着冲突和对立。从课程史的角度来看,两者自产生以来经历着一种“统一-对立-融通”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人文主义课程与科学主义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吸对方之精华,去自身之糟粕,共同推动着课程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连锋 《教育评论》2014,(7):144-146
人文主义课程与科学主义课程在西方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两种课程观的历史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人文主义课程为科学主义课程的萌芽孕育了土壤;科学主义课程起步晚,但发展更为迅速;人文主义课程和科学主义课程曾经历了长期的冲突时期;人文主义课程和科学主义课程最终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相对的课程流程与倾向,它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课程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世界课程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曾有过结盟与对峙、分离与整合的复杂历程,最终,二者由对立走向统一,形成了科学人文主义,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要。因为人类在战胜自然获取极大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需要获得精神扩展与人性的张扬,在两者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生完整的价值。用科学人文主义的观点设计课程,既重视科学知识又重视人文知识,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和目的,把各个学科与人的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文教育、精神陶冶成为课程的主旋律,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STS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S课程体现了学校教育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它超越了单纯的科学知识的灌输,关照学习者的主体价值,注重个体经验和个人发展目标;它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科技理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始终保持高度关注,试图把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引入科学教育领域;它在人文教育方面尽管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课程目标的调整,使我们看到了STS课程走出人文教育困境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07,(1A):48-49
尽管实行联邦制的澳大利亚各州和行政区的科学教育并不相同,但其科学课程件都有共同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主义与人主义并重,“化脱盲”与“科学脱盲”并重。除了对“科学”“技能”有特定的要求外,对“价值观和态度”也有专门的论述,并规定了每一学习阶段学生要达到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极好的发展机遇.教师参与课程实施与课程建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对教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的新型课程形态,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人,校本课程开发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我区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自2002年开始,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课改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地组织各学校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从总体上探索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存在三个主要障碍,即科学主义至上性、实用主义泛滥性、人文主义虚伪性。从后现代课程的视角出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科学主义、实用主义与人文主义相整合的原则,达到“开放、赋权、境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张湘 《娄底师专学报》2002,(2):65-66,107
归纳了我国综合课程中存在的几个重要的方面,选择一些突出的问题分析其症结,初步探讨了综合课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志文 《生物学教学》2005,30(11):52-53
2001年以来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生物园也相应发生改变,本文就课程改革中如何建设生物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桂文 《广西教育》2004,(7B):4-5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区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向各市教育局和柳铁教委提出意见,并要求各市教育局和柳铁教委认真贯彻执行,以促进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模式已经确定。地方课程作为沟通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桥梁和纽带,它所独具的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主体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对优化课程结构、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根据本地实际,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努力开发和建设好地方课程,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作贡献。  相似文献   

14.
建平中学模块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平中学模块课程建设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上海市基础教育二期课改的背景下着手筹划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医学基础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医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如课程思政是医学类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丰富高职医学教育学科建设的深度等,然后结合当前高职医学基础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主要包括修订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化、注重课程思政评价多元化,进而促进医学基础教育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课程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历史阶段的重要内容.高质量课程建设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建设高质量课程;二是课程高质量实施.前者包含课程目标指向"高一致性"、课程内容指向"高联结性"、课程结构指向"高具身性"以及课程评价指向"高精准性",后者包括有效执行多元课程治理、全力搭建课程信息化平台以及扎实推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课程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发展,需要坚守三方面原则: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二是坚持人民满意,助力学生幸福成长;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传递中国课程话语.  相似文献   

17.
改革现行学校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评价体系主要涉及学校管理、教师和学生等方面,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看,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主义两种倾向,方法上存在定量与定性之争,二各有优劣,原有评价体系。在新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就显得日趋重要。管理要从微观上重视师生评价的方法研究,科学选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提高评价为学校管理服务的能力,促进师生发展和学校课程实施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是西方社会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对立文化在心理学中的反映。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从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存在、两种文化的哲学根源、两种文化的分裂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释,为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清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历史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的讨论似已式微,但其中若干问题尚未得以澄清。本文试图简要分梳其中流变,指出个中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统观理论与现实,尝试提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的三大支持系统,将教育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这一重大的传统课题放在更为广阔而坚实的背景下去考察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心理学受其狭隘的科学观的影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缺乏“人性”的科学;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强调人的存在、价值及意义,使“人性”这一主题重新回到心理学研究中来。心理学要结束危机,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必须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其唯科学主义的狭隘的科学观,重构一种与自身性质相符的新的大科学观——科学人文主义,以实现心理学科学化与人性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